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寓言故事 > 正文

寓言故事中经济学

时间:2017-04-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经济寓言故事

一个岛上,有很多农民,农民们都靠种粮为生,岛上土地肥沃,如果每位农民都尽力生产,每年可以生产2000公斤粮食,但每年的实际消费只能吃完500公斤,农民们有了一定的粮食储备后,农民们发觉粮食种多了根本吃不完,就变得懒惰起来,每人每年只生产500公斤粮食了,由于有大量的粮食储备,即使偶有年成不好,照样生活无忧,日子过得很滋润。

后来,农民中有一名叫诸葛先生的农民突然无意中发明了制造木流流马的技术,只要掌握了其中关键的技术,一年可以生产20来台都没有问题。这种木马好像现在的汽车一样,寿命可达几年,到哪里去方便又快捷再也不用自己走路了,简直比现在坐豪华的劳斯莱斯还有派头,是身份的象征。诸葛先生制造了第二辆木马后,打出广告出售这辆木马。岛上的居民人人都想拥有一辆,争先恐后的来找诸葛先生购买。诸葛先生学过经济学,见需求旺盛,于是声明价高者的,这个价自然是拿粮食来换,看谁愿意用最高的粮食数量来换去一辆木马,100公斤、200公斤。。。价格翻跟斗的往上涨,最后,其中一个农民防不时之需的粮食库存量最大,以1000公斤的价格竞得了这辆木马,成了岛上第二个开木马的有马一族。诸葛先生乐开了怀,马上动手做第二辆,又出售换来了近2000公斤粮食,诸葛先生怀着满腔的热情,一口气制售了5辆,当他满怀喜悦的欣赏着自己仓库小山样的粮食时,突然想起,这已经够自己10年吃的了,放在仓库既有鼠害还担心霉变。聪明的他马上意识到这样马不停蹄的连续生产自己不划算,少生产点木马,再雇佣两个农民给自己生产,但自己掌握住其中几乎不费力气的关键技术,自己到处游山玩水走该岂不更好。

于是,他雇佣了几个农民,制造木马的力气活都交给了他们,同时决定减少了自己的产量,除了制造保证自己使用的外,对外一年只销售有限的几辆。被雇佣的几位农民也乐得其所,因为现在一年诸葛先生付给自己的500公斤粮食作为工资,所花费的劳动比自己去生产500公斤粮食付出的劳动要少。现在,其他还没有木马可乘的农民无不想拥有自己一辆梦寐以求的木马,重新又变得勤快起来,起早贪黑的生产粮食,以求来年能够出一个好价购得一辆木马,粮食增产了,可是,诸葛先生的木马却非常有限,于是价格再一次上扬,直逼2000公斤每辆,但诸葛先生这样一来却更没有动力来生产木马了。因为现在卖5辆木马除了支付农民的工资外已够自己吃n多年了。

这样,农民想拥有一辆木马,拼命干活,但生产的粮食相对木马却越来越不值钱,即使有大量的粮食,也不容易售卖出去,因为只有诸葛先生一个买家,但在诸葛先生眼里,粮食简直不是样东西。诸葛先生有剩余的木马生产能力,但是因为对粮食消费有限,没有动力去生产木马。

于是,出现了一个古怪的局面,大部分农民只能够吃饱饭,想通过努力拥有一辆木马基本上不可能,诸葛先生拥有木马生产能力,但是因为农民只能够提供他不稀罕的粮食,自然觉得农民不配拥有木马。

(二)由于诸葛先生限定一年只生产非常有限的木马数量,雇佣的几个工人也觉得很轻松,在这里打工挣得工资500公斤粮食比自己直接从事种粮要轻松,使得没有能够进入木马工厂的一些年轻人都还挺羡慕。遇见诸葛先生都点头哈腰的,希望自己能够进诸葛先生的木

诸葛先生确实是个聪明人,通过制定厂规厂纪,使几个打工者的生产效率很高,由于产量有限,效率一高,工人们需要工作的时间更少了,诸葛先生,琢磨着要裁减一名工人,于是放出风声说生产的木马只能增加库存,市场不景气,不得已需要裁减一名工人,为公平起见,裁减最不勤快的那一位,几个打工仔一比划,回家种粮和打工相比留在工厂里还是好一点,于是暗暗使劲,不仅工作更加卖力,而且还处处讨好诸葛先生,生怕下岗的就是自己。

不管怎样努力,人终究还是被裁了一名,工作量还是一样的工作量,但工人少了一个,虽然比种地划算,但相比裁员以前每个工人劳动量增加了,心里想要求诸葛先生涨工资,但一想到村里一些一直在哀求诸葛先生进厂的青年农民,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至此,农民群体虽有粮食剩余生产能力,但只有极少部分人能够拥有木马,打工者虽说比种地好点,但要想要拥有一辆木马基本上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诸葛先生有木马生产能力,也时常概叹经济不景气,想多生产点木马,农民们却没有购买力,他们手里只有诸葛先生不屑一顾的粮食。

危机的化解方法之一:

