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证明书 > 正文

【学分制下考试制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 大学学分制是什么意思

时间:2019-01-14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现代教育理念中,高校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是以发展学生个性为教育的直接目的,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个性发展的需要,让学生的才华得到较充分的发展。高校课程考试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对于教学活动主体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可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并最终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和创新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传统的考试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学分制管理制度的要求。研究学分制下的考试考核模式的改革,对当前我国学分制的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当前高校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学分制管理模式下现行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1? 命题环节缺乏监控,试卷标准不科学。
  高校课程考试基本上是由任课教师来设计和组织课程考试,试题编审的要求、阅卷评分的尺度,结果评价的标准均由教师个人掌握。基本上是教师讲什么,考试考什么,缺乏对试卷质量的监控,试卷命题缺乏科学性、统一性,很难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科学的评价。
  2? 考试模式单一化。
  主要表现在: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口试、答辩、操作方式少等。高等教育应以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只凭一次考试的成绩就给出评价结果,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驾驭知识的能力,制约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3? 考试内容重理论轻实践、题型单调。
  主要表现在:理论考试多,技能考察少;客观性试题多,主观性试题少;题量少、覆盖面窄、题型单调。偏重于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忽视了对学生的理解、判断、分析、综合应用等思维能力的考查;考试范围狭窄。导致学生“为考试而考试”,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变得视野狭窄,缺乏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能体现学分制“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
  4? 缺乏对考试结果的科学分析,考试结果反馈滞后、利用率不高。
  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完成考试管理任务,而是为了通过考试管理任务的完成,根据考试结果来改进教学、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良性互动。考试成绩出来后,教师只是统计分数、登记成绩、计算及格率和平均分,而忽视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不重视对课程考试质量指标(如效度、信度、难度和区分度)的检测。信息反馈的滞后使考试促进学生学习与展、促进教学改革的功能弱化。
  
  二、 学分制管理下考试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改变高校考试“教、考、评一体化”的模式,建立科学公允的考试运行机制考试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素质、教师教学水平等方面。研究学分制模式下的考试制度改革问题,形成与学分制相适应的考试目标、考试形式、考试内容和管理方式等,已成为我们必须亟待解决的课题。
  1? 制定试卷质量评价体系,加强命题环节监控。
  教学管理部门要制定试卷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试题的难度、试题的科学性、覆盖面等,尤其对新知识、新技术试题或综合性试题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等,要求教师在命题环节要严格按照体系进行。这些要求的实行确保了试卷中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试题的比例,促使教师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推进课程改革。
  2? 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积极性。
  作为考试改革的主体、承担者和落实者的教师在考试改革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考试改革才能有效推进,不断深入。现行考试模式已为教师所熟悉,如果探索新的考试模式不但要付出大量的精力,还要承担可能的风险和压力。因此,高校课程考试的科学化、规范化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对实行考试方法改革的教师,学校要为教师进行考试改革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保障,充分重视和尊重教师在考试改革中所投入的精力,并作好相应的服务工作。
  3? 合理选择考试方式,成绩评定科学化。
  (1) 考试形式多样化。
  教学管理部门应给予教师极大的自主权,教师可以自主选择考试形式。除传统的笔试外,还应增加开卷、半闭半开卷、撰写论文、网络考试以及实验操作或制作等,有的课程还应多种考试形式相互结合才能全面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2) 试卷题型多样化。
  试题要尽量避免过分偏重于对知识的知与不知的测试,要使学生做题时有一个综合、分析、比较、理解的过程。要充分认识不同类型试题的特点,了解各种试题的优点和缺点。根据考试内容、考试目标,灵活采用不同类型的试题,另外,试题的内容也可有学生选择的余地,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智能。通过考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奋发向上、开拓进取,这才符合学分制教学管理的要求。
  (3) 增加期中考试,加强平时成绩的管理,科学评价成绩。
  期中考试可以检验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起到了督促学生学习的作用;教师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了初步的掌握,以利于改进教学,对期末考试命题也有很大帮助。评分是考试的重要环节,对考试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应采取更加灵活的评分办法,要结合学生课堂教学、完成作业、期中考试、教学实践及期终考试过程等方面,在各门课程综合评价中给予恰当的权重,建立多元的、综合性的考评制度。还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比重,并对学生的创新、获奖、突出才能给予充分肯定,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此外,根据学科的特点还可以增加口试。口试不仅可以有效防止考试作弊现象的发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考生水平,而且有利于学生思辨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培养考生的逻辑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从整体上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改革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应当作为测试、衡量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试内容要富于时代气息,应与社会现实问题衔接,考核学生多样性知识的应用,加大非智力因素考核力度,通过标准答案的多样性、灵活性为学生想象力的发展创设一种弹性环境。考试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基础,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而对于一些基础学科,如大学数学等应根据授课对象建立题库,试题内容也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全面性和综合性。
  5? 注重课程考试质量分析。
  对考试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也是抓好考试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科学的数据整理和质量分析,是提高考试质量、正确使用考试结果、有效发挥考试功能的重要前提。通过考试质量分析,还可达到使教师逐渐树立明确的考试质量观。同时,也为任课教师提供改进命题和改进教学的信息,有利于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对提高考试质量、改进考试设计、提高试卷命题质量也大有益处。
  6? 促进考试制度与就业接轨。
  高校的教学效果和发展状况究竟如何,最终应由社会来检验。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应当与相关用人单位密切联系,了解他们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征询他们对高校考试制度设置与运行的意见,依据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进行高校考试制度改革,使用人单位成为高校考试管理和制度改革的有效的建议者与参与者,从而促进高校考试与就业市场的接轨与沟通,实现高校考试在评价人才与决定就业中的重要作用。

标签:学分制 制度改革 探索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