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招生简章 > 正文

【生命的价值】生命的价值演讲稿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杨光走了,走得没有一丝声息。他45岁的生命年轮永远定格在2011年12月22日10时30分。   人们涌进他办公室的时候,窗外射进的阳光正照着他略显苍白的手臂。他静静地躺着,似乎在劳累了很久很久以后小憩一样。
  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他准备着手的工作设想和近期的工作安排。抢眼的是两张卡片:
   一张写着:
   2012两会明信片 1月31-2.3/2.1-5推介
   另一张写着:您的关心 百姓的关切 我们关注 吉林手机报/手机报吉林 祝吉林两会圆满成功!
  这是他准备在2012年吉林省“两会”期间,向代表、委员推介《吉林手机报》而设计的明信片主题宣传语……
  这两张手写的卡片,是昨晚熬夜的成果?还是今晨思索的结晶?此刻,这一切都成为杨光生命史上的永恒。
  
  作为新闻人,心灵要有温度。有温度的心灵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品。从充满传奇色彩的“欣月童话”到驱散楼道黑暗的“光明行动”,从“四岁尊严感动中国”到“牵手丑妻21载情比金坚”,杨光,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凭借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良知,将心中的阳光撒播四方,将大爱的火炬传递人间。
  
  2006年年初,长春异常冷。身患绝症的女孩小欣月的家人给城市晚报社打来电话,诉说女儿病重境况和孩子想去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的心愿。小欣月是《城市晚报》一直关注的采访对象,同其它的情形相比,这是一个看起来极其平常的新闻素材。然而,孩子危在旦夕,如何让她无憾离去?医生坚决不同意欣月赴京看升旗,父母默默落泪,孩子说心愿时天真烂漫的笑……这一切都牵动着时任城市晚报社执行总编辑杨光的心。
  “没有不可能的事情,只有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为了孩子心愿,我们可在长春为她创造一个北京天安门广场……”《城市晚报》会议室里,杨光说这话的时候,大家呆住了,不明就里。
  那天很晚,他还坐在办公室里,抽了很多烟。他将记者采写的《绝症使她再也看不到升旗了》等一组报道重新梳理、改写,悉心找出很多模拟升旗中应该注意的细节。第二天,又一篇经过改写的消息《请您帮忙撒个谎》配发图片见报。就是这篇报道,成为这个新闻事件发展延伸的转折点。
  2006年3月22日,2000多名素不相识的市民走到一起,在长春市公关学校为欣月组织了一次“升旗仪式”。这是一次人为编织的“美丽的谎言”。从出发坐汽车,到坐“火车”,到“北京”,到“天安门广场”,每个细节在已经双目失明的小欣月心里都是那么的“真实”。当国歌响起,小欣月艰难却充满幸福地举起右手,她的内心一定溢满快乐。此时,那双美丽的眼睛,那个动人的笑容,被无数镜头永远定格。不久,这个2000人编织美丽谎言、感动中国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欣月童话》。
  “欣月童话”――这一温暖人心的新闻力作,迅速传遍全国、世界。新闻联播当晚就播出了这条新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半边天》、《鲁豫有约》等谈话节目都邀请该新闻的策划者到演播大厅,将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央视的《道德观察》、《百姓故事》、《时空连线》、《七一军事纪实》、《东方时空》等十多个频道都报道了此事。该新闻当选CCTV评选的“封面2006”九大封面新闻之一。2007年,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香港多家电视台和报社、韩国媒体、日本东京电视台等纷纷来长采访。半个月后,一位年迈的日本老人千里迢迢赶到长春,就为见见小欣月。站在她的病床前,老人深鞠一躬。
  《城市晚报》一位曾参与此新闻事件报道的记者说:“欣月童话”创造了一个奇迹,杨光和所有策划此新闻的记者、编辑都数次为之落泪。可每次当荣誉到来,当需要邀请策划者做客直播间时,杨光都悄然转身,将沉甸甸的荣誉让给了下属……
  作为新闻人,心灵要有温度,有温度的心灵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作品。从下面这些新闻事件,细心的读者也许会触摸到他心中的大爱与温度――
  2004年3月的一个深夜,曾在《城市晚报》当过特稿记者的阿芒在长春住所楼道里遭劫匪抢劫,在与劫匪搏斗时身中数刀,不幸身亡。
  鲜活的生命,身旁的兄弟,这般的消逝,深深刺痛了杨光的心。就在阿芒遇害第四天凌晨2时,忙完全天编辑出版工作的杨光开车顺路送两个编辑回家,途经昏暗的街路,看着漆黑的楼道,“光明行动”4个字像一道闪电,划过杨光的脑海――他发誓,要为黑楼道送去光明。
  于是,杨光组织策划了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光明行动”,正式向黑楼道宣战。派出记者,分头采访,被长春市民称为扫除楼道酸菜缸之后的“第二次楼道革命”。
  他们携手有关部门,一起为长春市7984个黑楼道,安装了56743盏楼道灯,为无数夜晚回家的人们带来了光明和安全。
  2003年,患有哮喘病的4岁女孩小佳瑞难医病痛,举牌“要药不要钱”。杨光带领记者组织了《四岁尊严感动中国》系列报道,引来全球关注。
  同年,他推出《牵手丑妻21载情比金坚》系列报道,记录一个普通乡村男人对妻子的真情,世界各地的捐助如潮水般涌向长白县的一个小山村……
  杨光是一个相信精神力量的人。所以,在他的办报生涯中,不懈追求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那种精神升华的传播与策划。在他的笔记本上写着:“没有做不到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没有不能做的事,只有不可取的方式。新闻,就是与思维的麻木和僵化斗争。”他永远认为:小事情,可能是大新闻。
  