假设出现一个货币发行者,按照现行的价格,向村子农民承诺1000元货币可以交换1000公斤粮食或一辆木马,向诸葛先生承诺1000元可以兑换1辆木马或1000公斤粮食,农民生产的吃不完的粮食全都兑换成货币,诸葛生产的所有过剩生产的木马也兑换成这样的货币,就会使所有愿意以这个价格成交的农民完成自己的交换,农民和诸葛的过剩生产能力都得到释放,但前提是货币发行者库存至少一种产品。

(三)

现在,村里日子过得最爽的是诸葛先生,行则有木马,吃的粮食仓库堆积如山,自己基本上不用任何劳作。农民中每年也总有那么几位特别勤劳的靠多劳动凭高价购得了木马,成了村里出了名的勤劳致富典型,但是,一辆木马只能使用两年,面对木马换粮食越来越高的相对价格,想享受木马,同时也成为别人艳羡的对象,必须付出别人多得多的劳动。几个在木马厂打工的打工仔,日子相对过得比种地轻松,但也还是只能挣个肚儿圆,想拥有一辆体面舒适的木马感觉非常遥远。

粮食和木马生产能力都过剩,但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拥有木马的局面就这么持续了多年,日子过得安稳儿平淡,直到后来村南一名叫黄道婆的女子打破了这种平衡。黄道婆生性聪慧,为人善解人意,是家里人和左邻右舍公认的好媳妇。

那时代,村里人虽说吃的不愁,甚至还有人凭劳动有了诸葛先生的木马可乘,但是穿戴却非常粗糙,都是随便用点树皮或树叶什么的遮住了羞处,既不保暖,系在身上也不是很舒服,但如果不穿,容易受到大家的白眼和瞧不起。

黄道婆凭着细心和聪慧,采集一些山野田间的野棉花,回家捻成成纱,再手工织成布,并且用布裁剪成了穿在身上轻盈、暖和得体的衣服。黄道婆织好几套后,黄道婆一家人一袭新衣出门,村民们是大开眼界,这里摸摸,那里捏捏,感受到了棉衣服特有的、树皮树叶不

可比拟的舒服质感后都伸出了大拇指,啧啧称叹,要是自己也有这么一件就好了,纷纷询问黄道婆卖不卖,用粮食来换,要多少公斤一件。

黄道婆虽然聪慧,但是缺乏诸葛先生的经济意识,加上心地善良,就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大家原料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纺纱织布和裁剪而来的。左邻右舍纷纷马山行动,采集这种漫山遍野的野棉花纺纱织布,遇到什么不会的,黄道婆是手把手的热心帮助,没多久的功夫,村里人家家户户都有了这种妙不可言的衣服穿了。

不只是大家都有了衣服穿了,连村里人拥有木马的人家也多了几家。衣服和木马有什么关系呢?,原来是诸葛先生作为村里最殷实的大户,自己当然不会去上山采棉织布,那多麻烦呀,大家不是都想要他的木马吗,行呀,拿衣服来换呀。农民们听说诸葛先生愿意用衣服换木马,都暗自庆幸自己终于有了发财之道,可能实现自己的木马之梦了。勤劳的农民经过一番像蜜蜂一样并且带着喜悦心情的忙碌,纷纷向诸葛先生换车,没想到这么想的人多了,用衣服购买木马的价格又是一路看涨,诸葛先生马上由原先的从无到有直至到穿不完的衣服了。以至于诸葛先生一天一套新衣,比村子里谁都穿的光鲜亮丽。木马的产量增加了一段很短的时间,诸葛先生觉得又卖不出去了。谁叫自己衣服也多的穿不完呢?没有多长时间,因新衣服带来的热闹生活又慢慢地恢复了平静,所发生的变化就是大家都有衣服穿了,同时,由于每家的妇女都由种地改为织布,除了诸葛先生外,都感觉比以前忙碌了些,过去一天只要干小半天活,现在由于妇女们不种地,差不多要每天忙碌大半天才能保证家里的衣食无忧了。

危机的化解办法之二:

新产品的出现,增加人们的消费

黄道婆的家人目睹了诸葛先生香马靓服、逍遥自在的生活,受到了刺激,纷纷指责黄道婆:同样是整出一个新东西,你看人家诸葛先生,要车有车,粮食多的吃不完,衣服多的穿不完,自己还什么都不用作,你这是怎么回事呀你”。黄道婆也不后悔,说大家都有舒服的衣服穿了,有什么不好的,但心里还是觉得不怎么舒服。

是分析个人利益最大化是否会带来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其中的诸葛先生以个人利益极大化为目标,导致存在双方生产能力过剩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明显的存在社会帕累托改进。(降低价格,可以使自己利益不减少的情况下,社会利益增大)。

黄道婆不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结果是大家都享受到了衣服。

(四)

