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优美的句子 > 正文

24香港璀璨的明珠课文_让璀璨的明珠绽放光彩

时间:2019-01-15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里一颗璀璨的明珠。古诗文中蕴含着中华传统的美德,她是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而不衰的精神保证,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支柱,更是广大中学生精神成长的宝贵财富。古诗词是很富于形象性和音乐性的,通过鉴赏古诗词,可以使学生受到多个层次的艺术感染和美的熏陶。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那么我们在课堂教学应该如何来教学生呢?
  
  一、读诗作画,再现古诗词的画面美,帮助理解诗词的内容
  
  语文课本中的古诗就不乏“诗中有画”的千古名作。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为我们描绘了清晨游子在江面上行舟的情形。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为展示了一幅田园农村风光图。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学生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同时读诗作画的教学方法也有助于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之后,展开想象,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在独立地画出诗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学生各自动手画出这样的一幅画: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有的学生还加进了自己的想象,因为是秋天,有的学生用落叶来描绘;有的用秋霜来表示。还有”人家”,有的学生用炊烟来表示;有的用房屋来示意,营造了一个凄凉的境界。画完后,接着针对画面进行探究: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自然而然就归纳出了文章的主题:表达游子的思乡之情,惆怅之情。
  
  二、从诗眼入手,探究诗意
  
  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也指一篇诗的眼目,即全诗的主旨所在。诗眼既可以是一个字,也可能是一个词、一句话。不少古诗中有明确的诗眼,如“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愁”字,如“醉卧沙场君莫笑”中的“醉”字,如“肠断白频洲”中的肠断。引导学生设法找到诗眼,就如同找到了开启诗意的钥匙,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
  比如教学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她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她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就是最后一句话中的“愁”。接着教师引导:词人是通过哪些什么来表达心中的愁苦的呢?让我们共同来欣赏。
  有些诗眼的含义比较隐晦曲折,要作一番推敲和分析,才能理解其真意。比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下阕“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的“不寐”。光探究出征人家难回,功难建是不够的。要联系当时的背景和词人的身份来理解,含蓄地表达词人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三、风景再造品诗境
  
  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李白的《渡荆门送别》;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辛弃疾的《西江月》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
  比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学生将它改成一篇小游记散文:在一个明丽的春日,我信马来到钱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绕到贾公亭西。一场春雨刚过。云气同湖面上的微波连成一片,像贴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涨得满满的,快要跟岸齐平了。远处近处都有黄莺婉转的叫声,这些春天的使者们,嬉戏追逐,争着抢着往向阳的枝头飞。谁家新归的燕子在湖边飞上飞下,它们忙着衔泥筑巢。沿途繁花东一簇,西一丛,快要让人眼花缭乱了。而路上的春草刚从土里钻出来,刚够遮住马蹄。春神把花挂在树上,把草铺在地上,供人们尽情赏玩,而我最迷恋的却是湖东一带,这里绿杨成荫,白堤静静的躺在湖边,安闲,自在,真要让人留连忘返了。
  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赵月蓉 江苏省江宁区汤山中学 211100)

标签:光彩 璀璨 明珠 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