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化学 > 正文

2016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

时间:2017-05-3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篇一:2016年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有答案)

2016年中考化学探究实验题

1、右图是木炭还原氧化铜的探究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木炭还原氧化铜产生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有三种情况: ①CO ②CO2 ③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前后分别对试管和烧杯里的物质进行称量, 数据设计如下:

(1)若△m2=0,说明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则猜想

(2)若猜想②正确,理论上△m1与△m2 的关系是:△m1m2(填“>”、“<”或“=”) 【实验并记录】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用以上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应该是猜想____ 成立。

【反思与评价】经查阅资料知道:木炭还原氧化铜时是产生CO2气体,即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本次实验结果与资料结果不一致。对其可能原因有同学提出下列分析: A.装置漏气C.澄清石灰水吸收CO2效果不好

B.生成的CO2部分与过量的C反应生成了CO D.装置内还有CO2气体未被吸收

你认为上述分析中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

(2)针对分析C,为了提高CO2的吸收效果,可以改进实验,改进的方法是用 溶液代替澄清石灰水。

【猜想】③CO2和CO组成;【设计方案】(1)①;(2) = ;【实验并记录】 ③;

高温

【反思与评价】2CuO+C

2Cu+CO2↑(1)ABCD(选2~3个给0.5分,选1个不给分)(2)

NaOH(或氢氧化钠)(其它合理答案也得分)

2、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下面两个实验的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一: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的探究。 [提出问题]呼吸作用是否产生二氧化碳? [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小雪: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用一支玻璃导管插入水中吹气,结果未发现明显的现象。 小宁:在试管中加入2mL澄清石灰水,用玻璃导管向试管中的溶液吹气,产生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释与结论]

根据他们的方案和实验,小雪方案中的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小宁

的结论为: 。 [评价与反思]

小宁认为小雪的方案若继续实验,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请你帮他设计实验的方案:。(要求写出实验操作及产生的现象)。 实验二:融雪剂含有什么物质的探究。2008年春季,特大暴风雪袭击了我国南方地区,在抗击暴风雪的战斗中,融雪剂发挥了—定的作用。老师提供了一包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已知它由碳酸钠、氯化镁、硫酸铜、氯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该公司生产的融雪剂到底含有什么物质呢?

[查阅资料]含钠元素的物质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会产生黄色火焰。 [实验探究]下面是小明设计的探究实验,请你帮他完成。

[反思和评价]

(1)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融雪剂融雪的原理是。 (3)使用融雪剂有很多危害,例如会腐蚀道路、桥梁。请你再举一例

实验一: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分)CO2+Ca(OH)2=CaCO3↓+H2O(2分)CO2+H2O=H2CO3(2分)呼吸作用有CO2产生(1分)向所得溶液中滴入1-2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2分) 实验二: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

[反思和评价]

(1)MgCl2+2NaOH===Mg(OH)2↓+2NaCl(2)降低了溶液的凝固点 (3)污染水,污染土壤等等

3、某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情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甲同学根据已学知识,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

式为:

(1)甲方案的①、③两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①

; ③。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部分进行比较,你认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由是: 。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该加入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 。

丁又提出了疑问:“如果铁过量,剩余的铁粉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 请提出你的想法: 。

(4)最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的积极思考,但同时指出:方案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如果直接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浪费,还会 。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 g,需水mL(水的密度为1.0g/mL),在实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________ _______。

:(1)含铜废料在空气中灼烧铜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加入铁粉可以与硫酸铜反应

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所以本题答案为:2Cu+O2△ˉ2CuO,Fe+CuSO4═FeSO4+Cu;

(2)采用灼烧含铜废料的方法能产生空气污染,所以本题答案为:乙,甲方案第一步“灼烧”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

(3)为确保硫酸铜中的(转载自:www.dXf5.cOm 东星资源网:2016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铜全部被置换出来,需加入过量的铁粉,多余的铁粉可以利用铁与酸的反应除去,所以本题答案为:将Cu完全置换出来,将所得铜粉酸洗后再洗涤、干燥;

(4)硫酸亚铁排放到水中易造成水体污染,所以本题答案为:水污染或环境污染;

(5)1000mL98%的浓硫酸含溶质质量为1000mL×1.84g/mL×98%=1803.2g,所以能配出36.8%的硫酸质量为1803.2g÷36.8%=4900g,需水的质量为4900g-1000mL×1.84g/mL=3060g,故水的体积为

3060g÷1.0g/mL=3060mL,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稀释时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所以本题答案为:4900,3060,将浓硫酸沿玻璃棒加入水中.