上面说到在黄道婆的大公无私的教授下,大家都能在吃饱了基础上,还有了衣穿。但这时,农民的劳动量大大增加了,不仅要种植粮食,还要花费时间采棉、纺纱、织布等,这时,诸葛先生的木马价格有一定的下降,因为农民中最勤劳的人员同样在解决穿衣的问题上花费了时间,在保证自己穿衣和吃饭后的剩余相对减少,能够支付的东西变少,买木马的价格自然就下降了。由于木马的价格下降,再加上几个打工仔也有了穿衣服的需求,如果诸葛先生的工资不涨,打工仔都想辞工不干了,诸葛先生要增加工资,在售卖价格萎缩的条件下,必须靠增加产量才能即保证自己利润不至于下降。工资的水平使打工仔在满足了自己的穿衣和吃饭标准上,投入的劳动比直接种地和制衣要少一些。

看见工人们可以拿辞职回家种地为威胁,这时,诸葛先生寻思必须把工人的地给拿过来,免得今后少些麻烦。诸葛先生在爽快的给大家涨了工资后,和工人们亲切的聊起了天,感谢大家几年对工厂的贡献,关心地问大家有哪些困难和想法,工人们觉得现在有饭吃、也有衣穿、在这工作也确实比直接去生产这些东西要轻松,,只是想能都还有一辆木马就好了,诸葛先生毫不犹豫答应了大家给工人们解决一辆木马的问题,但说厂的规模要扩大,需要土地,反正大家都在这干活,地也没有什么用处,就当用车和大家换了。大家一想有道理,这可是大家都梦寐以求的人生目标,这下是什么都有了。几个工人的地这样都归到了诸葛先生的手中。

这样的均衡维持了一段时间后,村里的农民掌握了一种驯养叫猪的动物的技术,猪肉的口感和营养比粮食要好,大家无不喜欢这种食品。于是,大家又开始养殖猪用来提高生活水平。只是,由于猪要消耗一些粮食,同时也要投入一定的劳动,农民中一些生产效率较低的那些人,再怎么勤劳已经不能同时满足粮食吃饱衣服穿暖以及猪肉吃好,更谈不上有木马可乘,只能凭着自己对这几种消费品的偏好来进行取舍和兼顾了。但是一小部分生产效率较高的农民,既能同时满足粮、肉、衣服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剩余可能用来购买木马。

工人们同样想过着有肉的生活,想找诸葛先生要求涨工资时,诸葛先生说了一大堆困难,并宽容的补充到,万一觉得在这里工作给你们觉得委屈了,可以不在这里干了,我绝不拖大家的后腿。这时,大家才突然想起,回去干什么啊,地没了,大家想过有米有肉有车又有衣穿的日子目的自然没达到。

启示之一: 仅有消费品种类的增多并不能持续增加生产--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生产能力之后只是使大家具有了消费品的选择权,使大家能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最佳消费组合达到自己效用最大。

没有生产力的进步,仅靠消费不能消除私有经济导致的过剩危机.

相对于消费,存在生产能力短缺时。假设这时出现技术进步,比如说出现了拖拉机,如果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诸葛先生拥有生产技术,本来农民拥有拖拉机就会改善生活,但同样,因为诸葛先生的消费有限,农民能够给诸葛提供的产品被诸葛所不齿,而使农民不能得到能够改善生产力的拖拉机,使社会应该发生的进步受到阻碍。即使存在过剩生产力,如果该消费品被垄断生产,本可以被改善的生活不能改善。

(五)

自从有了猪肉和衣服,大家觉得再也离不开这两样东西了,于是农民们几乎要利用全部可以利用的时间来生产这几样东西来满足自己的需求,用来满足木马这个奢侈品的生产剩余比原先要少得多了,农民的剩余变少了,诸葛先生的木马价格相应的不得不降低,但越是降低,满足自己消费和工人们的工资就需要更多的出售产品。农民们就是没有搞明白,怎么现在能够付给诸葛先生的东西少了,反倒容易拥有一辆木马了。

诸葛先生也很是着急,心里想,一天只有24小时,农民们种粮,养猪和解决穿衣差不多把可用的时间占用完了,要是哪个再发明出个什么鸡肉、兔肉或是鞋子什么的,农民们岂不是都只给自己忙活去了,要是农民们不愿意舍弃这些东西来换取木马怎么办呢。

诸葛就是诸葛,他一动心思,不久又鼓捣出一个能够自动耕地的家伙,我们就管叫他铁牛吧,有了这家伙,农民们种地最费时费力的耕地活一下可以节约不止一半的时间。农

民们一算账,这东西可值得购买呀,节约的时间够自己养好多头猪,织好多套衣服了,于是有人靠节衣缩食出最高价高价买回来了这铁牛,买铁牛的人算账自己赚了。同时,诸葛先生一头铁牛换来的东西都差不多自己生活一年了,诸葛先生又忙着招聘工人并卖下了他们的土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在又生产了一些铁牛后,农民们生产效率提高了,能够生产出更多的东西来换取诸葛先生的铁牛木马,这一来,诸葛先生又面临着换来的这些东西吃不完用不尽了,但农民们来换自己的铁牛木马始终只有这几样,除了粮食就是肉,或者是衣服,诸葛先生就把价格提的高高的,因为他又没有动力来生产这些东西了,尽管还有很多农民想用农产品找诸葛先生换铁牛。

这下,又该农民们纳闷了,怎么使用了铁牛能生产更多的东西了,反倒买诸葛先生的木马或铁牛越贵反而不容易买到这些东西了呢?