  有责任,有担当。这六个字可以说是对杨光精神世界与新闻情怀的诠释和解读。歌颂光明,鞭挞阴暗,“杨光帮你办”开创我省新闻界民生服务新闻先河,“杨光热线”深入基层解决民生难题,桩桩件件,可圈可点。如今,我们已无法丈量他脚下新闻之路的长度和宽度,但却知道这条路他在为谁而走。
  
  多年前,“民生新闻”作为新生名词刚引发关注。在吉林日报报业集团领导的支持下,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报纸专栏《杨光帮你办》出现在《城市晚报》上。
  于是,长春街头出现一道特殊风景:中等身材的杨光,目光炯炯地率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学生兵”走街串巷,深入市民家中,水电煤气、柴米油盐、防火供暖……事关百姓冷暖,哪怕最不起眼的小事,他们都一件件核实调查,一个个部门去沟通协调,直到问题圆满解决――《杨光帮你办》,由此开创我省新闻界服务民生新闻的先河。《城市晚报》“杨光热线”成为省内第一家民生热线,市民最熟悉的电话号码。
  于是,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触动了相关部门的工作。2004年,长春中医学院在校大学生张春梅弥留之际想捐出眼角膜。为帮她实现夙愿,杨光组织记者采写系列报道,将眼角膜送到深圳眼库移植给另两个人。就是这组报道,间接促成了吉林省眼角膜捐献机构的设立……
  杨光倾情百姓,关注民生,他的这种新闻理念,源于生他养他的这片土地,源于这片土地上他深深爱着的人们。当年,已是《城市晚报》副总编辑的他,在一个大学演讲时说了这样一段话:“就像当年我在小镇尘土飞扬的路上走着,只是为了寻一张报纸,寻一种信息能更快更准确传递到我这里的渠道。也许曾经有很多人和我有着一样的迷茫。我们改变这种状况的方式和途径就是上学。从农村走出来,走到城市里,走到更广阔的世界里。”当年他确实在寻找一张报纸,因为这张报纸上应该有一段令他刻骨铭心的话,然而他没能找到。
  杨光的爷爷奶奶都是农民,父亲是一位退伍军人。初中前杨光一直生活在乡村,上高中后才来到辉南县朝阳镇。当年,贫困的家境、闭塞的小城,何谈信息的便通?杨光对新闻的情感与追求,似乎就是从那个时候萌发的,萌发得很单纯、很直接,也很现实――只有用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经历了多少艰辛就没人知道了。1985年,穿着一套7元钱的廉价西服,辉南县的高考状元杨光走进了北大校园。
  在北大,他终于拥有了报纸。在北大,他用知识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或许就因为如此,毕业后他选择了新闻界,选择了吉林日报社,并立志要用自己的笔改变别人的命运。杨光在自己的小传里说:北大给了他“平民意识、贵族眼光、人文素养、浪漫情怀”。正是这种平民意识和人文素养,让他通过“杨光热线”,关注那么多不相识者的生活。
  在报社,杨光找到了自己倾情的事业,并用新闻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但却放弃了很多可以改变自己“钱途”和前途的机会。女儿两岁时,刚在晚报做了一年多记者的杨光,陪妻子去一个上市公司应聘,结果公司却相中了他,要高薪聘他做总经理助理。此刻,最需要钱的他选择了新闻。2009年,在一次北大同学聚会中,南方一家企业要以年薪40万聘他做高管。在钱和钟爱的事业之间,他又一次选择了新闻。在报社,这个从来没有被金钱打动的新闻人,一直在用新闻打动人。
  这位高考状元、北大学子,有一颗质朴的心,有着对老百姓难以割舍的情怀。
  这种情怀,体现在生活点滴。一位报社同事回忆:1998年抗洪抢险时,杨光在一线采访,一天没吃东西。领到晚餐回住处的路上,他看到一位转移的妇女领着她的孩子,孩子因为饿和妈妈哭闹。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中的面包、香肠塞到这对母子手中。这天,他仅仅喝了一瓶水。
  心系百姓,杨光有着百般柔肠。可面对阴暗与污浊之风,杨光彰显的却是一名新闻记者的风骨。
  据《城市晚报》一位他当年的同事回忆:一天晚上,有个人拎着密码箱走进杨光的办公室。出来时,同事们看到这个人拎着密码箱,表情沉重。事后,杨光淡淡地说:“想用钱封我《城市晚报》的嘴?把我们当什么了!”
  同事回忆说,他是一个纯净的新闻人,他把《城市晚报》当作一块圣洁之地:他不允许虚假新闻在这里生存;他不允许用世俗的手法去包装新闻;他不允许用平庸的新闻来羞辱这份报纸的品格。某企业做了一件有损公益的事,《城市晚报》一直跟踪报道。这家企业托了杨光非常要好的几个朋友来说情,但为了所坚守的新闻理念,杨光选择了“得罪”朋友。事后,他说:得罪一个人是感情问题,得罪新闻是饭碗和报纸尊严的问题。
  
