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大学生 > 招聘会 > 正文

婚姻漫谈 漫谈

时间:2019-02-2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婚姻状况和观念都有急剧而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还在持续,对于这变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上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也是中国人婚姻状况的观念深刻变化的时期,当时文化界两位大人物康有为和蔡元培(我们好几十年没有这样的文化人物出现了),对于什么是人类理想的婚姻,发表了至今看来都是惊世骇俗的见解。
  康有为是当时维新派的领袖。他在上世纪初写定的《大同书》中,描绘出他理想的人类极乐社会的图景。他认为当时处于据乱世,由据乱世上升到升平世,再上升到太平世,就是理想社会。他认为私有制是争乱之源,私有制源于家庭,而欲去家庭必须改革婚姻。他主张男女欢好,情态相合,即可结为婚姻,婚姻久者不得超过一年之期,暂时必须满一月。到期后如男女仍恩爱如初,可以续约。这样暂时同居,不称夫妻,也不组织家庭。如果生育儿女,在几个月断奶后交由社会机构公育公教,舍去父母之姓,由人口吏根据婴儿所生的度(行政地区)和生日等项命名,有点类似我们现在身份证上的号码。
  蔡元培是民主派的代表人物,他既是在中国最早倡导民主革命的国民党的元老,他又和陈独秀、胡适三人,是五四运动中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任的人。他于上世纪30年代,向上海的《申报》记者发表谈话,阐述他对婚姻的见解:姓,用父的姓不公道,用母的姓也不妥当,还是不要的好,可用符号来代替。婚姻,在理想的新村里,以不结婚为好,新村中有一人独宿和两人同睡的两种房间,两人要同房居住时,先经医师检查,并有正确登记,将来如生子女,便可以有记号了。家庭,不要的好,不得已时,小家庭比大家庭好。
  康、蔡二人所谈的,是对未来理想社会(太平世、理想的新村)的一种设想,大致相同。但康认为婚姻还要订一年至少一个月的约,而蔡更简单,约都不必订,要同居只要登个记即可。但蔡认为登记目的在于若有子女可以有记号,似乎还准备承认父母子女两代间的关系,而康则认为断奶后往托儿所一送,两代间就再无关系了。两位先哲的大胆见解,反映了千百万人对封建的及一切私有制基础上的婚姻和家庭的愤懑和厌弃,宣扬了婚姻的自主与平等,体现了对人性圆满发展的无限向往。
  当然,康蔡二人的设想是建立在社会成员已具备极好的素养和高尚的人格这一基础上的。
  记得1949年秋,坐在地铺上讨论各取所需,一个袜后跟破了个大洞的人说:“我需要一万双袜子。”另一个紧接着说:“我需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公司。”一时传为笑柄。同理,在登徒子的心目中,康蔡的主张真使他们如鱼得水了。这不是公开纵容淫乱吗?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没有崇高境界的人怎么能领会他们婚姻观的真谛呢?
  在太平世和理想的新村里,人人都有纯洁的情操,高尚的思想。他们尊重他人、尊重异性,既注重个性的自由,又维护人格的尊严,懂得把自我、他人、社会三者结合起来,把欲、情、理三者结合起来。正是在有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里,才有了可能实现康蔡二人的婚姻主张。
  理想社会的出现,理想婚姻观的实施,都有赖于新人的成长。人性的负面能根除吗?人人都能达到很高的道德水准吗?在经过几十年革命狂热逐渐平静下来的时候,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有了踌躇。这些问题也许到了3009年才能正确回答。
  