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完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观察到固体只有少量为红色,黑色成分含量较多,于是决定对木炭还原氧化铜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探究。请你参加如下探究过程: (1)对固体成分猜想。猜想I:固体含铜、木炭和氧化铜;

猜想II:固体含铜和 ; 猜想III:固体含铜和 。

(2)设计实验并进行探究。实验操作流程及现象如下:

该学习小组由上述实验及现象得出固体成分含铜、木炭和氧化铜的结论。你认为此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3)步骤②包括溶解和两步操作,使用到的仪器有 。 (4)写出由固体B生成蓝色溶液E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

(1)木炭;氧化铜(各1分,位置可互换)

(2)不正确(1分);溶液A为无色,说明固体不含氧化铜(2分)。 (3)过滤(1分),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各1分)

点燃

△(4)2Cu + O2 ===== 2CuO , CuO + H2SO4 === CuSO4 + H2O(各2分,共4分。未配平或漏写条件的,每条方程式共扣1

分,多写C+O2 ===== CO2不扣分

5、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

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___________,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_____不成立;写出

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上(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________溶液滴入试

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______________溶液,若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①

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2SO4

(1)④ Ca(OH)2 + 2NH4 Cl == CaCl2 + 2H2O + 2NH3↑ (2)HCl③

(3)BaCl2 没有沉淀生成有白色沉淀生成(NH4) 2SO4 +BaCl2 == Ba SO4↓+2NH4Cl

6、小敏做中和反应实验时,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看到有气泡产生。是不是拿错了药品?小

敏经检验确认没有拿错药品,而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 【查询资料】

1.已知反应:BaCl2 + Na2CO3 == 2NaCl + BaCO3↓ 2.部分盐溶液的pH如下表:

【设计实验】小敏依据查询的资料设计实验步骤,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小敏检验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

【进一步实验】小敏用变质的溶液制取不含杂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继续完成中和反应实验。她设计

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①中滴加适量溶液A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判断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2016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1)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b .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 ,收集装置为 .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 加热 ② 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 熄灭酒精灯 ⑤ 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 ⑥ 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 。

(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 ;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 (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 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 。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 A.a→b→c→dB.b→a→c→d C.c→d→a→b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 ,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 ,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 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 加热氧化铜 ② 检验氢气纯度 ③ 停止加热 ④ 通入氢气 ⑤ 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

掌握:1、常见方程式: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

实验室制氧气 、、 。

实验室制氢气 。碳还原氧化铜 。

2、实验装置的改良:①②和停止。③分液漏斗的优点: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3、常见物质的检验和吸收(除去):①CO2的检验:通入澄清石灰水,方程式: ;

CO2的吸收:NaOH溶液,方程式: 。

②检验水的生成:无水硫酸铜,现象: 。吸收水:浓硫酸,生石灰或氢氧化钠。

③检验酸:a、加紫色石蕊溶液,变 ;b、加活泼金属,现象为 ,方程式:

c、加入碳酸钠,现象为,方程式:

d、检验氯化氢或Cl-也可用硝酸银溶液,方程式: 。

二、催化剂的探究

6、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做“寻找新的催化剂”课题时,发现将生锈的铁钉放到过氧化氢溶液中,也可以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于是,他们对此展开探究:

(1)提出问题:什么物质是该反应催化剂?

(2)设猜想与假设:下面是组内两位同学所作的猜想,请你完成小华的猜想。

【假设一】小芳同学:铁钉表面的氧化铁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假设二】小华同学:铁钉里的 是H202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3)实验与结论:

(4)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小芳的“实验I”还不能够确切的说明氧化铁就是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理由是:。

2

请你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证明其中的某一点理由:。 掌握:催化剂的实验题勿忘验证催化剂的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 和 不变。

设计实验:验证质量不变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质量,相互比较。验证化学性质不变收集反应后的催化剂,加8、某化学实验室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碱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溶液;小王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钙溶液。请你按9、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塞橡皮塞,征得老师同意后,开展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1】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了呢?

