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化学 > 正文

农业上的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模式探讨:农业灌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需求侧管理在许多国家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力行业上,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该文在农业用水上应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在供需双方共同控制需求增长,将有利于水资源需求和供应相适应,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需求侧管理;新技术;水资源;农业;节水;灌溉;发展
  1 前言
  水资源管理的需求侧管理模式是指在政府的干预和政策扶持下,由水资源管理部门采取行政、经济、技术措施,鼓励水资源用户改变需求方式。通过水源地、供水水厂、社会中介组织、水资源用户等共同协力,提高终端用水效率和改变用水方式,在满足用户用水功能的同时减少水能消耗和水资源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资源消耗成本最低的管理活动。在农业上应用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供需双方都会节约成本,有利于水资源需求和供应相适应,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农业上的水资源需求侧管理内容
  需求侧管理是通过使资源的两个侧面(供应侧和需求侧)达到最优组合的一种集计划、执行和监督于一身的管理模式。
  2.1 供方的水资源管理
  在供方,一是要领导高度重视,认识到位,不断强化节水氛围。要充分认识到节水是不可忽略的问题,必须把节水工作提高到战略性的地位来认识,必须把节水工作提高到社会能否加快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认识。二是要广泛宣传,开展教育,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要通过编印用水、节水宣传资料,刻制光盘,广播电视等各种方式进行大力宣传,力争使地区用水、节水政策措施人人皆知,要在全地区形成超常规的节水意识。积极宣传先进的用水方式和经验,经常组织学习先进的节水技术。推广及普及高效节能的喷灌、滴灌、微灌等节水技术。三是要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定额管理,不断完善节水机制。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农业用水的各项工作机制,才能使农业用水进入有序的管理状态,得到有效保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四是要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加大投入,提供节水保证。提高需方的节水水平,让他们知道节水是一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五是要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建立表彰奖励制度,使农业节水形成社会化。水利部门要多深入农业部门,帮助农业部门改进工作方法,指导农业部门做好节水工作。通过典型,积极引导,找出差距,自加压力,增强节水意识。对一些节水好的好项目要进行表彰奖励,对无节水意识,不采取任何节水措施的农业项目要进行整顿,限期整改,必要时要采取暴光、通报、黄牌警告、经济处罚等方式,进行严肃处理。
  采用新技术建立水资源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为水资源配置、调度等提供决策支撑;应用风能提水灌溉工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促进山区经济发展;采取技术措施,增加水资源渠道,缓解城镇水资源短缺局面。
  2.2 需方的水资源管理
  在需方,要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重点要推广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工程技术、农艺生物节水技术和管理节水技术。经常平整土地,提高渠系利用率。
  大力推广旱作物节水技术体系,搞好旱地农业综合开发。一是推广微集水工程及节灌补水技术。通过农业工程和农业生产措施,将自然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人工再分配,提高利用效益。二是推广耕作与覆盖保墒技术。通过地表耕作与地面农膜和生物覆盖的途径,降低土壤的毛细管作用,控制田间杂草,减少地面渗漏,最大限度地接纳保存雨水,实现节约用水,增产增效。三是节水抗旱品种和高效栽培技术。要根据不同作物需水耗水规律,确立节水种植结构,大力推广耐旱节水高产作物品种,变对抗性种植为适应性种植;同时发展旱地特色作物,提高旱地农业效益。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立不同类型的高效节水农业模式。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农作物特点,改革农艺、耕作制度,调整作物结构,改进灌溉方式,抓好科学用水,建立不同类型高效节水模式。在水稻生产上,要提高整地质量,采用浅、湿、晒间歇灌溉,配套采用秧苗旱育稀植技术和水稻旱种技术,在水源不足地区可改为旱种。在种植园艺作物的水浇地和设施栽培中,因地制宜推广喷灌、微喷灌、渗灌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在大田生产中,要在因地制宜采取低压管道输水、水畦灌溉、行走式和移动式补灌等措施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抗旱作物品种和培肥地力、种子包衣等抗旱栽培技术。旱地耕作要从提高天然降水利用率和效益,增强抗旱节水增产能力出发,改革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栽培模式,利用各种蓄水保墒技术,建设田间土壤水库,提高田间水分的生产效益。灌区要从减少水资源浪费出发,发展节水灌溉,在搞好渠道节水的同时,把节水工作的重点放在田间高效节水上。以承德市滦平县潮河主干流一级阶地和主要支流二级阶地的农田为例,原该区域有机井950多眼,主要开采地下水灌溉,灌溉面积5.133万hm2,平均每眼机井灌溉53hm2左右,由于地形和土壤质地等原因,加之灌水技术粗放,无序灌水,大水漫灌,井区灌水定额一般在675m3/hm2,灌溉水利用系数在0.5左右。在实施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项目后,因地制宜,对地形坡度较陡、田块间高度差较大的阶地耕作区,采用喷灌、管灌等较为先进的灌溉技术,在管灌区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灌溉方式,平整土地,由大畦漫灌变小畦适灌,使田间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85。发展节水灌溉,多年平均节约灌溉水资源量1980万m3。
  建立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当前农业节水正日趋技术精细化、工程规模化、管理制度化、设备产业化,要建立高效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应根据当地节水农业发展的状况和技术基础,使工程与管理、水利与农艺、高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等紧密结合,促进农业高效用水管理的规范化、灌溉技术的产业化与规模化。同时重视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完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深化生物育种技术研究与应用。不同作物或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抗旱节水性能有极大差异。因此,今后应加强生物技术在破译农作物品种抗逆、抗旱基因组成、结构上的运用,进行基因重组,培养多抗基因作物品种,使抗旱、耐瘠薄、抗病虫害、优质、丰产等形状达到相对同一。
  3 结语
  通过需求侧管理方式,可以优化用水方式,提高终端用水效率,达到科学用水、合理用水、均衡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目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系统工程。因此应该重视这种发展趋势,努力探索适合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需求侧管理模式,代替传统的管理模式。加强水资源需求侧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当前水资源供求,提高农业产值,也是实现水资源科学发展的一种管理趋势。
  
  参考文献
  [1] 武永智,王翠莲,杨尚文等,黄土丘陵地区集雨节水灌溉工程的若干思考[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1(S2):134-135.
  [2]李永战,张丽静,需求侧管理模式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9,(2):47-49.
  [3]王占升,卢全海,单志学,基于新技术在承德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 水利水文自动化,2010,(1):48-50.
  
  作者简介:
  单志学(1980~),男,河北省承德市人,工程师,大学毕业,现工作于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
  徐明明(1983~),男,河北省承德市人,助理工程师,大学毕业,现工作于河北省承德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

标签:水资源 管理模式 探讨 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