  二
  
  杨振宁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仅在文化知识界闻名。2004年82岁的杨振宁与28岁的翁帆结为夫妇,一下子就弄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了媒体的焦点,众人口中的谈资。甚至一位朋友调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执教,介绍了学校的性质后,还特地加一句:“这就是翁帆所在的学校。”
  第一次惊讶于夫妻之间的年龄的悬殊,是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当时南京出版的中央日报办了个周刊,每个周末免费赠给订阅者。大约在1947或1948年的一期周刊上,封三发表了一组照片,称美国集锦。其中一幅是一个三十几岁的新郎和一个九十几岁的新娘正在结婚仪式上接受牧师的祝福。新郎气宇轩昂,落落大方;新娘一手拄着拐杖,一手紧挽着新郎,目光炯炯,神情矍铄,充满自豪和幸福感。
  后来逐渐发现,夫妻年龄悬殊的现象并不罕见,外国人不论,即以20世纪中国名人而论,例子可以举出很多:孙中山和宋庆龄相差二十七岁;民国初年任过国务总理的熊希龄,到30年代与毛彦文结婚时,报纸上载熊为六十六岁,毛为三十三岁,差一倍。据毛彦文晚年所作的回忆录上讲,1935年他们结婚时,她已三十七岁,熊实足年龄为六十五岁。黄炎培与他的续弦妻子姚维钧,相差三十一岁。郭沫若比他最后一任妻子于立群,大二十三四岁。马寅初双妻并立,第二妻王仲贞比马小二十二岁。以上所说是男大于女,例证很多,所以相差二十岁以下的就略而不记。五四运动后新潮涌动,婚姻中女大于男的也屡屡出现。我的两位老师陆侃如和赵俪生,师母皆长于老师,但相差无几,只三四岁。五四时期的女作家黄庐隐,第二任丈夫李惟果,比她小八岁。丁玲抗战时在陕甘宁边区再婚,丈夫小她十多岁。现尚健在的女作家宗璞,丈夫比她小九岁。
  其实,婚姻是个人的私事,他人本不必置喙。但中国人好奇心特别旺盛,对他人的婚姻特别是自以为异样的婚姻,有浓厚的兴趣。婚姻爱情之事,扑朔迷离难言之矣!每一个婚姻就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当事人自己尚且搞不清楚,何况他人?所以古人云:“清官难断家务事”,实在是不刊之论。但有的人却偏要逞能,对别人婚姻评头论足,妄加褒贬,如认为跟年龄大的人结婚,是看上了金钱、权势和名望,趋炎附势,而没有真正的爱情。
  有些人认为婚姻只应基于真正的爱情,而不应附加任何条件。这话自然也是有道理的。但是爱情的发生虽然有许多难以索解之处,也不能神秘到是完全无条件的。上世纪20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张竞生就在报纸上发起过关于爱情定则的讨论,影响很大。爱情是有定则的,也是有条件的,它不仅受到个人面貌、体态、气质、风度、个性、文化的影响;也会受到家庭、权势、金钱、名望等条件的影响。后面这四个因素虽被单纯浪漫的人或故作清高的人斥之为庸俗,却实实在在是相当一部分人谈恋爱时必然考虑的因素。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是金钱买不到爱情。诚然诚然。但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有钱者比无钱者得到爱情的机会多总也是事实。
  有人说年龄悬殊婚姻难美满,我可以举出一个反证。世界喜剧大师卓别林,一生有过四次婚姻,前三次夫妻年龄并不悬殊,但最后都失败了。第四次结婚时,卓别林已四十七岁,新娘才十七岁,她是卓别林学生(据说就是美国著名剧作家奥尼尔,我没查对)的女儿,为此,这学生与卓别林断绝了关系。在婚礼上,有记者问新娘,这一婚姻最长能维持几年?新娘说能一直维持到老,记者又问她为什么有这信心,前三次婚姻可都并不长。新娘回答:只有我认识到卓别林的艺术对人类的价值,我愿将青春和爱情奉献给他,使他的天才得以充分发挥。果然,她一直陪伴着卓别林到他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我们国家经历过宋明理学熏陶的封建社会,又经历过搞运动的社会,培养了一批新、旧道学家。这些道学家的对他人的私生活、私道德要求过严过苛,有悖情理。我们对艾滋病患者(即便是由性乱染上的)表示关心和友爱,对同性恋者表示理解和认可,那么何必对一对年龄悬殊的夫妻喋喋不休,给与未必恰当的道德谴责?
  