【实验探究1】

【猜想与假设】猜想1:该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猜想2:该氢氧化钠溶液.

【查阅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2)氯化钙溶液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2】

【实验结论】该溶液 (填“部分”或“全部”)变质.

【反思与评价】在上述【实验探究2】中, (填“能”或“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原因是 。

掌握:1、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的方法:①稀盐酸,方程式。 ②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方程式,现象。

③氯化钙或氯化钡,方程式,现象。

3、检验氢氧化钠部分或完全变质:①稀盐酸和无色酚酞,现象,说明氢氧化钠质;②氯化钙和无色酚酞。

1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了解碳酸氢钠粉末(NaHCO3)的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探究.该小组成员将少量碳酸氢钠粉末置于下图装置的试管中,充分加热至反应完全,发现试管口出现无色液体,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且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残余.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1)提出问题:残余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两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甲同学:“白色固体是氢氧化钠(NaOH)”;

【猜想二】乙同学:“白色固体是碳酸钠(Na2CO3)”.

(3)实验与结论: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

②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甲同学设计了以下方案并实验验证:

根据甲同学的猜想与验证,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准确,因为。

④根据以上实验探究内容,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4)讨论交流:你还能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乙同学的猜想吗?

五、粗盐的提纯

11、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4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 ,加入的试剂A是,沉淀是;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加入试剂B为 ,其目的是 ;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

六、NaOH与CO2反应验证

12.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

(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 .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 ; .

七、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3、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2 H2O;乙 CO H2O;丙 NH3 CO2 H2O;丁 CO2 CO H2O。你认为理由是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同学猜想成立。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八.酸碱中和滴定

5

篇三:2016年化学中考压轴题之科学探究题

2016年化学中考压轴题之科学探究题

1.不锈钢是在铁中加入铬镍,改变内部结构,从而起到防锈作用.小明为了探究铬(Cr)、镁、铜的活动性强弱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提出假设】对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提出三种可能的假设:

a.Mg>Cr>Cu b.Mg>Cu>Crc.【设计实验】同温下,取大小相同的打磨过的金属薄片,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浓度的足量稀

【得出结论】原假设中正确的是 (填假设中a、b或c).

【实验讨论】

(1)铬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r在生成物中显+2价),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2)小明还想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盐酸,在两试管中分别与镁片、铬片混合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关系.小花认为不可行,理由是 .

【拓展迁移】若只有一支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只需合理安排金属片的插入顺序(能与盐酸反应的要一次将盐酸消耗完),也能证明铬、镁、铜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则三金属片的插入顺序为

故答案为:【提出猜想】Cr>Mg>Cu;【实验结论】b;

【实验讨论】(1)Cr+2HCl═CrCl2+H2↑;置换反应;(2)无法判断铬和镁的活动性顺序;

【拓展迁移】Cu、Cr、Mg.

1.(2015?湘潭)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

甲同学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阅资料】CaCl2、NaCl的溶液呈中性,Na2CO3溶液呈(填“酸”或“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2)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3)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

(4)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产生少量气泡,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写化学式).

【讨论交流】丙同学提出:若将上述废缸中物质取出,过滤,所得滤液中含有哪些物质呢?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CaCl2、盐酸和Na2CO3中的部分物质.

【实验探究三】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可观察到有大量气泡产生.

【归纳总结】该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 (写化学式).

【解答】解:(1)Ca(OH)2 + 2HCl= CaCl2 + 2H2O ;碱;

(2)CaCl2和HCl; (3)NaCl和Na2CO3; (4)CaCO3; 【归纳总结】Na2CO3.

2.(2015?营口)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稀盐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一所示的三个实验.

(1)写出A试管中的反应现象 .

(2)写出B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 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

【交流讨论】

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 .

【设计实验】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故答案为:(1)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2)Ca(OH)2+2HCl═CaCl2+2H2O; (3)B、C;

【提出猜想】NaCl、Na2CO3;

【交流讨论】①丙,白色沉淀是CaCO3,能与盐酸反应,二者不能共存.

【设计实验】: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1.(2015?庆阳)一次用餐中,小丽同学对“固体酒精”产生好奇,于是她决定买回一袋,对其进行研究.

