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教师面试你最喜欢的教育家 从教师到教育家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第二章 风正一帆悬       风停雨歇,天遂人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洪宗礼,心空澄鲜,智光四射,打拼在教坛圣园,冲浪于改革潮头,书写着一串串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6. 拼命三郎
  
   【开篇寄语】:机遇是什么?是稍纵即逝的电光石火。抓住这个短暂的瞬间,一个普通人也能创造在庸人狭小眼光看来不可思议的奇迹。
   如何抓住它?认准方向,决不旁骛;疯狂投入,竭尽全力!把工作当学问做,肯定有大学问;把职业当事业干,肯定成大事业;把细活当精品磨,肯定出大精品。
  
  一
  
   当狂热回归清醒,蛮干回归理智,明眼人可以发现,人们的激动和昂奋,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深刻,这么真实。
   自南至北,自东至西,自乡至城,自工农至知识界,1978年12月18日――那个“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会议以后的中国,到处一派热气腾腾,春潮滚滚!
   洪宗礼像运足劲儿的健儿踏上了起跑线,像发条拧满全力的钟表开始走动,他竭尽全力拼命了。
   若问他的拼命还有哪些特殊的内涵?
   为抢夺机遇,抢夺时日。
   他深知:优势在抢夺机遇中孕育,劣势在丧失机遇中现身,差距在错过机遇中拉大。领先一时,就可能领先一个时代;提早一日,就可能提早一段里程。
   为挽救事业,挽救语文。
   时下语文教学,关山重重。多少坎要爬?多少路要开?多少废墟需要清理?多少大厦需要拓建?不干不行,不苦干也不行,不苦干加巧干还不行!
   为回报时代,回报人生。
   一个人赶上幸运的时代,还不一定是幸运儿,若能一心一意地回报幸运时代,不枉度自己人生,才堪为真正幸运儿。大路朝天,舞台身边,此时不拼,终生遗憾!瞧准了时代的洪宗礼,又对正了人生的准星,自然开始了“舍我其谁”“我不拼命谁拼命”的尖兵突击。
   是年,洪宗礼40岁,一个承前启后的年龄,一个见多识广、智足力盛的年龄。他一日日连续在各年级上课,喊裂了声带,喊哑了嗓子。原来在中学、大学曾是“著名的男高音”“最好的音色”,却上课上得喉咙像破了的砂锅。就这样,心火烧得他还觉得干得不够劲儿。
  