对于没有拥有铁牛的农民来说,为了满足自己的粮、肉、衣,整天都要累死累活,想用这些东西来换铁牛来降低劳动强度,但诸葛先生根本就瞧不起这些东西。

(六)

随着村民物资种类的丰富,要满足对这些东西的消费,大多数人比过去只有粮食时要勤劳多了。但村里也不乏有有好吃懒做者,一个人称“鼓上骚”的时迁就是个典型,这家伙别看身子瘦小,干活不怎么样,可是个翻墙越壁的好手。看见别人有肉有衣,有的甚至还有奢侈品木马,心里动起了歪心思。凭着

寓言故事中经济学

自己上房下梁的好本领,过上了不劳而获的好生活,受他的影响,村里不仅小偷慢慢多了起来,而且还有了乌龙山剿匪记里面“田大榜”式人物,干起了明火执仗抢劫的勾当。

岛上自从有了这些盗抢勾当,村民们辛辛苦苦劳动生产的东西,经常一夜醒来,被别人洗劫一空,白忙活了一场,要保守住自己的成果,成天都要预防着这些盗贼强盗们,占用了大量的劳动时间,劳动积极性受到打击,自然直接的后果就是大家的生活质量大减。诸葛先生也不例外,不仅村民们现在没东西来换自己的铁牛木马了,而且自己还受到了几次梁山君子的关顾,损失不小。

大家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就自发聚集来商量怎样扭转这混乱局面。后来大家达成了共识,推举有勇有谋的秦始皇带领一批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事农田耕种了,专职来对付这帮昼伏夜出的盗贼和明火执仗的土匪。他们需要的粮、肉、衣生活物资由大伙按份子提供,并取名社会保护费,或美其名曰税收。

果然,这样一来效果不错,这些鸡鸣狗盗之徒被始皇带领的小伙子们打压的再也不敢抬头露面了,始皇得到了大家的一致拥护,被大家公推为岛上的头目并给了个“国王”的称号。国王统帅的小伙子现在叫警察。这样自从岛上有了国王和警察,村里又慢慢恢复了过去的繁忙和热闹。只不过现在大家相对生活质量略有下降,因为要额外养活国王和警察,但相对过去受盗抢的不确定性来讲,大家觉得供养警察的日子要安稳的多。

(七)

始皇和警察们基本上把严重破坏生产积极性的盗抢现象止住了,社会又恢复了太

篇二:张维迎寓言经济学

《张维迎寓言经济学》读后感

这学期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又一次得以拜读有关张维迎先生的经济学著作,阅读之后确实是受益匪浅。这本《张维迎寓言经济学》,是几位张维迎先生学生的整理,他们搜集了张维迎零落见诸于报刊的各类寓言类文章,并对文章内容进行了梳理与解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稍厚的册子中,是对张维迎经济理论的一次集中整理,也是对其经济学思路的一场集中展现。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讨论更为宏观的体制改革,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改革道路、宏观经济调控问题进行了探讨;下篇就企业命运进行把脉,分析企业与市场关系,诊断国企弊病,并为企业转型提出了思路。

在这本主要展现张维迎先生经济学思路的著作中,我主要阅读的一节是“被淹死的皇后”,是张维迎先生对于宏观经济调控中市场信仰和现实抉择经济问题的探讨。还未正式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被这一章节的标题——“被淹死的皇后”紧紧地抓住了视线,非常好奇这一节里究竟会传达什么样的经济思想。就这样,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了本次阅读之旅。这一节以一个泰国皇后的小故事开始讲述,说泰国人为了皇后的纯洁度,在皇后掉下河是,宁愿将皇后淹死也不肯打破不能碰皇后的原则。这个故事在大部分人眼中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为什么在攸关性命之时也不肯放弃固有的原则从而白白的牺牲掉皇后的性命,说实话,我刚刚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想的。但是张维迎先生却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在皇后这次掉河里之后有人用手把皇后拉上来了,虽然这次皇后的命是保住了但以后就麻烦了。以后皇后没掉进去,好多人也会拉她,皇后的纯洁度就没办法保证了。另外更可能有坏人为了拉皇后一把,故意把她推进河里。所以市场也是这样,它出了一点问题,就像皇后掉在水里一样,有些时候该死就得让它死,然后保证以后的市场、以后的皇后还是纯洁的。这个例子是张维迎先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讲述的,借以表明张维迎先生对政府干预的反对以及对市场秩序的坚定信念。他认为政府一般有重视短期效果不考虑长期效果的倾向,政府出台的救市方案对长远经济的破坏很大,好多救市措施就像抽鸦片一样,本来疼痛挺一挺就过去了,但你觉得不行,得抽一点鸦片,然后越抽越多,最后死了,这生动的说明了政府救市的危害。其实,不仅是救市,许多政府干预都是弊大于利的,比如说中国政府曾经实行过的限价、限购政策就真实的反映了这一状况。在

