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历史 > 正文

精彩语段积累卡【随文积累,培养语感】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进灵动的文本,品味语言特点,赏析修辞手法,领悟写作技巧,能有效地培养语感,知道哪些词语重要,感受哪些句子优美,从而学会摘录笔记、积累语言。然后,引导学生由课内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拓展,从课外读物上丰富语言材料,这是逐步增强学生语感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以北师大版第七册《师恩难忘》的教学为例,谈谈“随文积累,培养语感”的做法。
  一、课前积累,获得语感
  每篇文章或多或少会出现学生未知领域里的疑难知识,如《师恩难忘》一文中,什么是“私塾”,“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又是谁?作者刘绍棠在文学上取得了哪些成就?诸如此类问题,让学生在预习时查阅相关资料,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有助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只有这样一个敬重历史、崇尚文化、尊崇至圣先师的老师才能凭着在私塾里学到的皮毛刻苦自学,练就好口才好文笔,潜移默化地濡染学生,使作者走进文学殿堂。课前的积累,丰富了原有的知识,扫清了阅读理解的障碍,再通过揣摩,学生便领会文本中每一语言材料都承载着各自内涵。以后,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就会学着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的每一语言素材,深入斟酌,反复推敲,感悟文字背后丰盈的思想意境。这就是语感的获得。
  二、课上赏析,强化积累
  (一)嚼嚼找找
  每一篇文章都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师恩难忘》一文语言朴素生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戛然而止”“引人入胜”“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成语,以及“无心插柳柳成荫”都有得贴切自然,毫无斧凿之痕,表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力。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一成语,言简意赅,精练地说明了培养人才绝非易事,有力地赞颂了老师“树人”的功德。“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学生在随文赏读感悟后,在引导学生品味本文的语言特点时,就能迅速找出这些如珍珠般缀在文中熠熠生辉的成语。这样通过嚼嚼找找,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上感知文章的风格。
  (二)辨辨析析
  文中有些句子形象生动,可引导学生赏析比较,如“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一句,说“我”听到了上千个故事,有如心田得到点点春雨,这“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在“我”心中培育起了文学幼芽。句子强调了上千个故事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贴切;表达了作者对深广师恩深深的感佩,传情。在赏析之后,我让学生与作者比一比,自己尝试着换个比喻,进行辨析。有比作“繁星点点”、“春笋株株”,但较之没有春雨润万物般的师恩之喻,而且只有比作春雨,才能与下文“我深深感念他在我细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一句承接自然,浑然一体。经过剖析,学生不仅在交流中丰富了词汇,而且触及了作者的思想旨意,体会了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独运,深切领略了语言的魅力。
  (三)背背抄抄
  抓住精彩的词语、句子、段落,反复涵咏,赏析品味,置身文章的美好意境中,感知语言之灵秀,自然而然生发背诵识记的欲望,这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的最佳时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熟读成诵是积累语言的手段,让学生把好词好句佳段背记下来,学生烂熟于心,才能把学到的语言素材,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应教会学生分门别类地把好词佳句摘录下来,以便今后复习巩固、查阅运用,让“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成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如教学《师恩难忘》,在嚼嚼找找、辨辨析析、背背抄抄后,我引导学生把找出的词语分为成语及俗语两类,把比较赏析过的比喻句归为另一类摘录下来。这是对积累语言的方法渗透教学。
  三、课外积累,提高语感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让学生在课内学习中学会辨析好词佳句,是为了举一反三,迁移到课外读物的学习,使他们增强对词句的敏锐感知力,促进他们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提高语感,在“课内阅读―培养语感―积累语言―课外阅读―形成语感―积累语言―提高语感”中走个完美的回合。譬如,学完《师恩难忘》,可引导学生继续从课外书中积累一些成语、俗语及比喻句,交流自己积累的成语的意思,分析比喻句的精妙,以此强化训练学生的语感,为从积累到运用搭好过渡的平台,化语言经验为表达能力。另外,学完《师恩难忘》,可向学生推荐作者刘绍棠的其他作品《运河的桨声》《青枝绿叶》等,或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尊师的故事、名言、俗语,扩大阅读量,以大量充实学生的知识库,为今后的发展学习增加厚实的文化底蕴,真正达到“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的境界。为促进学生落实积累作业,可采取多种活泼有趣的形式,或写读书心德,或自编小报,或摘抄展评,或故事演讲,或知识竞赛,等等,在语言实践中,增强积累的有效性,形成良好的语感。

标签:语感 积累 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