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阅读 > 正文

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

时间:2017-05-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多媒体教学反思

多媒体教学反思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杨一

1

多媒体教学反思

多媒体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已被广泛使用,其积极作用有目共睹。一方面,它有利于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加强授课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压缩板书时间,扩大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节奏和效率??所以在我所讲授的《古代汉语》、《古代诗词赏析》、《古代文化常识》、《东亚国家概况》四门课程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那么,这是否表明,在授课的全过程中就一定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呢?答案是否定的。

从客观上看,汉语言文学教学相对于许多理科和理论性学科的教学,在使用多媒体上的确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教师可以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课文的朗读,甚至于可以直接播放名家对课文的朗读;教师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制作带有绚丽画面的精美课件。但是,上述所列举的这些优势如果不加限制,也许就会变成劣势。一堂课中,音乐、影像、图片资料轮番地轰炸,可能会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神经,却未必能够震撼学生的心灵。如果没有了对文本内容的品读和思考,一味的只顾热闹而不考虑效果,将会得不偿失。因此,多媒体在教学中应当适时、适度而用。

结合几门课的多媒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进行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制作信息量适中的多媒体课件

初期制作《古代汉语》课件时,唯恐体现不出电脑能够储存大量信息这一优势,常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背景、作者、课文、字词、翻译、练习等)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又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信息的速度。这种轰炸式的信息传输使得学生就连将上课内容大致浏览一遍都成了问题,更别说有充分思考的时间了。如此一来,课件成为“电子黑板”,教师成为“机器操纵者”,学生成为“电视观众”,师生缺乏感情交流,“教”与“学”失去了互动与配合。这种做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好,这就是欲速则不达的道理。”

教学毕竟是以人为本的,过大的课堂信息量和过快的教学节奏是违反学生认知规律的错误做法,其结果是难以突出教学重点,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因此,课件所包含的信息内容一定要适量,每一堂课都应留给学生阅读和思考的空间。

二、不能让多媒体视听代替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形象性,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具有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然而,多媒体教学在化抽象为形象的同时,以视听代替了想象,学生的想象力反而受到了限制。比如《古代诗词诗词赏析》中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它绝不是来自图片或者动画,他应该来自文字本身,来自文字所给予人的想象的空间,来自文字那熔古铸今的无边的意韵,来自上下五千年无数的诗魂、文魂、爱国魂所寄托于文字的那种人文精神。

多媒体技术能给教学带来直观和生动的“画面式”教学效果,但是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加强“形象生动”的效果的。有时文字所提供的想象远大于图像,仅仅借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的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如果学生被多媒体演示里的视听效果框住了思维想象的翅膀,不能对文本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进而产生质疑与思辨,无疑这样的大教学是失败的,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避免程序化的课件设计

程序化、固定化是多媒体教学中的一大弊端。一旦教学的程序被设计好了,学生和教师都必须按照既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下去,无法更改。这种教师让课件“牵着鼻子走”的做法,是角色错位的一种表现。它影响了师生情感的交流,阻碍了智慧火花的迸发。

我们教学的对象均是思想已经相对成熟的大学生,一旦要求他们必须按照教师早已设计

2

好的思路进行学习,就可能导致他们对课堂教学的厌烦,甚至会无视教师的存在而自行其事。如果一味地这样按部就班的教学,不仅抹杀了课堂上应有的灵活、机智、生动、活泼,也抹杀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探究兴趣,在学生知识库存里的也许只是被教师“咀嚼过了的面包”。所以,师应当避免利用多媒体来事先设计某种程序化的课件。即便是程序化的课件设计也要尽量多设计几种模式,或多几种思路,这样,当学生产生思想火花的时候,教师才能对课堂教学进行适时的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不应忽视板书的设计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有时就不太注重板书了。因为大部分的教学内容均已在多媒体课件中体现,似乎没必要再把教学时间浪费在板书上,这种观点有失偏颇。板书和多媒体课件是有一定区别的。动态的多媒体演示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而不断推进,到课程结束时也就结束了。可板书就不同,它能随着教学的展开,把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和教学思路以固定的形式保留下来,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一个全面的把握。

多媒体的出现实际上是对板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板书不再是随便在黑板上写几个潦草的大字,或是一黑板、一黑板地写满知识性内容,而是要通过板书反映本次课的教学思路,使讲授内容在板书中艺术性地加以体现。这样,学生在上完课后既对教师的教学思路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更对教学的重难点有了一个准确的把握,便于在课后复习时有的放矢,提高学习的质量。因此,在今后备课时要精心进行板书的设计,使板书和多媒体相得益彰,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优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认识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是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又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完美和补充。所以在设计课件时,始终要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并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而不是人为课件所役。我们应该相信,如果我们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能时时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以人为本,扬长避短,多媒体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一定会发挥出更大更有效的作用。

