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致辞 > 正文

【“问题”抑或“主义”】问题与主义之争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从20世纪70年代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真正开始以来,“问题”取向与“主义”取向一直就是学界争论的研究价值选择的问题。该问题争论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研究究竟应该关注实践问题还是应该关注学科建设问题。随机抽取两个权威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与《江苏高教》(南京),对这两个杂志2010年所设栏目及发文属性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问题”取向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界研究的主流;“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在我国存在着先天不足与种种弊端。由此来看,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应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问题”;“主义”;高等教育研究;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2)01-0137-05
  收稿日期:2011-05-19
  作者简介:魏宏聚(1972-),男,河南南阳人,河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教授,教育学博士。
  从20世纪70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的真正开始以来,就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高等教育学术界,那就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的问题,即“问题与主义”之争,也即关注实践问题研究与关注学科建设研究之争。对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价值取向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出发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有很大的不同甚至相反,比如高军主张“问题”取向的教育研究,并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中的“主义”取向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与高军的观点相左,夏?主张“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她认为当前高等教育研究过于重视“问题”的研究,这是一种“偏离”,我们应对这种“偏离”进行理性反思与纠正。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或“主义”取向,应属于不同趋向的研究范式。
  一、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观点回顾
  “问题”与“主义”二术语,来自于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一场关于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争论。高等教育研究中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是学者借用了这两个术语表达了不同的学术思想。为了解读高等教育领域中“问题与主义”争论的内涵与实质,我们先来澄清二术语的基本涵义。
  1919年7月20日,胡适先生发表了一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时事评论文章,从而引发了“问题与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是:我们究竟要多研究些实践中的问题还是多研究些主义(理论)。该争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术界把这场影响深远的争论称为“问题与主义”之争。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该争论的主旨和意义在于,倡导学术研究,注重实践,破除“假、大、空”的学术弊端,以此来唤醒人们解放思想。当时的学者指出;“谈主义的书报真不在少数了!结果呢还只是如汤尔和先生说的,‘不过纸张倒霉,书坊店走运’!于老百姓的实际痛苦有什么救济?于老百姓的实际问题有什么裨补?”在这场争论中,胡适先生提出了他的经典论断:“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试图结束这场争论。他倡导研究者应多从具体的问题人手,主张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即主义。虽然那段历史、那些人都离我们远去了,但关于研究的价值取向这一议题仍然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不时地掀起争论的波澜,争论双方往往借用“问题”与“主义”二术语来指代不同的研究取向。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内就一直进行着关于“问题”与“主义”不同研究价值取向的争论。
  目前,高等教育学术界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有两种鲜明的对立观点:
  (一)观点一: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价值取向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价值取向,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求真”取向。它是指在高等教育研究中,研究者要关注学科本身的概念、范畴的确定问题,关注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学科体系本身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包容性。主张该研究取向的前提与假设是:高等教育学是一门独立学科,是位于教育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它应建立具有自己个性的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在此假设前提下,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应走学科建设之路,走理论研究之路。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研究应从构建学科体系的研究展开,然后通过专项研究补充和完善学科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产生指导作用。简言之,高等教育研究的“主义”取向是指高等教育研究应“从建立学科开始,以理论概括为主攻方向,逐渐进展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持有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高等教育学科“应具有自己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以有机的知识结构来系统地反映人类对高等教育的认识结果,从而对高等教育的实践活动产生指导作用”。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一直是沿着这条路进行探索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即高等教育兴起之时,许多学者怀着强烈的“学科意识”,为构建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典型的表现有两点:第一,建立我国专业的高等教育学术团体,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前三次年会的主题均是以学科建设为讨论的主题,这充分说明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与指向性;第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编写高等教育学的教材、专著,明确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等学科体系诸要素,这类教材与专著至今不下20余部,在教材与专著的编写中,学者们试图让高等教育学学科走向明确化、科学化、独立化。但是,这一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却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如模仿普通教育学的成分较多,它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高等教育研究更好地为高等教育实践服务,使高等教育理论与高等教育实践呈现出“两张皮”现象。为此,一些学者对此取向提出了疑问,呼吁“多研究些问题,少谈论些体系”,并提出了高等教育研究应注重“问题”价值取向的观点。