  二
  
   洪宗礼被人普遍赠予一个绰号:“拼命三郎”。
   伴着他的拼命史,他身上几乎囊括了一名教师可能得到的所有最高荣誉,他肩上的担子也与日俱增。光环是光耀,更是酬勤的明证。重担是重责,更是天大的交付。
   在洪宗礼的人生辞典里,你压根找不到“满足”“不行”“不堪重负”等字眼,而出现频率最高的则是“能干”“拼搏”“一往无前”等词汇。他一向是:对工作“多多益善”,对任务“自加重负”,对压力压而弥坚,对挫折愈挫愈奋,对生命拼命地索取。
   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太多,笔者只能取其几个记之。
   1984年7月下旬,洪宗礼作为江苏省教育讲学团的一员随团到达桂林,为广西全区中学语文骨干教师讲课,传授语文改革经验。不料,刚到那天,半夜里胆石症突然发作,疼得他身子蜷缩成一张弓,在床上翻来滚去,满脸都是汗珠。同伴们要送他住院,他执意不肯,用舌头舔舔嘴唇,吃力地说:“不要紧,痛过一阵之后,就会好些的,我有经验。”他让人帮他取来药片,吞了下去,之后,用双手紧紧地抵住腹部,想以此减轻些钻心般的疼痛。就这样,他一直被折磨到天亮。
   然而,他坚持走上了讲台。面对几百名教育同仁,他激情满怀,音调朗亮,智光四射,妙语连珠,完全忘了病,忘了疲惫,忘了自己!
   就这样,硬是一边上课,一边抽空儿治疗,整整15天从没间断,自治区的教育厅副厅长王世堪激动地说:“洪老师首先在工作精神方面给我们边远地区树立了师表,更不用说他那精湛的教艺和极有价值的创造性研究了。”
   1989年 6月19日,洪宗礼急匆匆赶到高邮市,校对省内400个班选用的他主编的实验教材。时间紧迫,人手不足,又是把最后一道关,他连续三天三夜未睡,焚膏继晷,持续伏案,大脑高度紧张到了极限。回校后,他立即奔上讲台,高喉大嗓地连上两节课下来,又接受电台等候多时的“校长访谈”,这又是一场精力集中、即问即答的快速反应。那日晚七时回家(家就在学校墙外),他身子像散了架子似的没有了一点支撑力,大脑空荡荡一片混沌。他打开水笼头想洗洗手,突然天旋地转,摇摇晃晃跌倒了,很快就不省人事,任怎样呼喊他,都毫无反应。
   医生会诊结论:冠心病、急性脑缺血、小中风。
   输氧,打点滴,病床前多人守护。他昏死整整16个小时!主治医生说:“若24小时不醒,人就去了!”
   更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05年6月11日。
   胆结石病魔缠着他多年了。只因忙,他舍不得时间住院开刀。犯病了,疼得他死去活来。吃点药挺着,不疼了就忘了。一拖再拖,到2005年6月,带病去武汉参加教育部召开的教材主编研讨会,其间又一次大疼,发现胆总管结石。再不能拖,必须立即手术,开刀去石,切除胆囊!
   这次,洪宗礼屈服了。
   这一次住院108天。病房成了洪宗礼的办公室,成了他的母语教科所。前来探视的人,被他乐观所感染,为他的问题所驱动,更为他的责任心所牵引,都像被一块巨大的磁石吸了去,和他一起讨论、争辩、思考、发现,完全忘记了他是一个重病号。
   一次,任范洪手拿一张卷着的资料。洪宗礼示意看看。他不很情愿地递了过去。
   噢,是教育部《基础教育研究》给洪宗礼的约稿函。让他就全国城乡中小学要不要分别编写教材发表意见。任范洪还告诉他:“教育部教材处沈处长也打来电话,让你写文章发表看法呢。”
   “你怎么答的?”洪宗礼追问着。
   “我照实说了,你正住院,眼下不能写。”
   “得写,得写!这个问题很重要啊!我们得讲明不宜分编的道理!”洪宗礼的语声很低很慢,却很坚实。
   当天下午,小女儿洪雷换任范洪来护理。洪宗礼催她立马回家取来笔记本电脑。
   “爸爸,你要干嘛?”
   “帮我记录一篇文章。”
   “不行,你都这么样了,不要命了?什么也不能想,不能做!”
   “没事的,快去!”执拗的话语是无法违抗的命令。女儿屈服了,无奈之中只好照办。
   不久,这篇《中小学教科书不宜城乡分编》一文,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上发表了。
   洪宗礼的这间病房,不仅成了他的工作室,也成了他与团队伙伴的研讨室。
   时值夏天,正是教材培训的紧张时候,派往广西柳州、贺州,云南昆明、玉溪,黑龙江大庆,安徽蚌埠,河南三门峡,湖北十堰,北京海淀区等一批批人员从这间病室里点将;每地侧重讲什么内容,解决问题的主攻方向,也在这里议定。
   1997年开始,由洪宗礼挂帅的中外母语研究大课题,此时也进入收获阶段。一封封指导性的信函,从这间病房里发出;一叠叠资料和电子邮件,在这里查阅审定。一条看不见的线路,把这间病房与多所大学、数家母语教研所紧紧地连通在一起。
   多么特殊而神奇的病房啊!
   洪宗礼的一位位助手、来探视问询他的一名名教师,走进时是困惑,走出去是豁朗;带来的是问题,领走的是任务。洪宗礼的病房,似乎有一股驱云化雾的强劲的风,有一团暖心亮目的燃烧的火。
  
  三
  
   现在,我们以1978年12月底(18-22日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为一时间界碑,对洪宗礼此前此后的心路历程,由表及里作一幅简笔素描,来洞察一下这位“拼命三郎”的心灵嬗变吧。
   表面上看,这两个时间段的洪宗礼都是炽热似火,激情如潮,生命迸发出一种遒劲的强力。若细观深察,两段时间里内在的心理差异却蛮大哩。
   先前,出身不好的洪宗礼,虽说可以甩开膀子疯狂般大干,也只是一个“可以教育好子女”的个例,一个依然只可使用,不可重用的角色。如此大环境之下的他,可以做得很好,却难以大有作为。
   后来呢,则属于以人才为本的岁月。洪宗礼们终于可以昂起头颅,挺直腰身,一身轻松,全心春色,满眼红霞。这时的洪宗礼犹如一匹驰骋草原的骏马,一轮跃上中天的日头,真正敞开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天地,任什么也抵挡不住,遮拦不了。从此,他进入了全新的迸发期、突进期、创造期,人也成了全新的一个人了。
   他的目标更远大了。先前立志“当一个好教师”,如今要当一名有建树的教育家,一步步完成了从“燕雀”到“鸿鹄”的跨越。
   他的底气更足了。先前是青春似火,如今是底蕴十足的中年大迸发!此迸发不仅仅显现在才干、丰采上,而是在深层的心灵中,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他的意志更坚实了。先前是干好工作,忠于职守,如今是开拓第一流事业,并视其为全部生命。从尽心尽力于职业,到以身相许于事业,表明了一个人人格的独立发展,生命的质的升华。
   他的能力更强劲了。先前是历练能力,属奠基工程,如今则是才能大显、智慧高扬,创造力舒展,竖起事业的高峰。
   他的境界更高了。先前为当好教师刻苦钻研,如今是为中国母语的发展、改革、建设竭尽全力。摒弃世俗,舍掉小我,心不旁骛,力不分解。第一流事业,要求的第一流境界,他逐渐逼近了、达到了。
   他的个性更鲜明了。先前更多是服从、稚拙、忍耐、宽容,现在更多的是多谋、善断、自主、爽直乃至焦灼!个性独特性的成熟既是事业持续攀升的保障,又是事业攀上高峰的内在动力与标志。

标签:教育家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