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员工手册 > 正文

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_高职旅游人才职业素质结构与人文素质培养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对高职旅游职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职业发展。分析了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要求入手,剖析了该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认为其职业素质结构由思想品质、身体心理素质、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六个部分构成。同时认为职业素质的养成要求注重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旅游;职业素质结构;人文素质
  作者简介:刘华(1978-),女,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工程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酒店管理;曾九江(1972-),男,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管理。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高校2012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旅游酒店专业视角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职业发展问题研究”(编号:JY1228,主持人:刘华)的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63-02
  
  
   一、高职旅游专业人才职业发展要求及方向
  我国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有着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指导,《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1]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性质是高等层次的职业性教育。旅游专业的高层次、职业性可定位为在能力本位基础上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良好的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性、技能型职业人才。要求培养既有熟练的劳动技能,又有一定的管理素养和发展后劲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应在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为毕业生进入职场做准备,从事的职业在层次上高于技能型工作而低于科学或工程型工作[2]。高职旅游专业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职场目标主要为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旅游行政单位及其他从事接待服务工作的行业,培养专业操作技能熟练、素质较高的中高级服务人员和中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刚走出校门的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行业相关职业主要是旅行社导游、旅行社前台接待、计调、外联、票务、企业管理、景区导游、旅游营销人员以及酒店行业相关岗位,其中又以导游作为该专业的典型职业。半年至一年左右是行业人才流出的高峰期,此后仍从事该行业的人员通常对口就业率以本校三届学生分析如下:
  