  对有些记者而言,新闻是谋生的手段;但对杨光来说,新闻之路浓缩了人生价值、理想与事业。从《城市晚报》到吉林日报四编室,再到《吉林手机报》,杨光都是满腔热情,全力以赴,创新出彩。他从骨子里痴爱新闻事业,并将此作为毕生追求的崇高理想,将全部身心和巨大热情投入其中,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2007年底,一位母亲想为自己正在上学的孩子筹两万元学费。求告无门后她找到《城市晚报》,想借助报纸发出信息,请好心人借钱给她。母亲特意强调:不是要,是借!
  会有陌生人借钱给她吗?如果借到钱还不上该咋办?一旦见报,报社能否因此面临诚信危机?就在大家并不看好这条线索时,杨光却亮出自己的观点:找到晚报,就是信任媒体,信任我们。如果连我们都拒之门外不信任她,她还会信任社会吗?他决定将此报道排上版面。第二天,晚报头版刊出《女子向陌生人诚信借款两万元》。这位母亲真的借到了两万元。时隔一个月,这位母亲如约还上了两万元。
  杨光为什么敢这么做?因为他心里有底。多年来,他和他的同事为打造报纸的诚信度而奔波。无论什么稿件,必须坚持真实性和公正性的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不虚夸一句,不粉饰,不做作,真心实意为读者办事,为老百姓说话。《城市晚报》由此产生了巨大的公信力。
  平时杨光话不多,文质彬彬,而熟悉他的同事则说:三尺开外,都能感到他骨子里透着那份对新闻事业执着的追求与激情――
  1998年抗洪抢险期间,他作为《城市晚报》特派记者在一线采访,数日奋战,累得倒在冲锋舟上;在吉林日报社第四编辑室工作期间,他与部门同事一起奋战,在广告量激增的旺季,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审版把关,设计版面;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报纸集中出版,他连续数日工作到天亮。
  2011年,杨光出任吉林手机报社社长。《吉林手机报》是即时性强、覆盖面最广的新兴媒体,也是引导舆论的重要阵地。手机报如何做大做强?出路在哪里?怎样寻找突破口?一系列课题摆在杨光面前,是压力,更是挑战。为了更好地走现代营销之路,吉林日报报业集团决定吉林手机报社成立手机传媒有限公司,以企业模式实现新体制、新机制运作。杨光亲自做文案、提申请、跑工商、跑税务,争分夺秒,快速推进,仅用20天,杨光就跑完正常要两个月才能办完的手续。
  为了抓紧落实省委宣传部关于打造吉林手机党报、搭建公务员信息平台的要求,在集团相关领导的协调下,争取到了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省政府专门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吉林手机报》发展事宜。杨光全力以赴,积极与三大通信运营商沟通联系,有力推进了公务员信息平台的搭建和市场拓展。
  为了尽快做大做强《吉林手机报》,杨光夜以继日地工作,连双休日都排得很满。目前,《吉林手机报》在传播即时资讯、应对突发事件、传达政务信息、引导正面舆论、反馈社情民意等方面,充分发挥了“第五媒体”的重要作用。这其中,凝聚着杨光的心血和汗水。
  为了给这个年轻的媒体打造一个可触摸的实体品牌形象,他利用个人关系请“高手”设计了《吉林手机报》标识。2011年12月8日,标识正式应用;9日,给员工印制了统一的名片;21日,印好的明信片拿到手;22日,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还没来得及发出的明信片,永远将他忙碌的身影定格。
  