自由定价的情况下,决定价格的根本是供求关系,不同质量、不同品牌的产品当然有不同的价格,好东西当然可以卖个好价钱。而所有的政府限价,导致的一个可能结果就是市场的逆向选择: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企业越生产高质量的东西就越吃亏,而生产低质量的东西相对更划算,这样企业会更多转向制造低质量产品,最后是损害了消费者。宏观经济过热,原材料、工资上涨,企业会有一个调整价格的选择,这是企业家的判断。有些东西不让它涨,它最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另一个可能的后果是有些企业由于政府的限价,而不是市场竞争的因素,出现经营艰难,甚至破产,对就业不利。哪个企业好,哪个产品好,该付什么价格,应该是消费者说了算,而不应该由政府说了算。在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企业家根据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去经营,但现在大家要花很多精力来处理跟政府的关系,来怎么说服政府涨价是合理的,这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是不利的。这又回到一个基本问题,市场经济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是真正的老板。如果是政府说了算,资源配置就会扭曲,导致企业家精神的不正当使用,由此甚至对产业升级也会有负面影响。

既然政府干预有这么多的弊端,为什么许多政府仍然选择了这一政策,并且主张在市场经济基本框架下引入政府短期调控以克服经济波动和市场失灵的凯恩斯理论能够获得胜利呢?张维迎先生认为这是现实抉择的胜利。凯恩斯理论并非否定市场,而是对市场内涵和作用进行了再定义——市场不是“万能”的,市场对微观的作用是有效的,但这种有效在宏观层面出现了问题。凯恩斯认为这种问题既然是由于市场本身产生的则不可能尤其本身来解决,所以需要国家政府作为一个干预手段进入了经济学领域。凯恩斯理论实际上是想达到一个“折中”的水平,既要发挥市场的优点,又要利用政府干预来抑制市场的缺点。姑且不论这一理想是否能达到,但是对于处在经济危机中和不断地经济波动中的国家和人民这无疑就像是一个救命稻草,它不再让国家和人民只是被动的等待经济危机的缓解,而是可以“有所作为”,并且事实证明这对于短期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作用。这就让政府和人民看到了希望,他们不会再思考政府干预对于长期的负面影响到底有多么深远,只是想要迫不及待的采取“有效”措施。结果就像吸鸦片一样,当第一次政府干预开始进行时,为了“镇痛”只能不断地进行政府干预,直到死亡。所以说,凯恩斯理论是现实抉择的胜利。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我们要怎样平衡政府干预的弊端与现实抉择呢?张维迎先生认为中国应该防止滥用、误用凯恩斯理论,不要一味的进行救市等政府干预行为。中国是一个计划经济传统深厚的国家,滥用凯恩斯理论会造成比欧美那些市场经济体制发达的国家更为严重的后果:一是滥用凯恩斯理论,认为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振兴经济,久而久之形成“抗药性”,破坏市场机制。二是在市场经济发育不足的条件下运用凯恩斯理论,强化了市场控制经济,阻碍市场经济制度形成。所以中国政府在进行市场干预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那么,中国究竟如何建立优良的市场秩序?根据张维迎的观点,市场建立信誉机制需要解决五个问题:第一,要有明确的产权制度;第二,规范政府的行为;第三,减少政府部门在社会中的交易;第四,有良好的信息传输系统;第五,完善法律的作用。可以说,政府职能转变是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关键,只有有了适应市场经济运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政府,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更为健全。

在本书中,繁复的经济学原理经过生动的寓言演绎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张维迎先生对于宏观经济调控的精辟见解,开拓了我的眼界,活跃了我的思维,更让我学会初步分析转型时期中国政府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学会思考如何发现、如何尝试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帮助我在经济学道路上走的更远。

篇三:寓言中的经济学

一、自序

自序

日落西山,劳作了一天的人们聚集在野地里,边烧烤打回的猎物,边讲一些动物的故事。故事诙谐生动,有教诲,有讽喻。这些故事流传下来就成了寓言。阳光普照,莘莘学子们静坐在课堂听教授从最大化到边际方法讲授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这些内容写成论文和专著就成了经济学。乍看起来,产生于远古、流传于民间的寓言和产生于近代、讲授于课堂上的经济学,并没有什么共同之处。一个是下里巴人,一个是阳春白雪;一个具体生动,一个严肃抽象。但我在夜深人静读寓言和经济学时,总感到它们是相通的,在不同表述方式的背后都体现了相同的道理。寓言讲的是动物或人,反映的是人性以及做人的道理。经济学用的是逻辑推理或数学工具,分析的是人类行为。无论在寓言还是经济学中,人性是共同的,做人或做事的道理也是相同的。寓言用原始质朴的方式表现了当代经济学中的许多深奥道理,经济学用现代精致的方式再现了寓言中的许多简单道理。阅读各类寓言时的这点感受让我萌发了探求寓言中的经济学思想,用人们熟悉的寓言阐发经济学思想的想法。我希望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寓言故事介绍一些基本经济思想,分析各种现实问题,能吸引更多人学习经济学的兴趣,也使人们能更容易地接近、感悟和接受经济学。这本书收录了我在阅读各种寓言中所写的65篇文章,没有什么体系,也不是系统的经济学介绍,只是有什么感悟写什么感悟,兴之所至,信手拈来而已。这些文章的共同之处在于都从某一个寓言出发阐发一个经济学观点。用寓言来讲经济学是一种尝试,成功与否还要读者朋友们来判断。

