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哲理名言 > 正文

[亦山亦水新铜都]天南铜都工棚

时间:2019-01-1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十二年后再访铜陵,眼前已非“焕然一新”所能表达。站在市区清波绿岸的天井湖边,你无法想像昔日冶炼城的污染情景。铜陵市委书记姚玉舟介绍说,“这是安徽省城区内最大的湖,3平方公里的水面,加上湿地有5平方公里,而且是活水,与长江连在一起。”他笑着补充,“你们进来的时候是山,市内还有好几个湖。在铜陵的定性上,有人说是山城,有人说水城。争论最后合二为一:青山绿水城。”
  铜陵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建国初期第一个铜冶炼企业、第一炉铜水、第一根铜钉的诞生地。在今天市博物馆内,你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数百年来,铜的开采挖掘、冶炼加工的历史演变进程。用吴良斯副市长的话说:“过去,铜陵一直进行的是原料的粗加工,并按计划调拨外运,留下了严重污染的环境。如今铜陵已列入国家资源型城市转型市,我觉得铜陵最大的成功就是没有出现像东北老工业基地那样的阵痛。”
  
  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
  
  铜陵被列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铜陵有色集团被列为国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这种“双试点”在全国尚属首家。姚书记说:“这个规划简单说有三个层面:一是企业内部循环,在生产的环节中实现节能减排;二是园区内循环,我们建起了循环经济工业园,将生产废弃物转化成工业产品;三是全社会循环,如去年,我们关闭了两座火力发电站,淘汰了一家有色冶炼厂和一批严重污染的企业。这些举措至少减少了50亿的工业产值,但我们下定了决心。”
  铜陵按照产业链之间的循环关系,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循环经济园区。正是产业链接、能源互补和产品延伸加工等优势,使园区引来众多企业和投资者的入驻。如今,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已延伸到工业经济的各大支柱行业。
  
  三次思想大解放讨论
  
  在铜陵的转型战略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三次思想大解放的讨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时任铜陵市长的汪洋同志(现任广东省委书记)发起第一轮思想解放讨论,题为“醒来,铜陵”。“早期国家对于铜等战略物资需要统一生产、调配、运输,铜陵是国家统一组织生产而划定的‘经济特区’。”姚书记告诉记者,长期计划经济滋长了铜陵人思想观念里的等、靠、要的成分。
  1998年铜陵的改革开放面临着姓资还是姓社,姓公还是姓私的疑问。经济发展裹足不前,于是题为“起来,铜陵”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讨论应运而生。
  始于2008年这场题为“崛起,铜陵”的大讨论,则是要把观念转变为竞争力。发起者就是现任的市委姚书记。
  作为安徽省率先发展的第一方阵,铜陵市在1998年以来的十年间虽然保持了快速的增长,但经济总量较兄弟城市如芜湖、马鞍山已有差距。姚玉舟认为经济上拉开差距的原因主要还是外来投资的水平偏低,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铜陵只有芜、马两市的三分之一左右。
  “这次大讨论,我们提出观念大转变、改革大突破、全民大招商、环境大改善。”姚书记介绍了铜陵新的8年发展规划,以此作为全体市民努力的目标。
  
  “三无”招商促发展
  
  “我们提出三无招商:无人不招商、无时不招商、无处不招商。一开始大家有些不理解。”姚书记解释道,人人招商就是从自己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起铜陵的形象。形象就是生产力就能招商引资。
  姚书记给记者描绘铜陵的发展目标:电解铜达到年产160万吨,铜深加工产品达到100万吨;要把铜陵建成全国第一的铜产品基地,进而打造成东南亚基地,最终实现全球第一的铜产品基地。在这位以善于招大商引巨资闻名的书记的招商蓝图中,一是与铜产业链相关的企业,一是促进循环经济更快发展的资金。而“节能减排的指标是一票否决制”。果如此,铜陵一定是山更青水更秀的新铜都。

标签:亦山亦水新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