  (二)观点二: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问题”价值取向,是指研究者应关注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问题,应以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也有学者将其称为“求用”取向。“在‘问题取向’研究中的‘问题’,其含义是多重的,它包括通常所说的存在的不足、缺陷、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指引起认识主体疑惑、疑虑或使人感到疑难的种种现象。‘问题’的层次也是多重的,它既可以是重大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也可以是中观层次上的问题,甚至可以是极为微观或具体的问题,只要是足以令人感到疑难、并且是有意义的问题,都应当是‘问题取向’研究中的对象。”主张该研究此取向的前提或假设是:“高等教育是作为应用领域而发展起来的,现在人们却试图将其包装为一门学科,高等教育现在不是一门学科也不应该成为一门学科。”这一研究取向的倡导者,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和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产生的问题,不要过多地追求“主义”。这些学者认为,高等教育研究作为一种应用性很强的社会科学研究,必然要符合社会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关注现实问题,强化问题意识,是当今高等教育学研究的必然选择。
  高等教育“问题”取向的研究同样受到学者的批 判。有学者批评,当前高等教育“问题”取向研究存在着研究价值错位问题,对热点问题的盲目追踪在当前已成为高教研究领域的普遍现象。“很多人都是随着‘问题’的导引进行所谓的‘研究’,整个高教研究领域呈现出‘问题偏向’的趋势……研究者在‘求用’的同时,将‘求真’抛置一边,仿佛对所谓问题的研究就能自动地构建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系。”
  综上所述,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取向问题,学界出现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是“主义”或“求真”取向,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学科建设的理论问题研究,而后才能指导高等教育的实践发展;另一种是“问题”或“求用”取向,要求高等教育研究应关注高等教育发展实践中的问题,并以此为研究对象,而不应过多地关注学科、理论的研究。那么高等教育学研究究竟选择何种研究取向比较合适,学术界与实践者究竟偏重何种取向的研究,下面笔者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
  二、“问题”取向抑或“主义”取向:
  两个专业杂志的案例分析
  高等教育研究中“问题与主义”之争,本质上是高等教育研究范式之争、价值取向之争。关于此研究取向的争论一直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学界,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问题与主义”的争论似乎又开始热了起来。近五年内,国内一些知名、权威的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杂志,如《中国高教研究》、《江苏高教》、《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等,纷纷刊发文章探究这一问题。那么,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究竟是走“问题”取向之路还是“主义”取向之路,或者二者兼而有之呢?笔者拟用案例分析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专业的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应是高等教育学术界展现学术成果的平台,它们每年发表的学术论文应可代表高等教育学术界的学术研究动向。那么,学界究竟是在关注“主义”还是在关注“问题”,哪一研究取向处于主流地位,笔者选取高等教育学的两个较为权威的专业杂志:《高等教育研究》(武汉)、《江苏高教》(南京)2010年全年开设的栏目及刊发的文章为样本,分析这些栏目和文章的属性,以确定学界对该问题研究的基本动态与价值取向。
  (一)案例分析的思路与标准
  1.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杂志较多,其中《高等教育研究》、《江苏高教》在高等教育专业研究领域内较有代表性与权威性,所以这两份杂志可以反映学术界研究的基本动向,具有一定的信度与效度。
  2.“主义”取向与“问题”取向判断标准的设定。根据学者们的论证,“主义”取向的研究,是指有关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及其相关的理论研究。笔者以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的观点作为判断标准。潘先生认为:“一门社会科学的学科,可能有三种相互联系的不同体系:第一,理论体系;第二,知识体系(经验体系、工作体系);第三,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笔者将涉及上述三个方面的研究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将上述三个面之外的研究归为“问题”取向的研究。
  笔者拟对《高等教育研究》与《江苏高教》两个杂志所设置的栏目与所刊发文章的数量分别进行统计、比较,得出以下结果:2010年,《高等教育研究》杂志共设立栏目13个,其中可以将“课程理论与教学改革”、“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学学科建设”与“教育学科建设”栏目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2010年,《江苏高教》杂志共设27个栏目,依据上述标准,可以将“学科建设”、“理论探讨”、“高等教育学研究”与“教学研究”栏目归为“主义”取向的研究。“问题”取向的研究比较好判断,即凡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问题的研究,均属于“问题”取向的研究,因此其余23个栏目皆可归为“问题”取向的研究成果。
  笔者拟以上述判断标准,把两个专业杂志2010年全年栏目及栏目内容进行归类(见表1)。
  
  (二)案例分析的结论
  对表1中所统计的数据进行总结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国内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杂志,它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开设了关于高等教育“主义”研究取向的栏目,这说明关于高等教育学科取向的理论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不是研究取向的主流。
  第二,从所选取的这两个杂志所开设的不同性质的栏目及发文数量来看,“主义”取向的研究成果或者说理论研究成果占2010年全年所刊发文章总量的比例呈现出弱化的趋势,因为这方面的栏目在《高等教育研究》与《江苏高教》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0.8%、14.8%,不到2010年全年所设栏目总数的一半;所刊发的文章的数量也不到2010年全年文章总量的50%,分别仅占22.9%与22.2%。
  总而言之,上述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虽然非常重要,但它不能代表高等教育研究价值取向的全部或主流,它仅占两个杂志2010年全年所发文章总数的1/4至1/3左右。由此来看,高等教育的“问题”取向研究乃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主流。
  三、高等教育研究“主义”取向式微:走向“问题”取向时代
  “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是由国内一些学者所倡导的,这一研究取向主要是以学科本身的建设、完善为出发点,较多地关注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包容性。虽然这一取向的研究引领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它也存在着先天的不足与悖论,无法代表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全貌。