二、“原罪”与酸葡萄心态

《伊索寓言》中的“狐狸和葡萄”讲一只狐狸因为吃不到葡萄就以葡萄酸为由安慰自己。这个寓言流传极广,俄国的克雷洛夫和法国的拉封丹都改写过这个寓言,并将其收入自己的寓言集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也逐渐成为一句成语。这说明狐狸的“酸葡萄心态”其实是人性的一个弱点,永久而普遍地存在。

“酸葡萄心态”出于人类妒忌的天性,任何人都难免。如果仅仅是一些人的心态,或者没有变为行动,也不算什么,谁心中不会闪过一点邪念呢?但如果它成为社会的共同心态,而且变为行动,那就危险了。这种心态会毁了一个人,甚至一个社会。

在传统社会中,大家共同贫穷,酸葡萄心态也存在,但主要还是个人对个人,诸如别人长得漂亮,自己不行,就把美女称为“狐狸精”,甚至发展出“红颜祸水”,或“败家出秀女”之类安慰丑人的话。但这还无碍大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一部分人迅速致富,另一些人相对贫困下去,这时“酸葡萄心态”成为后一种人的共同心态,于是有了“为富不仁”的观念。这种观念变为社会行为就是“杀富济贫”。在一些地方,公众哄抢或破坏合法致富者的财产,甚至伤害致富者的生命,就是这种心态的爆发。

当这种仇富的酸葡萄心态仅仅是个人行为时,还可以用法律手段来制止。但当这种心态成为一种社会普遍现象,并得到公开或默契的承认时,问题就严重了。现在普遍存在的民营企业“原罪”说正是这样一种酸葡萄心态。尤其是河北省居然以政府的名义提出“赦免原罪”时,“原罪”说就得到了官方公开的承认。“赦免”的前提当然是“原罪”的存在,没有“原罪”,哪有赦免或严惩之说?政府文件把本来只处于非正常状态的心理状态正式化了。无论决策者的愿望多么善良,其结果在客观上只能助长并不正确的“仇富心态”,恶化民营企业的发展环境。

有些“酸葡萄心态”是可以理解的,如人们对美女的忌妒。但原罪这样的酸葡萄心态并不正确,因为根本不存在所谓“原罪”.

原罪是指与生俱来的罪行。《圣经》中把亚当与夏娃受蛇的诱惑产生情爱作为原罪。情爱产生于人性,后来人们就把与生俱来的罪称为原罪。说民营企业有“原罪”,是指它们靠犯罪而致富。这种看法显然不是历史事实。公正地说,民营经济的产生与发展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在改革之初,一些能及时抓住机会而又有胆识、有能力的人在国有经济的夹缝中创立了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弥补了国有经济的不足,在当时物质短缺的情况下,生产出社会需要的产品,再加上政策支持,从而获得成功。民营企业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又能适应市场的变动而及时调整自己,它们的成功在情理之中。随着民营企业的成功,出现了一批当时被称为“万元户”的富人。应该承认,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是靠正当经营发展起来的,绝大多数民营企业家都是合法勤劳致富的。“原罪”说不顾这一事实,是对历史的扭曲。

我们并不否认,一些民营企业钻了法律和政策不完善,甚至失误的空子。但是,判断一种行为是“罪”还是“非罪”取决于当时的法律。有些原始部落曾有过杀掉老人与残疾人的行为,但决没有人按现行的法律给他们定罪。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法律都不会十全十美,利用法律的不完善之处,并不是犯罪。在许多国家,都存在“合理避税”,这绝不等于犯偷税漏税罪。民营企业许多现在看来犯罪的行为在当时并不是犯罪,过不在他们,而在立法。至于利用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政策,如价格二元制等,更谈不上是罪。

“原罪”说之所以普遍存在,原因也是复杂的。一方面,我们应该承认,有少数民营企业是犯法起家的,如走私、制假、行贿等等,也有少数人是犯法致富的,如赖昌星等。但我们不应该扩大这种现象,把它作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也不应该以这种眼光去看待所有富人。另一方面,“原罪”说也产生于“酸葡萄心态”。改革开放之前,大家处于共同贫穷状态,但改革开放之后收入差距拉大了,人们财富的相对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成功致富的毕竟是少数人,他们住洋房、开汽车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妒忌。一些人只看到了富人成功后的结果,而没有看到他们白手起家奋斗的过程。这些人心理失衡,难免产生酸葡萄心态,指责富人“为富不仁”,用“原罪”来安慰自己,求得阿Q一样的心理满足。上世纪90年代初的民意调查发现,80%以上的人认同“为富不仁”。这种情况现在已有所好转,但已成某种共识的“原罪”说的广泛流传,也说明酸葡萄心态之普遍。

