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答案 > 正文

我的绿色梦想_绿色梦想

时间:2019-01-2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毛乌素沙漠地处陕西北部、宁夏中东部、内蒙古西南部,是世界闻名的大沙漠。鄂尔多斯市的乌审旗大部分地处毛乌素沙漠深处,长期以来,那里的人们与风沙为伴,黄沙漫天是生活的常态。沙漠是养育他们的故土,但肆虐的狂沙也长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秩序。
   鄂尔多斯高原大开发,让乌审旗扬眉吐气。羊绒、煤、稀土和天然气四大支柱产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活富裕了,口袋鼓起来了。更为重要的是现代化产业链不是破坏性开发,而是环保性建设。开发者们把植树造林、治理沙漠放在比挖煤、采油更重要的位置上,投入大力气治理毛乌素,昔日肆虐一方的毛乌素变成绿色的绿洲。
   长篇报告文学《寻找毛乌素――绿色乌审启示录》展示了披上绿装的毛乌素沙漠新风貌,作品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在客观塑造与主观体验的结合中,用大手笔,广视角,描绘了沙漠变绿洲的神话。作家肖亦农一直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生于斯,长于斯,热爱着这片土地的作者用平实的语言把这种热烈的情感表达出来,洋洋洒洒、荡气回肠的描写凸显了开拓、进取、奋斗不息的鄂尔多斯精神,读者在审美愉悦和深层思索中,回顾历史、关注当下、展望鄂尔多斯美好的未来。
  
   一、环保题材及其前卫性
  
   报告文学《寻找毛乌素》是以开发鄂尔多斯和保护鄂尔多斯为题材的环保文学作品。作品以乌审旗人民几十年治理沙漠、征服沙漠的“斗争生活”为题材,描写了历史上鄂尔多斯高原荒漠化过程,以及在今天产业化进程中,自然环境得到治理,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现实,表现了鄂尔多斯走了一条经济发展与治理沙漠、保护环境相结合的科学道路。主题具有主流意识和前卫性。
   “环境保护”是牵涉到人类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西方“工业化时代”经济繁荣带来的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使人类社会付出了惨痛代价。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发展与保护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种环保运动蓬勃开展,“环保”问题以抽象和形象的形式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现。中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矛盾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作家、诗人徐刚(凤凰卫视《中国江河水》总策划,国家环保局特聘的“环境使者”)出版《伐木者醒来》、《守望家园》、《另一种危机》等关注环保的报告文学,被称为“中国环保文学第一人”。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多年来致力于环保文学的创作,写出了《沙狐》、《银狐》等多部优秀作品,同时亲自参与环保实践,倡导和完成了内蒙古奈曼旗“中国作家林”工程。
   《寻找毛乌素》是中国环保文学大流中的支流,作品回顾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历史过程,历代治沙英雄治理沙漠的艰苦历程,最后突出了发展与保护、开发与治理相互交融的今日现实。“绿色毛乌素”体现了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的理念。
  作品以全景式描述、历史的追问,现实的反映了曾经狂暴一时的毛乌素沙漠变成今日“绿色乌审”的整个过程。作品没有激烈的言辞、跌宕的情节、没有批评谴责、没有讽刺挖苦,整部作品是白描式的记录,是平实、真实、客观的反映,主观想法寓于客观叙述中,荒漠化的过去和今日绿洲相对比,进一步唤起人们保护意识,建设绿色美好家园的思想。
  “环境保护”是文学作品恒久的主题之一,环保文学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性和前卫性,肖亦农的作品在这一方面给内蒙古文学带来新的活力和长久的启迪。
  
