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现代大学理念的重构与改革创新]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大学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以大学理念的重构和新大学理念的践行为主线逐步展开。大学的改革创新必须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变迁,向前超越与发展;必须坚守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和作为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关键词:大学理念;大学精神;改革创新
  作者简介:陈海利(1961-),男,湖南东安人,南华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副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1-02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理念是一个沿革久远却又深赋时代特性的流动概念,是大学发展的动力源泉,而顺应时代要求、合乎大学实际的现代大学理念则是大学发展和大学办学特色形成的首要因素。要办好大学,首先要有大学理念。大学理念决定大学办学特色与发展方向,是大学之魂。然而大学发展到今天,现正处于一种“悖论”的困惑之中:一方面它已走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大学职能快速拓展,社会赋予大学的使命和责任日趋繁重,大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迎来了极大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却出现了种种严重的危机,如大学精神衰微、生命灵魂失落、理想信念迷茫、育人质量滑坡等等,凡此种种,都涉及深层次的大学理念危机。而化解危机的出路就在加速推进改革创新,大学世界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以大学理念的重新构建和新大学理念的践行为主线逐步展开,引发以大学制度的重新构建为重点,在新的大学制度的宏观框架下,中观的大学运行模式、微观的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教学形式和手段等等一系列全面的深刻变革。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早认识,早行动,则早主动,可早日重现大学应有的辉煌和在世人心中的神圣。
  应该说,对目前大学亟待改革创新的必要性是没有多大疑问的,而且包括我国在内,世界各国都在着力进行大学改革创新。如早在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促进委员会发布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一开头便出语惊人:“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石正被一股平庸的浪潮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这种把教育危机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紧密相连的认识,既体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对教育认识的深度和高度,也体现了他们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极端敏锐性和非常可贵的忧患意识。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不断进取、永不衰微的重要保证。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信息时代知识经济迅速走来的近几十年中,美国对高等教育提出一个接一个的改革计划。2006年9月,又出台了旨在引领今后20年美国高等教育走向的报告:《美国高等教育行动计划》。有学者统计,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有三分之二以上在美国大学学习或工作过。这其中除其他多方面因素之外,对大学自身的不断审视、反思、批判并及时深化改革,保持大学的生机与活力,当是很重要的直接原因。这一点值得借鉴和深思。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从以“改条块分割为块管为主”和“大规模院校合并”为主要内涵的管理体制改革,到以“自费上学、自主就业”为主要内涵的招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到后勤社会化改革,再到连续数年的大规模扩招,这些重大的宏观改革举措使我国只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用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完成的由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进程,成为世界高等教育人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与此同时,国家提出并实施了“人文素质教育工程”、“211工程”、“985工程”和“质量与改革工程”等旨在提高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的中观乃至微观的改革举措。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系统、明确而具体的规划。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以国家意志提出和实施如此之多重大项目的高等教育改革举措,这在世界大学发展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然而,当我们对近年来大学的改革创新进行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时,或许不难发现,关乎改革创新成败大局的两个带根本性、前提性的问题似乎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对我国大学改革创新现状的审视