民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以后还要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不是赦免原罪,而是不要给它们加上莫须有的罪名。法律不能禁

止人们对民营企业有这样那样的看法,也不能消除出于本性的酸葡萄心态,但它可以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让酸葡萄心态不致变为酸葡萄行为。

三、把金钱作为普度众生的船

自从金钱成为财富,人类社会就演出了一幕幕悲喜剧。凡夫俗子在追逐金钱的同时,既推动了社会进步,也引致了无数罪恶。追求精神满足的圣贤们把金钱作为万恶之源,由他们所编撰的寓言都以排斥金钱为宗旨。公元前一世纪成书的古印度寓言集《五卷书》中的“痛苦的金钱”正代表了这种思想。

这则寓言讲,在一个清静的地方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个游方化缘的和尚,生活清贫而幸福。以后这个庙里香火旺盛,常有人上供好东西。和尚把这些供品卖掉积攒了许多钱。自从有钱之后,和尚不信任任何人,无论白天黑夜都把钱藏在自己胳肢窝里,总担心别人偷走。这使他整天感到心神不安,痛苦不堪。作者的结论是:“钱并非好东西。弄钱的时候,有痛苦;想保住已经到手的钱,也有痛苦。钱丢掉了,有痛苦;把它花掉了,也有痛苦。”一句话,金钱成了痛苦的根源。

《五卷书》作为佛教的寓言反映的是“重精神,轻物质;重来世,轻现世”的宗旨。尽管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这种思想有清醒剂的作用,但也相当片面。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的。人类行为的最本质特点是有明确的目的。人类一切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幸福。对个人来说,幸福最大化的基础就是金钱--无论人的幸福观是什么,物质享受,精神享受,自由选择,还是实现某种理想,没有金钱一切都谈不上。这就是“没钱绝对不幸福”的含义。每个人的幸福加总在一起称为社会福利,所以,社会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整个社会(每个人)的福利最大化。一个贫穷的社会是谈不上福利的。想想那些非洲国家,贫穷落后,内战纷飞,有多少人痛苦无奈,哪能谈得上什么社会福利呢?金钱的确是重要的。没有金钱是清高不起来的,活命尚且艰难,哪能谈到精神文明、自由或理想呢?佛教讲“四大皆空”,其实只要财空了,传教者们无以生存,哪还能坐而论道?许多人视金钱为粪土,或者是钱太多了,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你去摸摸他的肚子,一定有许多还未消化的鸡鸭鱼肉;或者是做伪,一边讲金钱之恶,一边想办法敛财--像这个寓言中的和尚,现实中太多了。因此,现代经济学理直气壮地讲赚钱,讲富国裕民,并把它作为一门学问来研究。

但一个人有钱却并不一定就幸福--像这个寓言中有钱而痛苦的和尚一样的人也不少。豪门恩怨正是有钱带来的痛苦。一个社会财富多--GDP总量大而增长快--也不一定福利高。如果GDP增加,环境破坏严重,贫富对立加剧,一个肮脏而动荡的社会也无福利可言。看来全面的看法应该是金钱是福也是祸,是善也是恶。不过只这样说就有点诡辩似的辩证了,看

似面面俱到,实则是最无用的废话。经济学不讲这种废话。经济学分析问题总是离不开具体条件,因此,经济学家既不讲金钱万能,也不讲金钱万恶。他们把金钱作为中性的,研究在什么条件下,金钱是福是善;在什么条件下,金钱又是祸是恶。

金钱到底是什么,取决于如何获得金钱以及如何使用金钱。

对个人来说,如果以合法的方式勤劳致富,又善于把钱用到能给自己带来幸福的地方,不像那个和尚一样仅仅是赚钱存钱,金钱就能给人带来幸福。勤劳致富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对许多人来说,重要的不是得到钱的结果,而是奋斗赚钱的过程。这时金钱代表成功。那些靠贪污、抢劫一夜暴富的人不仅没有这种幸福,还会心里恐惧--一个贪官看反贪的小说或电影大概会心惊胆颤的。缺乏了安全感,整天像这个和尚那样惶惶不可终日,是谈不上幸福的。同样,把钱用于吃喝嫖赌,花天酒地,也难有什么幸福。一个把金钱用于满足自己正当物质与精神需求的人,当然是幸福的。但人的幸福并不完全来自个人享受,还来自于最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人的本性中有同情心,有对同胞的爱和关心。把钱用于帮助他人,捐助慈善事业,满足了自己的这种人性,同样是幸福的源泉。这时自己金钱的边际效用也不会递减了。

对社会来说,如何创造与使用GDP决定了GDP能否增加社会福利。增加GDP的正确途径是增加劳动与资本的投入,并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生产率。如果以破坏生态平衡和加剧贫富两极分化为代价增加GDP, GDP增加反而会使社会福利减少。同样,GDP也要用于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即不能用GDP去搞对外侵略或霸权主义,不能用GDP去满足少数人的欲望,更不能用GDP去搞什么花架子的形象工程或政绩工程。树立了这种GDP观,增加GDP当然是福是善。

“痛苦的金钱”是劝人不爱金钱的。但是如果树立了正确的金钱观,爱钱又有什么不好?佛教的宗旨是普度众生的,即把众生送到彼岸的天堂。金钱实际上就是那只普度众生的船。和尚的痛苦不在于他有钱,而在于他不会用钱。如果把钱用于接济穷人,岂不阿弥陀佛了吗?