3

篇二: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对多媒体教学的思考

作者:高翠

【摘要】多媒体教学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多媒体利用丰富多彩的音像、图片等形式将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知识的理解和保持,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多媒体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误区,对课堂的教学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因此多媒体教学的创新和高效使用将是一个不断完善和探索的过程。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创新;原则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表现手法灵活多样,应用于教学中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维范围,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如何更好更深入的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和探讨的话题。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以其与同行共勉。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传统教学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况。在这种人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所以,多媒体教学人机交互的特点为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可以看得见,也可以听得见。同时受到二者的刺激,获得的信息量,要比单纯从老师讲课获得的知识量要大很多。如果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加入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那么知识的的获取将会逐级增长,同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有利于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通过多媒体教学,教师将一些教学内容形象的展示给学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互动。此外,多媒体可以通过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有利于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与课堂知识有关的大量信息、案例,包括最新的知识变动及时通过多媒体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量,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可重复使用,减少教学失误。

多媒体教学,每一次的授课,都需要教师去精心准备,把知识形成图片或文字,然后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情况,充分的展示出来,那么这些多媒体材料就成为了教师历次授课积累下来的精华,当再次拿出来使用的时候,可以有效的避免可能出现的遗忘和失误。

(五)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教师自身不足,完善课堂教学结构。

对于抽象的知识或信息量庞大或时间跨度大的教学内容,若单靠教师一人在台上讲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或对知识缺乏了兴趣,或对问题的想象产生偏差,或让知识的衔接产生分离。但如果运用多媒体,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声图并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局限性

多媒体教学在具有强大优势的同时,如果运用的不恰当,也势必造成课堂教学的误区。

(一)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和情感体验

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在不自觉中被动地接受教师们早已经设计好的某些东西,学生的思维在课件的影响下也只是跟着老师思路走,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创造力、联想力会被局限在某一框框内,无法发挥自由的思想空间。

(二)演示取代了互动

多媒体教学使用之后,有些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将所要讲的内容事无巨细的全部呈现在课件当中,不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不对课堂教学科学设计,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课件的形式,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的图片和音像,只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却忽略了教学的实质。因此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的演示,学生缺少了学习的参与机会,师生难于交流,教学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课件展示代替了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小型教案,它既是授课者对教学过程的一个总结,也是学生对本课学习后的消化依据。老师在板书的过程中,学生会随之思考并动脑理解知识的内涵,是学生理解和消化的过程,板书更能体现知识的逻辑推导和产生过程,因此好的板书设计和传神的文字图画表达是高科技所不能取代的。老师脑子里想什么,只有通过手中的笔才能同步表达出来,是课件所不能传达的,用课件完全取代板书,教学质量会随之大打折扣。

(四)片面追求大容量、快节奏。

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已成事实,这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造了便利条件。但随之而来的是课程容量大了,教师授课速度快了,而学生在被动看着课件的同时,思考和理解的时间少了,有些知识的扩展、新的信息传达,学生只是一看而过,没能理解和掌握,没有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如何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避免劣势,在多媒体教学中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一)多媒体教学要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形式、内容、时间安排都应有所不同的。但是,有一点容易被忽略,就是分层教学。对于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法和不同的练习、考试、评价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准备不同的多媒体教学资料,把多媒体资料的应用范围最大化。

(二)注意积累,发挥教学资源库的作用

教学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日之功,首先应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功底,熟练掌握有关的课件制作软件,更重要的是手头要有大量制作课件所需要的素材:声音、文字、图片、动画、电影等,而素材的本身就是

一个长期的、辛苦的工作。精心制作出精美实用的课件,经过不断的长期积累,逐步形成一个精美的课件库。同时应无私地把自己精心制作的源程序毫无保留地送上互联网,为其它教师选用您的课件打开方便之门。学校也应加大投入,积极建设多媒体辅助教学资源库,同时,可以借用远程教育网络中的课件,通过自己的需要经过修改、加工;另外,把几个学校联合起来,资源共享,组建一个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心,这样就可做到用较少投资,获较大回报。

(三)注意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可以理解为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教学,它不可能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因此在设计多媒体教程时,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正确处理多媒体和粉笔、黑板、普通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特别要考虑时间因素,正确处理好多媒体教学时间与适时的课堂讲解、板书、交互、反思时间的关系。