  大学的改革创新,其根本目标和基本前提是使大学在继承优秀传统的基础上适应时代的变迁,向前超越与发展,这就必然要提出并深入思考两个重要问题:一是在改革创新中,必须继承和坚守、不可丢失的大学优秀传统究竟是什么?二是改革创新应使大学发展走向何处?也就是说,如何把握好“继承”与“发展”、“坚守”与“超越”的关系是思考和实施大学改革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对照目前大学的运行状况和各地各校推出的改革创新举措,似乎既难看到对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坚守,更难看到清晰的发展前景,大家普遍感受到的是对现状的不满与困惑,对前途的迷惘与担忧。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拥有大学(含学院)9000多所,不过,称得上世界一流大学的超不过30家。到2002年,中国高校已达30多所,但却无一问鼎30强者。[1]正如雷鸣强教授所坦言的:“高等教育去掉精英教育的魅力光环之后,许多大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场域里感到危机和迷惑,是模仿,是超越,是借鉴,还是差异化发展,又如何差异化发展?变成了多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他在分析我国大学近些年改革得失时指出:“四个大的改革举措后的大学面临着四个缺失:一是有点缺‘德’。高等教育大众化打破了大学的一丝宁静,学校规模的扩大、教师队伍的扩充,难免良莠不齐,部分学校和教师的道德底线为利益的冲击所突破:科学研究上,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事情时有发生;招生录取时,权力支配、以钱开路的案例也有报导。二是有点缺钱。2005年以前,我国公办高校向银行贷款总额达1500亿~2000亿元,几乎所有高校都有贷款。2007年‘两会’期间,高校债台高筑的现象成了热门话题,更有舆论担忧沉重的债务可能压垮某些高校。三是有点缺效。在软预算约束的条件下,一方面是大学缺钱,一方面却是资源的粗放式使用,效率低下。四是有点缺‘味’。虽然高等教育已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但各大学的特色创建方面还是有所缺失,显得‘味道’不够……各大学很少‘真心实意’地去差异化发展、特色化办学,而是一味贪大求快,追求升格扩招,与个人政绩相联系。中专想升大专,专科想升本科,一般本科想办研究型大学,争硕士点、博士点。结果导致大学千校一面,学生千人一面。”[2]其实雷鸣强教授的评说还算是比较平和的,还有许多更为尖锐、更为强烈的批评和呼吁。2011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刊载了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公认权威专家潘懋元教授最近在高等教育研讨会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大学不应只比“大”不比“学”。他指出“高校同质化是中国高校发展中应该认真解决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想专升本,升本之后想招硕士,招了硕士又想招博士,最终都想办成研究型大学。这样大家都在一条道上走,势必形成千校一面。潘懋元教授认为,高校之间比“高”与“大”而不比“学”,这对高校是一种误导。在这种只比“大”不比“学”的背后,显然是对“大学”认识的肤浅与轻浮,是办学指导思想的严重急功近利。
  现在,人们普遍忧虑的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基――大学精神在动摇,大学人的灵魂在丢失!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时的讲话中指出:“一所好的大学,不在高楼大厦,也不在权威的讲坛,也不在到处张扬,而在每一个人的灵魂和生命,这就是精神,这就是大学的精神。”细看今日之大学,我们扪心自问:是否感觉到大学特有的精神?是否感觉到大学人洁净的灵魂和强旺的生命? 可见,当前大学要走出“悖论”的困境,实际上已成为世界各国,包括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所关注的一项重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远非大学自身所能够独立完成。但是,作为大学,当有更高的自觉与自重,做出更加主动积极的努力。当前,大学自身需加倍关注的不仅仅是“改革创新”这一光鲜的时代口号,在推出改革创新举措时还要特别把握住大学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和发展前瞻。
   三、现代大学改革创新的思考
  对大学的改革创新可以从多维度、多层面发问和思考。回顾历史,正视现在,可以对未来发展提供启迪。中世纪,人类经历了人―神关系的伟大觉醒,即人类的科学觉醒,现代大学正是人类科学觉醒的产物。历经数百年的成长与发展,目前的基本状态是:科学主义与工具理性面临质疑与困境;“三阶段”(通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知识)、“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面临严重挑战;学科专业知识平台既“高”又“宽”,与学习时限的矛盾日益尖锐。尽管世界各国由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而有各自不同的问题,但上述三方面的问题有相当的普遍性。由于问题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自20世纪后期以来,不仅各国,而且很多国际组织都开始高度关注。
  2008年6月,在秘鲁首都利马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四次教育部长会议上,把寻求高等教育的共同前景列入亚欧首脑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峰会的重要议题。《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声明》指出:“注重质量的全民教育是各经济体的共同目标,通过保障所有学生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我们尽力消除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之间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经济差距;我们要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受益于全球化和我们经济体的增长。”声明还指出:“受过良好教育的公民不仅参与,更承担着我们这21个经济体的社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重任。”这些呼吁深刻反映了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对教育的高度关注。各成员还一致认为,21世纪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能力和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终身学习、团队合作、自我管理和自学能力等,为此,必须进行教育制度改革、整合知识、提高技术水平和转变学习观念。此次会议确立了教育的四个优先重点领域:数学与科学教育、语言尤其是外语学习、职业和技术教育、信息通讯技术与教育体制改革。[3]这些声明虽然没有明指高等教育,但从中可以明显看到改革与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大学的前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前瞻性大学”的新理念,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进而提出了“教育,必要的乌托邦”这一重大哲学命题。这意味着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必须具有着眼于未来的精神,保留其对超越实利、非功利价值的追求。