四、别当守财奴

古今中外有许多寓言都是讽刺守财奴的,法国作家拉封丹就写过以守财奴为嘲讽对象的“攒钱人与猴子”.

有一人爱财如命,满脑子都是金币和银元。他为了保证财产安全可靠,移居海岛,让海神充当防盗保镖。他每天做堆钱游戏,清点、计算、把玩。他总觉得帐目有缺口,因为他养的大马猴喜欢向窗外扔钱。猴子喜欢恶作剧,把这些钱当水漂扔到海里。作者嘲讽说:“上帝有意保护大富翁,把财宝保存在大海中,谁让他们有钱不会用。"

钱,无论是金属的还是纸的,不能使用就毫无意义。流落到孤岛上的鲁滨逊面对一大堆换不到任何东西的钱,就有这种感慨。把钱装在罐子里,埋在地下,这叫窖藏,不会给主人带来任何幸福,即使到世界末日,也不会多一个子儿(如果发生通货膨胀还会少几个子儿)。寓言中的守财奴就是这样。这样用钱,放在库房中窖藏与放在海底窖藏是一样的。这就是这则寓言中的一个名句“有钱不用,等于没钱”.

那么该怎么用钱呢?用钱生钱,用钱享受都是用钱之良方。

用钱生钱用今天的时髦话来说就是个人理财。个人理财就是把自己的钱变为能带来收益的资产。资产有多种形式,它首先可分为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人力资本是无形资产。一个人把钱用于接受教育、参加培训、保养并锻炼身体、参与各种活动都属于人力资本投资,其结果是身体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加,这就形成以人力资本为形式的无形资产。这种资产会使收入高于没有这种资产的人,这就是无形资产的收益。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并不把人力资本作为无形资产来看。其实有钱去上一个电脑培训班、英语班,或者买几本书看看,都是个人理财的方法。

当然,现在讲个人理财时还是更多地指有形资产。有形资产包括实物资产与金融资产。用钱买房子、艺术品等都是投资于实物资产。这些资产会带来收益,例如,房子的租金收入与增值,以及艺术品的增值。在遇到严重通货膨胀时(例如,德国20世纪20年代和战后的超速通货膨胀,以及中国在国民党崩溃前的超速通货膨胀),实物资产的保值作用最大。

金融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共同基金、债券(企业与政府债券)和股票。这种资产最突出的特点是收益与风险并存,两者同方向变动。一种金融资产,风险越大,收益也越大,例如,垃圾债券或股票,变为废纸的可能性最大,获得暴利的可能性也最大。风险越小,收益也越少,例如,银行存款几乎没有什么风险,利率也相当低。个人通常是风险厌恶者,为了保证一定收益时尽量避免风险,可以把不同风险与收益的金融资产进行组合。这就是一般所说的“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在当今社会中,各种共同基金都为个人提供了这种资产组合。所以,购买共同基金也就成为许多人个人理财的首选方式。

个人理财,用钱赚钱既可以增加个人收入,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当一个人把钱窖藏起来时,钱对个人和社会都没用了,和沉入大海消失了一样。当把钱用于购买各种资产时个人和社会都获益。用于人力资本投资,社会也从每个人的人力资本运用中获益。购买不动产,增加了需求,刺激整个社会繁荣。购买金融资产,这些钱用于企业投资,整个社会的生产能力提高。在市场经济中,个人理财用钱生钱,与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是同步的。这比在孤岛上“做堆钱游戏,清点、计算、把玩”要有意义得多。

用钱生钱的过程,一旦成功了,人就会有成就感。这当然是钱带来的幸福,但这只是赚钱过程的副产品。会用钱的另一个方面是会用钱享受,给自己带来享受。当然,享受是一种主观感觉,把钱埋在地下的人,觉得自己有钱就是享受,在孤岛上数钱也是守财奴的一种享受。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并不会认为这是享受。用钱享受就是用钱去满足个人的各种欲望。用钱购买各种物品与劳务,满足自己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当然是一种享受。像过去的土财主一样,有了钱仍然过清贫的日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就是不会享受的守财奴。用钱享受就是消费,这种消费在给个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拉动了相关部门的发展。买一辆车对个人是享受,对社会是拉动了汽车与相关部门的发展,增加了GDP。利己利人,何乐而不为?

标签:寓言 经济学 事中 张维迎寓言经济学 有趣的经济学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