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阅读答案 > 正文

佛道儒_汇佛道儒之萃的园林

时间:2019-02-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不同于一般的寺院园林,景忠山园林景区集佛道儒于一身,是河北著名的旅游景点。本文通过对其园林风格定位,整体布局,节点处理,植物设计的分析,总结提炼其作为寺庙园林的设计精髓及新颖之处,并描述其修复时矫枉过正的现状,力求对错误的古迹修复思想与做法提出警示。
   关键词:寺庙园林 佛道儒 设计 修复
  Abstract: different from general temple garden, JingZhongShan garden scenic spot set buddhist Confucianism in one. It is a hebei famous tourist attraction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garden style localization, the overall layout, node processing, plant design, analysis of the temple which the garden as the essence and the place of design novel, and describ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verkill, trying to repair the sites of error warning thought and practice.
  Key words: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Taoism in the temple garden design repair
  
  
   中图分类号: TU98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景中山简介
   景忠山旅游区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境内, 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河北最美30景,河北省旅游定点单位。其景色秀丽,鬼斧神工,曾被康熙御题为“天下名山”;并集佛、道、儒于一身,文化底蕴丰厚,精深博大:既有佛教的佛祖殿,又有道教的碧霞元君殿,还有以祭儒家推崇的三位杰出忠臣的“三忠祠”,各种古建组纷繁错落,蔚为壮观。
   二.园林风格分析
   景忠山是典型的寺庙园林,它独特之处是在佛教基础之上,还兼容了看似矛盾的道、儒两家文化。追求道德感应的儒家追求四周院墙、等级分明、内外有别;而追求逍遥神游的道家追求自然天成,放荡不羁。景忠山用佛教的缘起之法化解了儒道的矛盾:建筑群组中轴对称,儒家化;园林部分师法自然,道教化。事儒道两家彼此交融,相互映衬,完美统一。这似乎也暗示着人心中儒道之间,出世入世之间的矛盾统一:两者各占其位,过于极端的阴阳都不可取。
   三.设计分析
   1.整体布局分析
   同是选址于山,景忠山不同于同在河北省境内的普宁寺“沿轴线纵深布置”,而是与“青山天下幽”的古常道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建筑群体建在山顶上,用曲回的园路与山下的入口相通。一条主路虽蜿蜒但明确,游人在迂回之中不会有迷失感;由于路线较长,为避免单调乏味,路旁的景色丰富多变,或高山两壁,或密林丛生,或孤植独景,疏朗通透,转弯处常常有路缘植被造景暗示前进方向。此外,还有三道茶棚坠于路上,它们既有独立的主题,为游人提供游览休息之处,又作为主体建筑的前奏,调控整体的游赏韵律,为高潮做铺垫。游人攀至山顶,一览主建筑群的宏伟,不禁涌起历经苦海,苦尽甘来的感慨。
   节点分析
  景忠山景区入口为三间牌坊,柱子为暗红色,圆洞门边缘白色,花板为深蓝色,上绘有金色图纹,琉璃瓦的楼顶在阳光的照耀下尤为夺目。写有景忠山的匾额挂于其上,醒目大气。牌坊两侧接有红放金瓦的围墙,拦秀美景色于其内。这种设计在寺院园林中并不少见,但这里值得称道的是其颜色的选用与配比。暗红色与深蓝色相称,明朗而不艳俗,再有白色的洞缘和金色的图纹及琉璃点缀其上,给深色提上了明亮的点睛之笔,层次丰富而有序。穿过牌坊登上数百层台阶便到了大殿。大殿和牌坊在一条轴线上,虽然只有一层,但升高的地形人们在其上足以俯视四周,威严的气氛油然而生。大殿的后面,目之所及,全是秀丽的高山,在绿树的覆盖下连绵起伏,间或见一些明显高出的古树,有说不尽的韵味。而大殿和牌坊的红色,在绿的衬托下,也有了一份灵秀。
   二道茶棚建在山腰平缓地带,三间正殿为硬山式建筑,座北朝南;东侧三间卷棚顶建筑为丹房,西侧梁柱式建筑为游廊,是观赏风光和休息纳凉的亭台。在大殿后山突出的岩石上,生有两棵二百年以上的古松,体态隽秀。此外还有两处独特别致的人文景观:一是岩石边缘用铁链串连的铁柱,游人既可在此凭栏远眺自然风光,也可根据自己的心意,结锁立愿;二是寺院内有一个石雕的龙缸。白色大理石龙缸体外雕二龙戏珠图案,民间有"鲤鱼吞钱,富贵无边"之说。这种建筑与植物,实体与人文的结合设计,值得学习借鉴。
  
   3.植物造景分析
   作为寺庙园林,景忠山植物应用除了遵守植物自身的习性外,还考虑到寺庙的历史文化,形成了宗教、建筑、园林有机结合的景观效果。植物的种植节奏附和于建筑,在建筑两侧多对称种植,层层展开,以衬托建筑的威严庄重。如在碧霞元君殿对植圆柏等。又有如二道茶棚在园内一隅孤植一松或一柏,给人以亲近自然之感。“佛土生五色,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景忠山在树种选择上以长寿的国槐,圆柏,侧柏,油松为多,其中很多都已成为参天大树,如鬼王庙中的古松,体现了时光流逝的沧桑无情。灌木草本上选用了海棠,菊花等具有文化底蕴花卉和二月兰等野生地被,营造了良好的景观效果。
   四.古迹修复的思考
   为了迎接各地游人,近年来,景忠山景区加大投资力度,重塑寺庙内佛像金身,增加新景点二十余处。投资一千万元的御佛寺金殿,万福路、景忠禅泉、观景木栈道、宝鼎文化广场、三教广场等新建景观相继建成;投资3.1亿元的万松禅苑、高档宾馆在建设之中。
  新建的建筑应该是辅助性的,也许古迹的设计并不是那么合理,也许古迹的设计已不符合现在人的审美,但本人觉得还是应该还给人们一个真实的历史,这样才有意义,而不是另起炉灶,在古迹的旁边再建一个“现迹”,否则只能削弱整体,使景区不伦不类。在景忠山中再建高档宾馆的事,本人觉得有待商榷。历史的痕迹被以修复的名义破坏,我们同样是罪人。当然,并不是说古迹不应该修建,而是应该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绝非再建。《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便有明确规定,第九条: 修复过程是一个高度专业性的工作,其目的旨在保存和展示古迹的美学与历史价值,并以尊重原始材料和确凿文献为依据。一旦出现臆测,必须立即予以停止。此外,即使如此,任何不可避免的添加都必须与该建筑的构成有所区别,并且必须要有现代标记。无论在任何情况下,修复之前及之后必须对古迹进行考古及历史研究。第十三条:任何添加均不允许,除非它们不至于贬低该建筑的有趣部分、传统环境、布局平衡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仇莉,王丹丹.中国佛教寺庙园林植物景观特色[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0,9(1)
  [3] 张晶.传统宗教文化对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J].现代商务工业,2008,20(7)

标签:佛道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