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致辞 > 正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_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时间:2019-01-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好“三进”工作,营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网络文化的氛围,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辐射力和感染力,促进青年大学生形成主流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他们的价值观念,外化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对现代化高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92-02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和精神所在,是一个熔铸历史传统、时代精神、民族气质的有机体,是一个彰显青春活力、智慧光芒、人文关怀的集合体。高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交织渗透着多元社会意识形态,随社会发展而发展。学校是传播文明的窗口,是孕育新思想的土壤,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一、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特别是文化发展不均衡
  随着高校体制的改革,出现高校竞相迁移至城郊扩建大规模的现代高楼,许多新兴高校拔地而起,一些实验场馆也配套完善,校园硬件建设呈超前发展趋势。但是,在追求大规模扩建的同时导致了新校区的建设与老校区的文化沉淀相脱节。同时很多高校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时,过分倾向物质文化建设。造成大学文化的魅力和个性文化的缺失,失去了固有特色文化和自身的竞争力。
  2.受文化多元化影响,主流价值观不够突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分配的不公、贫富悬殊等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日益突显,这种变化必然会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有所表现。在对大学生的调查中,大学生中能完整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不足50%,对于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如何认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往往闪烁其词,不能理直气壮,师生员工中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受主义等现象,校园文化建设中主流价值不明显,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3.校园文化建设不适应高校发展规模
  高校规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园文化精神。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却普遍流于形式,据调查,许多高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全由学生管理部门负责,并以课外活动形式进行,一般通过一些艺术节、文学讲座、游园活动等方式展开,没有把校园文化提升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彰显大学精神的高度来实施。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价值和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新的历史时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样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育新型人才的必然要求。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工程,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根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着科学而明确的定位,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领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它对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质,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指明了努力方向,明确了基本途径。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激励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全体社会成员在思想上、道德上共同进步,特别是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文化灵魂。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和态度提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的实现不但需要实践层面的积极推进,而且需要文化层面的共同凝聚和导向引领。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多方面的创新性,决定了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是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定位,打造了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打破体用关系,深刻挖掘和全面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西方各种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作为三种思想文化资源的内在逻辑,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是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新思路,为我们辨别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性质分类提供了科学标准,提供了辨别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1.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工作
  坚持不懈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的“三进”工作是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抓好“进教材”这个环节。利用思想道德理论知识服务于其他学科学习的转化能力,要确保能够使学生具备自我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实践的综合素质等新教材的内容,系统、完整地融入进去。其次,要抓好“进课堂”这一关键环节,深化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重点在于教师责任意识的强化,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真正做到“入耳入脑”。第三,切实把好“进学生头脑”这一环节,同时要积极优化、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通过走出校园,进行社会调查,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举办大型主题演讲活动和围绕主流价值进行讲解,形成学习和歌颂核心价值的氛围;进一步加深高校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和理解,切实增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和机遇意识,进一步开阔眼界、明确责任。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命力在于紧扣时代脉搏,需要促进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开放性相结合,及时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热点,充分体现时代感,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开启大学生更为广阔的视野和胸襟。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功能的实践性
  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立足校园,重在实践,发挥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一般高校社团名目繁多,能满足学生参与并发挥特长的需求,各社团均聚集了具有一定特长而又兴趣深厚的成员,通过社团开展积极向上、健康阳光的主题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机融入其中,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入脑、入心,并渗透到师生的情感和需求之中,成为其价值判定尺度和行为衡量标准,并达到化天性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知为良行的效果。
  3.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氛围,增强其辐射力和感染力
  校园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彰显着青春的朝气和活力,对于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客观上也影响着师生价值观念和气质面貌的形成。充分利用社团生动有趣的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橱窗、文化小景等宣传载体,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同时文化建设要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在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中有机地融入思想文化,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文化活动。总之,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各环节,广泛传播文明,抵御不良影响,唱响主旋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
  4.发挥校园环境潜移默化育人的功能
  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文化建设有助于形成优良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通过感染熏陶、潜移默化而体现出来的,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冲洗、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使教育者的意图能够逐渐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中,由量变到质变,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发生改变或将原有的思想提高到新的层次。
  营造良好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要融入办学理念、先进文化等要素,更新办学观念,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打造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
  5.重视机制建设,以青马工程为带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践、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多元化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其在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不能等其自然积淀,而是要建立适应校园文化建设的机制体制,常抓不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融入专业教学、活动课程、业余生活等等方面。根据专业特色建立科学的思想政治考评体制,将文化建设纳入全校师生的业绩考核之中。同时,必须充分发挥优秀青年的带动作用,坚持把“青年马克思主义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切入点,发挥其带动作用。用发展的观点深入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时代背景及其现实指导意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面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并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完善和发展,保持它的科学性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侯惠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建设[Z].
  [2]李晓华.高校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责无旁贷[N].光明日报:理论版,2007-01-13(4).
  [3]杨振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N].人民日报,2007-02-12(9).
  [4]孟小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Z].
  [5]吴潜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J].道德与文明,2007,(l).

标签:引领 核心 体系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