【收集资料】通过阅读标签及查阅资料,她获得如下信息:

(1)该固体酒精中含有酒精、氯化钙、氢氧化钠三种物质;

(2)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3)氯化钙、氯化钡的水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的化学式与NaOH相比,都有“OH”,那么酒精的水溶液是不是显碱性?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的程度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一:她取少量酒精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未观察到蓝色沉淀,说明酒精溶液 (填“显”或“不显”)碱性.

实验二:(1)她先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入足量水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再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观察到 ,说明氢氧化钠已变质.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

(2)她取上述烧杯中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澄清石灰水,发现生成白色沉淀,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液体呈红色,她认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老师发现后,提示她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只要将上述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变为 (填化学式)溶液,即可得到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结论.

【拓展应用】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方法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故答案为:实验一:不显;实验二:

(1)有气泡冒出;CO2+2NaOH═Na2CO3+H2O.

(2)CaCl2等;

【拓展应用】Na2CO3+Ca(OH)2 ═CaCO3↓+2NaOH等.

4.(2014?黄冈)某同学发现,上个月实验用过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忘了盖瓶盖,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同学们一起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该溶液没有变质

猜想(2):该溶液全部变质

猜想(3):该溶液部分变质

【方案讨论】

为了验证猜想(2)或猜想(3),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提出如下方案:

甲: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若酚酞变红,则猜想(3)成立,否则猜想(2)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不行,原因是 .

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OH)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认为此方案也不行,原因是 . 丙:先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的BaCl2,再滴入酚酞,根据现象不同来判断猜想(2)或猜想(3)成立,同学们通过分析认为此方案可行.

【反思与交流】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所以要 保存.

故答案为:

【方案讨论】甲:碳酸钠溶液也能使酚酞变红

乙:因为加Ba(OH)2,引入OH-,不能检验是否有NaOH

【实验验证】①:稀盐酸;(1)

②:白色沉淀产生,上层清液不变红;(2)

【反思与交流】密封

5.(2014?黄石)征得老师同意,爱动脑筋的小亮在实验室对放置已久的Na2SO3的样品成分开展了探究:

【查阅资料】2Na2SO3+O2═2Na2SO4

BaSO3+2HCl=BaCl2+H2O+SO2↑

【提出问题】Na2SO3是否变质了呢?是全部变质还是部分变质呢?

【猜想】猜想1:样品未变质(即:样品中含有Na2SO3)

猜想2:样品全部变质(即:样品中只含).

猜想3:样品部分变质(即样品含中Na2SO3 和Na2SO4)

回答下列问题:

(1)猜想2中:样品中只含 (填化学式)

(2)现象A为:.

(3)操作Ⅱ .

(4)写出操作Ⅱ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根据以上探究:实验室里亚硫酸钠必须密封保存.为了防止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变质.实验室必须密封保存的药品很多,试举一例: (填药品名称). 故答案为:(1)Na2SO4;(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3)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 (4)Na2SO4+BaCl2═BaSO4↓+2NaCl;【反思】氢氧化钠.

6.(2014?衡阳)“侯氏制碱法”首先达到的是碳酸氢钠,然后将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

△碳酸钠;2NaHCO3 =====Na2CO3+CO2↑+H2O.碳酸钠置露在空气中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Na2CO3+CO2+H2O═2NaHCO3.

某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瓶开启后久置的碳酸钠是否变质及变质程度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假设Ⅰ:完全变质;Ⅱ没有变质;假设Ⅲ: .

【实验探究】实验一: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后再加入少量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假设 不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二: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用导管连接后固定在铁架台上,导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加热样品,有气体产生,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假设 不成立.

【实验结论】假设成立,样品的成分是.

【交流反思】欲除去Na2CO3变质后的杂质,最合适的方法是 .

【提出问题】假设Ⅰ:部分变质;

【实验探究】实验一:Ⅰ; Na2CO3+CaCl2═CaCO3↓+2NaCl,

实验二:Ⅱ;

【实验结论】:Ⅲ;Na2CO3和NaHCO3;

【交流反思】:加热分解样品至不再产生气泡.

标签:探究 中考 化学实验 2016年中考实验探究题 中考化学实验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