  现代大学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一是坚守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二是不可丢失作为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1.坚守大学赖以安身立命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指大学的一种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它是一所大学所拥有的稳定的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一所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的体现。从普遍的意义来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大学的自由精神主要体现为大学的自治和大学的学术自由,即教的自由、学的自由、研究的自由和具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大学的民主精神主要是指大学追求校园民主与社会民主进步的精神;大学的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追求真理、推动科技进步的探索精神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协调和统一的大科学精神;大学的创新精神或曰超越精神,主要指大学在选择、批判和创新文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指向社会未来发展的生机勃勃的常为新、常向上精神。令人惶惑不安的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例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严重失衡,一段时期以来,大学精神已明显失其昔日的光辉,甚或悄然失落。现实呈现的一种悖理: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快速转为大众化教育,且正在向普及化迈进,然而,作为大学教育支柱和灵魂的大学精神在办学实践中却未得到真正的关注、弘扬和升华。因此,追寻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精神,升华大学理念,已成为当下激励和推动大学健康、有序发展的迫切需要。
  2.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
  按中国传统经典讲,大学人当以“君子”自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在古代大学教育中重视明人伦,讲修身,强调人格养成的人文教育。中国古代大学理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大学人,秉“道”而行是其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如天那样光明健旺而自强不息,如地那样宽广博大而厚德载物,即可谓率性秉道,则体现了大学人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按照现今的说法讲,这种强旺生命的内在灵魂就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亦即对真、善、美的认定和执着追求。中国大学理念表现出明显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精神,需要我们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大力发扬“五四”时期形成的追求真理和进步的革新精神,自觉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在新的领域和新的境界,传承和发扬大学精神。这也是大学人不可丢失的生命灵魂,这是社会日益美好与和谐的基础和保证。
  笔者认为大学的改革创新需要实现以下目标:第一,大学教育宗旨向人文回归。大学在经历游离经济社会发展之外、走进经济社会发展边沿、进入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的发展进程之后,将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超脱出来,从全球化的以人为本、人文关怀视角,立于人文精神和科学理性的高度,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审视、鉴别、评判经济社会发展的是与非、能与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督察与向导。这既是大学作为海中灯塔理念的回归,又是大学作为社会之光的重新点亮。第二,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的变革。在即将进入的“云技术”时代,知识将在立体空间集散,现行的三阶段、三主体的大学教育教学模式必将以新的模式取代,讲授灌注为主的教学方式必将以多样化的方式取代。第三,大学教学内容由以学科专业知识教学为主转向以批判性思维方式与探究方法的训练为主,进一步突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人的道德情操、责任意识,使学生不仅追求科学技术,更要追求崇高,追求美;不仅有弘扬真善美的充分自觉,而且有抑制假恶丑的批判能力和有力自制。为此,大学不仅教学专业知识,更需教学人类文化中的经典,让师生走近科学巨匠与思想伟人。
  如果今天的大学师生能像孔圣人那样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像大思想家罗素那样推动我生命的三大动力,一是对知识的渴望,二是对爱的追求,三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能像康德那样有两样东西越是考虑越让人刻骨铭心,一是头上的星空(神秘博大的自然秩序),一是内心的道德力量,那么,大学必将是另外一番景象。这是人们的深切期待,也当是人类社会美好末来的希望所在。
  
  参考文献:
  [1]陈公水.重塑现代大学[J].当代教育科学,2003,(23).
  [2]雷鸣强,刘芳:大学之道、大学之痛与大学之治[J].现代大学教育,2008,(1):37.
  [3]周满生.亚太经合组织教育部长会议确立教育四个优先领域[N].中国教育报,2008-07-11.
  (责任编辑:王祝萍)

标签:重构 改革创新 理念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