(四)突出多媒体技术之间的联系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是信息载体的多样性、多种信息的综合处理和集成处理。在教学中,我们要突出多种素材、多个环节和多种表现形式的“多”联系,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多种素材是指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媒体信息类型的素材。教材用了较大篇幅介绍了各种素材的采集和加工,并将这些素材有机地组合,形成老师手里吸引学生的法宝——课件。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选题立意,不同的设计理念,不同审美观;还有,他们存在着掌握技术和方法的差异性,从而导致对素材和多媒体作品的表现形式也就不相同。作为老师,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多媒体的“多”来吸引学生,一方面又不能使课件多得过于花哨,偏离了重点。

(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地位

多媒体仅仅是一种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对它的运用应遵循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切忌过分依赖。多媒体给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是不能忽视老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应多动脑筋多出更加精美实用的课件,使新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进一步为我们的现代教学服务。

(六)充分发挥课外多媒体作用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性,为自己的孩子配备电脑。教师应该考虑课外的多媒体教学,制作课外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将课堂教学软件交给学生,以帮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没有完

全消化的知识和方法,或帮助学生形成能力,特别是对于学习比较吃力的学生,能够把课后的时间利用起来。

总之,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来配合授课的同时,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篇三: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案例反思

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学案反思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高效学习的基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情基础之上的学习能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在美术教学中,要引发兴趣,激活思维,就必须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富有吸引力的感性材料,呈现美丽的情景和漂亮的画面。

1、创设情景激活课堂教学.

课题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呈现优势,给美术课堂创设一个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心情愉快地学习美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 孙灵 老师在《中国园林艺术》的教学中以多媒体创设情景,展示图片,贯穿整个的教学过程,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美的范画和各种不同音乐表现的不同形态的线等等,通过教师的设置疑难问题让学生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从中发现问题,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并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中使每个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加活跃,内在的求知需要得到满足,自我表现创新意识得到加强。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创造的平台。从而优化了美术课堂教学。

2、巧用网络资源,增加信息密度,扩大信息容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现在,网络

已成为教育最庞大的资源库和较有效的教育方式。网络资源对于美术教育而言获益匪浅,各种美术形式的作品、各个时代名家的名作、各种美术技法都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打开一个电脑小屏幕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一扇窗口。通过网络让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美术不失为一种绝好的方法。笔者对于网络资源的应用在美术欣赏中最为得意。

以往要上好美术欣赏课,需要搜集大量的图片,搜集有关的幻灯片,录像带,在讲课时需要大量的口头讲解,不少教师把上好欣赏课视为畏途,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的态度。巧用网络资源,美术欣赏课的效果则大为改观。只要教师拥有一台多媒体电脑,进入设定好的网址;或将网络资源进行提炼制成课件等。当你欣赏经典著作时,鼠标一点,某个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概而言之,美术欣赏课利用网络资源,有如下优越性:网络资料容量大,选择性强,在学校里能以极少的空间建立一个美术欣赏图书室。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在短短的一堂课或几堂课中,获得较大的信息。同时节省了教师大量收集资料的时间和精力。这样,只需要用键盘和鼠标简单的几下操作,就能使教学内容、文字资料等清楚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节约了课堂教学时间、增加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率。这种创造性的、大密度快

节奏的课堂结构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本质上说,网络资源的运用让学生在一节课中获得了更多、更广、更系统的知识和对美术这一艺术形式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因此也更加喜欢美术这一学科。

3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课(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反思)堂效率,解决教学重难点。《新课标》强调高中美术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从而增大了欣赏课、工艺课及设计课在教材中的比重。由于这类教学内容的图形,如各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色彩的组成等,非常规范、严格,填色技巧很讲究,因此范画的制作或作业的完成都非常耗时费力。然而在电脑中进行图形绘制、着色、编辑和修改,都非常方便、快捷。

4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课程整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的优势,尝试电脑美术课整和的开展,使“因材施教”从教学的努力方向变为事实,从而能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主要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电脑基础知识,提高了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适应能力。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创作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在电脑上学习、收集、操作、尝试、发现、组织、整理、运用、修改等创作过程中培养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沈珏晖 老师在温州市现代教育技术整和课《剪纸的历史》教学示范课上(附图5),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和美术教学,让学生上网自主浏览寻找有关于剪纸的素材和历史简介,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总结,分组制作PPT汇报课

件,对中国的剪纸发展和优秀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使学生在艺术作品的赏析、借鉴,素材的选择,组合中,开启心智,发挥想象,自主学习,培养了创新和探究学习能力,受到与会代表高度评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美术教学,促进了美术与信息技术学科间的综合,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空间,对学生的创新和探究学习能力等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标签:多媒体教学 反思 使用多媒体教学反思 简易多媒体教学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