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卡夫卡小说《判决》的叙事学研究|卡夫卡司炉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在卡夫卡众多成熟的作品中,《判决》作为其第一部作品,不仅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挣扎,同时还将父子间的关系展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在阅读《判决》这部小说时,由于其内容中的隐含性,往往出现多重性的理解。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作品的叙事结构,在此,本文针对卡夫卡小说《判决》中的叙事学研究,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卡夫卡 《判决》 叙事学 研究
  
  叙事学理论发源于西方,以形式主义批判而闻名于世。同时,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推进,它已逐渐成为充满活力且风行各地的学术思潮之一。此外,在小说情节构造的过程中,完整的叙事结构不仅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还是文学作品的骨干,因而在文学作品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叙事小说中,多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陈述”,在陈述“我”的观念的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将作者的主观看法融入进去。因而在读者阅读的过程中,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一、卡夫卡《判决》中的故事情节及其情节分析
  在卡夫卡小说《判决》中,其主要故事情节为:年轻的商人格奥尔格?本德曼想通过写信的方式,将自己将要订婚的消息告诉远在俄国的朋友,然而,当他带着写好的信来到父亲的房间,并征求父亲意见的时候,发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事,他的父亲不相信他有这样一位朋友,并与其发生争吵。格奥尔格在颇感尴尬之后将话题转向关心父亲的身体上,同时,他帮父亲脱掉了身上的外衣,将他抱到床上,并帮他盖好了被子。谁知此时,他的父亲大怒,道出事情的真相,即那位在俄罗斯的朋友对他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了如指掌,并且父亲就是他在这里的代表。在儿子精神即将崩溃的时候,他的父亲判决儿子投河淹死,由于无法忍受精神上的压力,儿子立刻飞奔到河边投水而亡。换而言之,整体故事情节总体可以概括为: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儿子对父亲的不管不问以及儿子自私的生活态度,以至于父子间产生了严重的情感隔阂。因而在儿子给远方朋友邮寄信件的过程中,父亲以为儿子要对自己图谋不轨,从而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了解,判决自己的儿子死刑――溺水身亡。而儿子因不堪忍受父亲的精神折磨及事实的真相,最终选择了跳水自尽。
  通过对小说内容的整体分析,不难看出,首先,小说的故事情节离奇,但是,小说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大大超出了人们对其背后的指点猜测,小说所表达的意义具有极其强烈的导向。其次,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观察、审视,使小说的整体故事情节严谨,人物内心复杂多变,从而对读者的阅读结论及阅读后的思想感情有着极为明显的导向,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真实地感受到小说的叙述方式。
  二、卡夫卡《判决》中叙述者身份及态度的描写
  1.小说《判决》中的叙述者卡夫卡在小说的创作及小说人物叙述的过程中,将其身份及态度描写得含混不清,这不仅能充分地吸引读者,同时还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而在其人物叙述描写的过程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在小说的开头部分,叙述者以第三人称出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他没有参与到小说内容的发展中,也没有做出任何有价值的判断,因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往往容易被其“陈述者”的身份所吸引。例如:在小说开头的描写中,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位叙述者为我们描述了本德曼在他自己的房子里写完了一封给远方朋友的信,然后开始凝视窗外的风景。通过对这段文字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段仅仅是叙述者对于人物和场景的客观呈现,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获得一个基本的时空和人物事件的定位信息。
  2.《判决》中叙述者的叙述态度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改变,紧接着叙述者很快“隐退”,且进入了人物的内聚焦视角,读者的视野也随之受到限制。此刻,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了解到格奥尔格?本德曼的内心活动,以及他脑海中所虚构的远方朋友的基本状况。格奥尔格?本德曼在写信的过程中,不断地徘徊于信的内容以及是否合适的边缘,由此,读者通过对这一细节的分析,可以看出格奥尔格与其朋友间的关系。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不断发展,读者对格奥尔格的认识也就此打住,叙述者又悄然从人物的内聚焦中脱离,继续以全知视角对所谓的事实进行陈述。然而,这时的叙述者在叙述的过程中,却将格奥尔格的内心想法充分地表现出来。而此时叙述的方式已由限制性的内聚焦转变成了全知的零聚焦。然而,在谈到儿子朋友的过程中,叙述者的语气也越来越平淡,甚至有点冷漠、不可思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的判断。
  三、卡夫卡小说《判决》中叙述者的定位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分析,在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描写上,作者通过人物心理活动与对话描写,充分地将其含混不清的叙述者角度表现出来,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更能对其进行仔细判断。读者对其进行判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作者对其语言、心理的描写,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轻而易举地相信叙述者所描述的人物或事件,并对其描述的真实性感到认可。然而,随着小说故事情节的集中发展及叙述者的“隐退”,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越发对其叙述的“真实性”感到怀疑,直到最后的不攻自破。这时,读者的思维仍然被小说的叙述者所控制,在小说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中,“叙述者”再次“回避”,以至于在小说内容上,只显示出基本的人物对话,此时,小说的叙事视角则重新恢复到原来的多重内聚焦,此时,伴随着叙述者的再次“消失”,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会“豁然开朗”。
  读者通过对小说前后内容的对比,以及对小说人物对话内容的仔细分析,马上会对叙述者的身份提出相关质疑,从而彻底地认清其真实面目。从而,从父子间的对话不难看出父子在问题认识上存在着严重的沟通障碍,通过对父亲语言陈述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完全与儿子的想法背道而驰。由此,读者很难对其真实性进行判断。而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在其争论的过程中,一直以信中提到的“朋友”为中心进行争论,接下来却以儿子的投河自尽而结束。读者由于受叙述者视角及态度含混的影响,面对出乎意料的结局,往往表现出难以接受的反应,从而导致悖谬感油然而生。然而,在事情发生的过程中,通过对文中的细节以及人物对话中各自的反应进行剖析,可以看出,由于叙述者在陈述的过程中,人为地加入了心理活动及主观看法,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读者的误解,从而使自己叙述者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以至于读者对其所叙述的事情失去了准确的判断依据,从而在故事人物中的“可信”与“不可信”间不断地徘徊,在相信人物的同时,又对其进行怀疑。因此,叙述者的“含混”和纷繁转换的叙述方式也就决定了小说在读者的阅读中会产生出悖谬的意义。
  综上所述,通过对卡夫卡《判决》的分析,不仅能使读者明确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能使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以便对小说进行更为深刻的挖掘。此外,卡夫卡在小说描写的过程中,其整体的叙事构造,不仅成为读者阅读的“导火索”,同时还为读者设置了一定的悬念,使其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刻地对小说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参考文献:
  [1] 黎爱斌,王白波.从卡夫卡的荒诞小说看人类的异化悲剧[J].新余高专学报,2009,(02).
  [2] 刘坛.叙述者的“含混”――对卡夫卡小说《判决》的叙事学研究[J].甘肃高师学报,2010,(04).
  [3] 胡志明.尼采与卡夫卡:现代世界两个孤独的行走者[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
  [4] 尚必武.叙事学研究的新发展――戴维?赫尔曼访谈录[J].外国文学,2009,(05).
  [5] 何峰.省略

标签:叙事 判决 卡夫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