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友情作文 > 正文

雪人_雪人歌词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2-1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人必须以冬日之心   去细看霜华   和积雪的松枝:   而且要冰冷了很久   才能凝视冰茬蓬松的刺柏,   和一月阳光遥远的闪耀中
  粗放的云杉;而不去想
  风声中的,疏叶声中的,
  任何悲痛,
  发出这声音的土地
  充满了同一场吹息在
  同一片空旷之地的
  为听者而吹的风,他在雪中谛听,
  而且,全无自己,无视不在那里的
  一切,并凝视在那里的空无。
  (王敖 译)
  
  解读
  王敖
  此诗是史蒂文斯最常见于各种选本的作品之一。中国读者对诗中的意境并不陌生,但诗里有一种中国诗中少有的彻底的冷酷。全诗实际上只有一句话,“粗放的云杉”之分号后,九行一气呵成。前两节是平行的结构,但史蒂文斯不按惯常的赏雪之作来开展涛篇,而是起笔就不同凡响,两个动词显示出“观看”的不同层次,具体入微观察的“细看”(regard),同时提示观看的主体与客体有明确的界限;有强烈主观色彩的“凝视”(behold)则提示出观看者的积极的人迷的状态。细看的是近处的雪景,凝视的是更开阔视野中的雪意。然后诗进入了连续而果断的推进,首先把人在残叶飘零的风声中可能引起的情感反应摒除在外,前两节的观看者在第三节里成为一一位倾听者;发出声音的这片土地被大风吹彻,倾听者最终又变为凝视者,他的眼中没有任何不在这里的东西,这里只有一片空旷而没有任何人为附加的意义。他最终凝视的对象是“什么都没有”。我们再回去看前两节,它们似乎已经被后面的九句所覆盖,雪的“白色的统治”最后变成了凝视者眼中的一片透明。
  诗中的“人”(非常虚化的one)和最后一节中的“他”,究竟是雪中的人还是雪人?“他”显然具有生命、知觉和心智,但又似乎是一个由“无”(nothing)堆起来的雪人。诗人自己认为:这首诗中的人物“与现实合一以理解和享有现实”。这首诗里有史蒂文斯诗歌历程中的第一种境界,即把意识的对象缩减为他所谓的“第一观念”以避免错觉和虚幻。而第二种境界是对第一种境界的反省,发现它不适合人类居住其中,因为人类生活在“第一观念”之中就会和动物生活在它们的自然中一样缺乏自由的意志。第三种境界是诗人对“第一观念”进行“再想象”,重构现实和自我,进入最高虚构。其结果不是某种诗歌类型,而是一种新现实,一个新的诗性的自我,这一境界在史蒂文斯的后期作品里有全面的体现。

标签: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