   二、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结构
  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使社会对人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比职业技能更高的要求。旅游行业自身的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职业发展的动力,良好的修养―明确自己提供服务者的角色,宽广的知识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主动的服务意识―迅速识别客人的需求及灵活的应变能力―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及问题。而娴熟的服务技能,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更是必不可少的职业素质。结合职业发展方向,笔者以为高职层次旅游专业人才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思想品德、服务意识
  思想品德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高职学生需具备基本的思想政治素质,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知识[3]。
  道德品质素质是指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公共道德和文明礼貌[3]。旅游业是一项以人为服务对象的综合性服务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比一般公民更高的道德水准。
  职业道德是人类社会各行各业应普遍遵守的道德准则,是从事各项工作的基本道德要求。职业道德素质是指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具备敬岗爱业,诚实守信、踏实肯干、团结协作等高尚的职业道德[3]。
  同时,由于从事服务行业,应具备较强的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热爱旅游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能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具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耐劳,为服务对象提供热情、周到、主动的优质服务。
  (二)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
  旅游从业者的职业要求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形象和优良的心理品质,这是从业者做好工作的前提。健康的身体是物质基础,良好的形象是外在条件,优良的心理品质是服务行业从业人员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身体素质可以通过锻炼不断提高,形象可以通过努力不断完善,心理品质也需要不断调试培养才能日益优良。其中旅游相关职业需要的优良的心理品质包括准确的自我评价,较强的自我调控适应压力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强烈的自信心和责任心。只有具备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工作中适应各种客观环境,用良好的情绪和心态去战胜困难,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实现职业发展。
  (三)认知能力―一般能力
  认知能力指人类从事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是人类共有的最基本的能力。但同时却是最基础的能力,它的存在保证人比较容易和有效的掌握知识。通常指人们的记忆力、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判断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一方面表现在掌握足够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工作中。旅游专业的行业特点要求学生具有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深厚广博的文化知识,即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具备旅游专业基础知识和工作所需要的其他知识,如法律、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
  另一方面表现在实际工作操作中,运用自身所具备的认知能力帮助完成工作任务。如导游员通过观察力了解到不同客人的特殊需求;借助记忆力来保证景点的讲解;通过有想象力的解说来传达美感;利用信息处理的能力来消化已知信息,获取新的知识。
  (四)操作能力―基本职业能力
  操作能力是在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反之又成为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条件。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操作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从事旅游企业岗位的业务能力。这一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培养重点。在掌握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要具备岗位职业技能,包括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外语读写说能力,掌握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这一能力的培养对象,到企业后能比较快地进入角色,承担起自己的责任,缩短岗位适应期,甚至不需通过企业的专门培训,可以直接上岗,减少企业的成本,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才。
  (五)社交能力―综合职业能力
  社交能力是人在社会交往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通常包括组织管理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交际合作能力、语言感染能力、应变能力等。几乎每一个与旅游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都需要具备这一能力。如导游人员通过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为客人安排一个满意的旅程;运用自己的语言感染力将自身对景点的认识传递给客人;运用应变能力处理导游服务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通过协调沟通能力与司机、地陪、领队以及客人沟通,共同完成导游服务过程;旅行社计调在工作中进行实际订餐、订房、调车、派单、结算等任何一个环节均需要与人打交道,均需要一定的社交能力。
  相较本科生而言,一定的社交能力是高职学生的优势,但当它作为一种综合职业能力时,却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加强的。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调,让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从多方面得到训练,获得足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六)创新能力―职业发展能力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特别需要的,也是最能产生生产力的一种职业素质,因此也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高职旅游专业能否办出特色的重要标准之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来自于学生积极的思考与实践,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个人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创造力。在发展个性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合作以获取职业的成功。
  三、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提升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职业素养
  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曾强调:“职业教育的目的,一为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4]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职业教育要注重职业性,更告诉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潜能的培养,要使学生成为与国际接轨,富有竞争力的高级职业人才。应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双重功能,使两部分教学内容既有分工,又互相交叉,相辅相成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一)强调历史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形成宽广的知识面。高职旅游专业的首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学和习的能力[5]。由于专业和职业的特殊性,旅游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是由第三者的需求和兴趣爱好决定的。在每一次接触客人之前,我们对客人的兴趣爱好不可能有十分明确的判断,因此要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需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如果我们能够让学生在校园中完成这一知识准备,无疑教育是成功了一半。这些知识储备涉及的领域非常广。
   首先,旅游与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不但人文旅游资源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自然旅游资源同样带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色彩。在教学中,要强化学生对人文旅游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对文学、哲学、宗教、艺术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关于人文科学方面的常识的基本素质。其次,旅游活动中会涉及到一些天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方面的问题,如导游过程中对地质地貌奇景、独特的生物景观和气象景观的解释,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常识。而且这些基本常识主要通过学生课余阅读相关书籍来获得,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科学知识的积累,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再次,高职旅游教育应开设一些社会科学相关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等,让学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为提高职业素质打下基础。
  学生所需要的这么博大的知识体系不可能由两三年的高职学校教育来完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做好引导,让整个教学过程充满浓郁的知识内涵,让学生逐步具备独立“习”的能力。
  (二)重视职业技能培养,将能力本位目标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高职旅游专业能力目标的核心便是职业技能,教学内容中重视职业技能培养,才能将能力目标落到实处。高职旅游教育培养的从业人员,要熟悉旅游企业经营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并掌握企业经营和管理的一般规律,这是衡量高职教育是否符合市场需要的标准之一。因此,高职旅游专业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应进一步加强综合职业技能的培养,将能力本位目标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
  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导游业务》、《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市场营销》等实践性课程,如《导游业务》课程,我们将能力目标定位于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从事接团、制定行程计划、进行各类导游工作、处理导游过程中的各类突发事件、顺利送团和结束总结等一系列工作,通过多种模式的教学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性知识和综合性的职业技能,形成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具备独立解决职业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的适应力,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
  (三)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教育,激发学习动机,建立专业感情,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旅游从业人员是旅游地的形象使者、文化使者、友好使者,他们的素质高低直接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高低。增强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职业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旅游从业人员队伍是当前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任务。高职旅游院校应承担起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的责任,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的全过程,帮助学生建立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发展地位,树立职业理想,改变学生对旅游专业的错误认识,避免产生自卑、厌学等心理,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情,强化旅游职业人理念;根据学生自身独特的气质、性格、能力、兴趣和职业理想,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帮助选择专业的发展方向,增强其获得职业成功的信心[6]。
  让学生真正了解本专业未来可以从事的职业岗位,清楚根据职业发展的规律,必须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和人生目标,培养创业意识,增强创业能力。
  四、结语
  对高职旅游职业人才素质结构的认识直接影响到专业人才的培养及职业发展,合理地分析该专业人才素质结构,明确培养重点将有助于合格行业人才的培养,缓解行业与学校教育间的“供需矛盾”。如何更好地选择培养模式和内容,值得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教高[2000] 2号.
  [2]裴云.技术 技术性人才与技术型人才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0):37-38.
  [3]郑大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与定位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97-98.
  [4]胡宇彬.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目的观对现代高职教育的启示 [J].职教论坛,2003(5):36-37.
  [5]汪亚明 魏一媚.论高职旅游专业文化课教学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33):95-96.
  [6]杨柳.浅析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心理及生涯发展指导[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2):119-121.
  责任编辑 夏焕堂

标签:素质 高职 人文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