  二、大手笔写作
  
  《寻找毛乌素》由“引子”、“序篇”、“四个章节”以及“尾篇”七部分构成。作品治理与发展的主题在“鄂尔多斯文化”的大背景下展开,作者从原始人类文化遗迹入手,由古及今,一步一步映照出毛乌素沙漠附近的自然生态变迁,人文景观的发生、发展。以十分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与毛乌素沙漠息息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历史名人、民族精英,使作品成为大气磅礴,涵盖量广,融历史于现实,用全景关照点面的大手笔写作。
  毛乌素腹地有一条河流,河名叫“萨拉乌素”河,萨拉乌素和附近发现了古人类遗迹,俗称“萨拉乌素人”,也叫“河套人”或“鄂尔多斯人”。他们是中华文明的祖先。《寻找毛乌素》从“萨拉乌素文化”遗迹着手,把镜头从七万年前一步一步向现代化拉近,逐步探讨这一东方人类第一摇篮怎么逐渐沙化,人类的足迹怎样从这里消失,人们怎么又在这里艰难生存,人们怎样与其斗争,征服了这一黄色巨龙。这里曾经是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人类祖先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子孙,世代相传。直至距今仅仅不到一万年左右,这里才开始荒漠化,一片绿洲变成了大片沙地,这只是因为人类违背自然规律,乱砍滥伐造成的后果。是人为的,也可以用人为的方法治好它。作者以人类学的视角,历史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在描述中推进历史的进程。
  作品的大手笔还体现在把视角放入人类治理沙漠的大背景中描写,使作品具有了世界性意义,全球化价值。
  上个世纪70~80年代期间,非洲沙哈拉沙漠地区连续四年的特大干旱波及21个国家,3500多万人的生产生活;1975年,联合国提出“向沙漠化进行斗争”的口号;1977年8月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荒漠化问题会议,制定了防治荒漠化的行动计划;之后联合国组织数十名代表来到毛乌素沙漠腹地,参观考察乌审人治理荒沙的实际情况;1994年,在法国巴黎签订了防止荒漠化公约。作者把乌审旗人民治理沙漠的斗争过程放入世界性治沙的大背景中描写,虽然廖廖几笔,但对整部作品的全球化意义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
   毛乌素沙漠占据乌审旗国土面积的大部分。乌审旗是鄂尔多斯蒙古人长期生活、繁衍的游牧地。这里具有浓厚的蒙古文化传统,独特的游牧文明特色。乌审人长期保护、祭奠成吉思汗的战旗――“哈日苏立锭”,形成了独特的“苏力德文化”。鄂尔多斯民俗的大部分出自乌审,或与乌审有关,使这里成为“鄂尔多斯民俗之乡”。乌审人有着独特的护马、养马,使马的习俗和科学方法,使这里成为富有特色的“马文化故乡”。这里出现了萨冈彻辰、贺西格巴图等史学家、诗人,他们是蒙古文化历史上璀璨的星辰。这里还是现代革命斗争――“独贵龙运动”的发祥地。这个发源于萨拉乌素文明的“乌审文化圈”,在全国来说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魅力。肖亦农先生把治理沙漠的故事放入如此庞大的蒙古文化背景中表现,使之翼羽丰满,内涵博大,意义深远。不难看出作者处理题材的博大胸襟,处理问题的多方位视角,观察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从而使作品成为荡气回肠的大手笔之作。
  
  三、情景交融,古今相衬,主客合一的叙述
  
  《寻找毛乌素》是用第一人称,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题材写就的记录性报告文学作品。作品没有作者的主观臆断,有的只是作者亲眼见到的存在,听到和学到的历史事实。作者的个体化写作体现在情景交融,古今相映,主客合一的叙述中。这是这部作品的亮点,是作品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品的叙事非常平实,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暴烈的情感。作者的感情介入是温乎的,是一种早春般暖洋洋的情感。而这种情感正是在作者客观叙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的娓娓道来中得到了完美表现。作者长期生活在鄂尔多斯高原,爱这里的人民,爱这里的草木,甚至爱这里的荒漠。强烈的爱、冷静的观察者、深刻的思索创作了这部作品,因此客观叙事和主观表现使作品显现出一种情景交融的美。
  作品是大气磅礴的、历史的,作者把毛乌素放在它的历史中进行观照,放在全球中进行考察;然而作品更是现实的、感觉的和自我的,作品是作者的亲眼所见、亲身体会、生动叙说。作品用很大的篇幅写了半个世纪以来出现在乌审土地上的宝日勒岱、殷玉珍、乌云斯庆、浪腾花、徐秀芳等治沙女英雄,高度评价了他们对治理毛乌素起到了重大作用,赞扬她们用生命、汗水、泪水滋润毛乌素,停止毛乌素疯狂移动的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作品的最后一个部分用较大的篇幅描写今日的开发者和乌审人民协力携手治理毛乌素,并最终使毛乌素沙地变成“绿色乌审”的当代神话。客观评价了乌审旗党政领导的正确施政措施,巴图那生、丁新民等为“移民治沙”作出的巨大贡献,郝根生、盛万忠、额尔德尼、乌兰其其格等诸多“生态移民”的日常生活,他们共同取得了生态造林、治理沙漠斗争的胜利。作品中这些现实生活的描写和昔日历史情境的回忆总是融合在一起,水乳交融,相映成趣。
   《寻找毛乌素》中作者用相当长的篇幅交代了自己年轻时在毛乌素的工作生活经历。这种叙述,拉近读者和作品之间的距离,把读者引入到自己的故事中去。然而即使是这样十分个体化的叙事也是纯客观的,他只是把自己所见所闻如实地展示给读者,从没有进行主观评价,因此作品品质是主客合一,主观叙述和客观塑造相互关联的。
  总之,长篇报告文学《寻找毛乌素》情景交融、古今相衬、主客合一,达到了文学创作较高的层次和品位,成为内蒙古报告文学创作精品之一。
  〔责任编辑 阿 霞〕

标签: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