  杨光热爱阳光,杨光追逐阳光。生活中的他,谦虚待人,幽默风趣,把快乐带给别人,将压力留给自己。每天早晨都要给妻女带上水果,报业集团响当当的“台球高手”,一条令人泪流满面的4年前的短信,那首名叫《致远方》的情真意切的小诗……此刻,当我们将记忆中的零散意象整合成他那远去的身影,一瞬间仿佛领悟了“阳光”两个字的全部涵义。
  
  “请你讲一讲我爸爸的故事,好吗?”2011年12月23日,杨光“走”后第二天,《吉林手机报》同事突然发现他的QQ居然亮了――尽管大家都知道他不在了,但还是在网上流着泪呼唤“杨哥”。
  点亮QQ的,是杨光生前最疼爱的正念高中的女儿杨晓彤,同事们开始讲述自己眼中的杨光。虽沉浸悲伤中,懂事的晓彤敲出这样一句话:我爸爸真的比班里别人的爸爸看起来年轻很多。
  采访中,他生前一位挚友对记者说:有件事杨光不止一次提过――他最愧疚的是欠女儿太多,在《城市晚报》工作那些年,基本上天天加班,几乎看不到女儿。
  杨光热爱阳光,杨光追逐阳光。生活中的他,谦虚待人,幽默风趣,吃穿简朴,他把快乐带给别人,将压力留给自己。同事们都知道:杨光有一件黄中带灰的休闲西装,是他正式场合惟一的工作服。
  刚到手机报时,一位同事和妻子吵架,情绪不好。他知道后马上把他拉到火锅店吃饭,教他怎么“讨好”、“对付”妻子。现身说法讲自己与家人相处之道:男人让着妻子,没有人嘲笑你,那是你有胸怀……
  他深爱妻女。每天早晨,他都给妻女洗好要带的水果。他去世前两天还对妻子说:老婆,好好养病,我一定好好工作,让你过上好日子……
  妻子至今不能忘记当年相亲见到杨光时的情形:“他穿着休闲背心和短裤,递给我一块雪糕,在桌子上铺了层报纸,临走时还送给我一只小瓷狗……”她更不能忘记结婚那年,杨光为她写的那首小诗《致远方》:“风,把那盆玉兰花的清香,带给了你,宁静而悠远……”诗叫“致远方”,意思是请妻子相信,好日子就在远方。
  在弟弟妹妹眼中,哥哥杨光是一个在学习、体育、唱歌等各个方面都优秀的全才,上学时,一直是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学什么会什么,做事从不半途而废;亲人、邻居都说,杨光孝顺、懂得关心人,虽然不能在父母身边长期照顾,他还是会利用所有可能的时间回老家,哪怕只是喂父亲喝杯水,或者给母亲洗洗脚。外甥女在回忆他对待晚辈的往事时说,不管多忙,他都没有忘记关心询问侄女、外甥女的学习近况。
  他喜欢打网球,超级爱看足球,历年城晚世界杯报道都由他主持策划;他最喜欢唱的歌是《阿莲》、《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许多人惊为原版;他台球打得棒,可算得上报业集团的“高手”。就在他“走”的前两天中午,在报社8楼,同事还看见他在打台球。
  从记者、执行总编辑到部门主任、手机报社社长,在他22年的新闻生涯里,年轻的同仁都习惯叫他“杨哥”,他们体味更多的是兄长的关怀。
  杨光平时话不多,但在心里,他真真切切地关心着身边每一个人。在他逝世的第二天,一位与他当年共事的同事翻出4年前接到的“杨哥”短信,时间是2007年3月6日21时22分14秒:“……我在会上言语定有不当之处,尤其会后更有无理之言。想了想,其实自觉合作得一直不错,你的支持和帮助也够多了。真诚向你道歉!同时说一句从来没说过的:谢谢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包容。”读完这条4年前的短信,这位同事已泪流满面。当年会上那次“小争吵”是什么早忘了,但一位兄长言短情长的道歉短信却永远留在手机里――为了留住这条短信,这位同事一直舍不得换掉这部老掉牙的手机……
  杨光是一个认为新闻可以改变环境的人,所以他把新闻当作毕生的事业。他北京大学的一位学友在纪念文章里说:如果人人都能如杨光一般,坚持不辞劳苦地在沙漠上种菜,焉知就不能在沙漠上开垦出一片绿洲?问题恐怕还在于我们周围像杨光这样认真、天真而热情的人太少了。如果我们自己就是沙子,就不要怪我们周围尽是沙漠了。
  他学友的话,大概可以作为对杨光的评价。
  杨光走了,带着阳光般的音容……
  杨光走了,留下阳光般的足迹……

标签:价值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