  三
  
  林徽因(1904――1955)是建筑学家,还是另一位建筑学家梁思成之妻,她在文学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她写过小说、散文,还写过一本未完成的剧本,但主要成就还是诗歌。她的一首诗《别丢掉》是很有名的:
  
   别丢掉
   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现在水似的,
   轻轻
   在幽冷的山泉底,
   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
  你仍要保持着那真!一样是月明,
   一样是隔山灯火,
   满天的星,
   只使人不见,
   梦似的挂起,
   你问黑夜要回
   那一句话――你仍得相信
   山谷中留着
   有那回音!
  
  诗末缀的写作日期是:二十一年夏。即1932年夏季,四年后始发表于1936年3月15日《大公报?生活副刊》。3月20 日梁实秋在《诗的意境与文学》一文中批评这首诗不易懂。当年12月朱自清作《解诗》一文说:“诗人的譬喻要创新,至少变故为新,组织也总要新,要变。因此就觉得不习惯,难懂了。其实大部分的诗,细心看几遍,也便可明白的。”
  朱自清认为《别丢掉》是一首理想的爱情诗,托为当事人的一造向另一造的说话。说你别丢掉过往的热情,那些热情虽然现在渺茫了,可是你仍然要保持着那真,以流水轻轻叹息比热情的渺茫。接下去说月、星、灯火还和往日两人同在时一样,只有你却不见了;因而月、星、灯只梦似的挂起而已。你当时说过“我爱你”这句话,有黑夜作见证。你可以向黑夜要回那句话,但山谷里留着回音,是要不回去的。总而言之我还恋着你。
  林徽因和徐志摩相识久远,有很深的情愫,徐为林写过好几首诗,因此不少人认为这首诗是为徐志摩而作的,但仔细推敲觉得不然。徐志摩因飞机失事于1931年11月去世,而此诗写于次年夏,虽有“人不见”的话,但全诗口气是向一个活着的人诉说,要求他“别丢掉”,告诉他那句话是要不回来的。那么这个人是谁呢?我认为是哲学家金岳霖。
  金岳霖与林徽因相识多年,他是梁思成林徽因家中几乎每日必至的常客。1932年6月,梁思成赴河北省宝坻县(今属天津)考察古建筑,金岳霖乘空向林徽因表白爱情,梁归来后,林将此事坦诚相告,并说她同时爱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梁听到最后一句话很痛苦,他考虑了一夜,第二天对林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老金,祝两人永远幸福。林又将梁的答复转告金。金沉吟后说:“思成是真正爱你的,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我应该退出。”――此事梁思成续弦夫人林洙有详尽回忆。结合这一背景,再去读这首诗就豁然开朗了。所谓“别丢掉”就是说:金的感情虽不必毁坏梁林的婚姻,但这神圣而纯洁的爱情是永存的,不可磨灭的,丢不掉的,也是林本人不愿它丢掉和收回的。事实也正是这样:梁、林、金三人终生是最好的朋友,金岳霖也始终挚爱着林徽因。金岳霖除早年在美留学曾与一美国女郎同居并把她带回中国后来分手以外,终生未娶。甚至在梁谢世之后,金还与他们的儿子梁从诫生活在一起。
  上世80年代中期,林徽因文学著作重新出版,90年代以来,形成林徽因热。1999年4月,由她的哲嗣梁从诫编辑的《林徽因文集》两卷(文学卷、建筑卷)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个可靠的优秀版本。文学卷而言,致胡适和傅斯年的信首次披露,弥足珍贵。卷首的多幅照片也引起读者极大的兴趣,爱不释手。
  据我所接触的情况,现在的一些青年读者之所以喜欢林徽因,除了折服于她的文学才能以外,还极其欣赏她高雅的风采和气度。她与徐志摩、金岳霖的感情纠葛也引起人们的好奇和探究。这并不令人意外。只是事隔六七十年,他们在恋爱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尚、无私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往往不易为今日读者所注意和领会,那么通过这首诗极其背景资料,我们可以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些知识分子,在感情生活方面,达到了多么崇高的境界。

标签:漫谈 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