  (一)高等教育研究关注学科建设存在着先天不足
  与美国高等教育学不同的是,我国高等教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以学科建设为指向,也即以“主义”取向引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这一研究取向存在着先天不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学脱胎于普通教育学,但作为母学科的教育学学科,其发展可以说是前途未卜,其学科体系混乱而模糊不清,一些学者甚至认为教育学应该终结。在此情况下,试图模仿教育学学科体系的建设模式来建设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这种先于母学科来建立科学的子学科体系的设想,无疑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它存在着先天不足。多年的学科体系建设实践就已表明,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建设一直存在着重重困难。所以早在1997年,有学者就指出,在大量事实已经充分证明以原有的“体系意识指导学科建设并不是一条行之有效和十分合理的途径之后,我们应当改变过去单纯以学科自身的需要作为学科建设的出发点、以学科逻辑体系的形成和完善作为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的做法,寻求一种更为开放、更能适应教育发展基本趋势和更有助于学科建设的研究模式”。
  (二)学科取向研究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弊端重重
  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学科取向的研究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忽略了学科体系之外蓬勃发展的高等教育实践,它使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成为“两张皮”。试想当高等教育讨论市场化时,我们在思考学科体系;当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时,我们还在思考学科体系。如果高等教育实践中一系列问题不解决,我们建立的“科学”的学科体系又有何用?有学者指出:“当人们对一系列纷至沓来的新问题、新现象感到迷惑不 解,需要理论提供一种有助于‘解惑’的认识,而理论又难以提供这样一种认识时,理论研究的功效难免不令人置疑。”最可怕的是,当学科取向的研究内化为人们的一种意识时,它就会成为一种经院习气,从而成为束缚学科本身不断更新和发展的力量,成为阻碍高等教育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入的消极因素。对于主张学科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这一观点,如果不能证实,我们是否可以证伪。比如从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产生的那一时期开始发展至今,坚持学科取向的研究已有30余年,按理说高等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应该逐渐成熟,但恰恰相反,我国的高等教育学至今仍然未成为一个完整的、成熟的和独立的学科,甚至它还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
  (三)“问题”取向是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
  “问题”取向是高等教育研究活动的逻辑起点,也是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桥梁。真正的科学研究就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研究者对问题的解决往往会对传统的理论和以往的经验提出挑战,促使人们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反思,正是这种挑战和反思,才推动了高等教育不断向前发展。当然,我们应对“问题”作出界定。“问题”取向中的“问题”的含义是复杂的、多重的,它包括通常所说的存在的不足、缺陷和所面临的困难,但更主要的是指引起认识主体疑惑、疑虑或使人感到疑难的种种现象。从“问题”的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问题”包括了以下几个层次与暗示:
  1.实践中的“问题”与理论中的“问题”。凡是引起人们困惑、使人感到疑难的“问题”均可以作为研究的对象。高等教育学科发展中出了“问题”,我们可以把其作为研究对象;高等教育实践中出现了疑难“问题”,我们也可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没有必要非要主张以什么为“唯一”或以什么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来引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以此来判断,“问题”取向与“主义”取向的研究实可以合二为一,二者均是以“问题”为研究对象,只不过两种研究取向中的“问题”的性质不同罢了。
  2.宏观、中观与微观中的“问题”。“问题”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可以是国家层面的宏观“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中观层次上的“问题”研究,甚至还可以是极为微观和具体的“问题”研究。因此,只要是足以令人感到疑难、并且是有意义的“问题”,都应当是“问题”取向研究中的对象。
  3.“问题”取向的研究是功利主义的。功利主义并非是一个贬义词,因为它能给社会或个人带来利益。功利主义认为,凡是一种行为引起的幸福大于痛苦的总量,那么就是一种善或好的行为,“问题”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也应遵循功利主义的逻辑。凡是能够带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研究取向,能为那些对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感到迷茫的人们指明一条道路或有益的暗示的研究取向,均是有价值与值得倡导的研究取向,而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或一味追求某种形式的研究取向。研究是有分工的或是有专业区分的,有的研究者从事理论研究,有的研究者从事实践研究,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研究,都不能以自己的研究或某一个人的研究来代替整个学科的研究主流。
  无疑,“主义”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曾经在一个时期内是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显著特点,并对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众所周知,目前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已把高等教育学视为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而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历史上美国与我国一样,也曾经追求过高等教育学科的独立与建设。如从1950年起,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界希望通过若干年的研究,能把高等教育学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在1999年,阿特巴赫在调查了国际高等教育研究与研究人员培养情况之后却指出,高等教育学确实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它将不会成为一个单独的科学学科,我们可以将这个结论看成是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学界对高等教育学是否是一个独立学科的争论的总结,实际上这也是北美学术界的主流观点。由此来看,我们是否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与教训呢?正如学者在看到这一现象后所发出的呼吁,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紧迫地面临着一个重大而艰难的路径选择――是继续坚持走高等教育研究的学科化道路,还是如同美国同行那样最终承认高等教育学是一个多学科研究领域?答案似乎已经明了。所以,既然高等教育学可能永远不会成为一门成熟的独立的学科,那么学科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可能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我们为何不支持与选择“问题”取向的高等教育研究呢!
  (责任编辑 焦薇缜)

标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