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贷款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对策】风险分析与对策

时间:2019-02-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不少高等学校都在利用银行贷款安排基本建设项目以及其它发展性建设项目。在这种趋势的驱动下,很多高校先后与银行建立了合作关系,利用银行贷款解决发展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然而,银行贷款具有双面性,贷款规模过大或盲目贷款都容易触发贷款风险。本文就高校贷款的风险及其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校贷款;风险;对策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s).2012.02.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2-103-02
   一、高校贷款的现状
   (一)高校贷款的概念
   贷款是指银行作为贷款人,将定量的贷币资金提供给借款人使用,按照一定的政策,以还本付息作为贷款条件的一种借贷行为。贷款行为构成要素包括贷款对象、用途、利率、条件、期限和方式等几个部分。高校贷款是指高校向商业银行提出申请,由商业银行按相关规定,并以还本付息为基本条件,向高校提供一定贷币资金的借贷行为。高校贷款可以按贷款用途、贷款期限、偿还方式、贷款条件、贷款发放方式的自主程度等标准进行分类。目前,我国高校贷款的主要类型是票据贷款、信用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
   (二)高校贷款的特点
   高校与采购原料、生产和销售产品获得利益的企业有明显不同,因其事业单位的性质,贷款有以下显著特点:
   1、贷款周期长。高校贷款多用于建设周期长的基本建设(包括图书馆、学生寝室、教学楼等)投资,所以具有长期占用银行贷款资金的特点。
   2、可控性强。高校承担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创新科技和培养人才等重要职能,有社会和政府作支撑,其破产的可能性较小,对于教育部直属高校来说更是如此。同时,高校自身具备一定的抵御风险的能力,表现为人才产品的风险小、收费标准风险低等。所以,只要贷款规模适中,贷款的风险就很容易控制。
   3、贷款利率低。由于高校的收入来源具有长期稳定、可靠的特点,所以银行通常主动与高校合作,并愿意给予贷款利率方面一定的优惠。一般来说,高校的贷款利率比市场利率低。
   4、贷款资金渠道单一。学费、住宿费收入是高校能用于还贷的资金,和教育经费拨款一样,是高校收入的主要渠道,因此还款资金渠道单一。
   5、担保形式单一。《担保法》规定,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包括学校、医院等,不得作为保证人;同时,这些单位的教育设施、其他公益设施不得抵押。因此,企业不愿为高校提供贷款担保,而高校亦无法为他人提供担保,所以现在高校贷款只能依靠银行实施信用贷款。
   二、高校贷款中存在的风险
   (一)利率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是不停变化的。而对于高校来说,利率风险是指因利率不断变动,不能对贷款高校资产和负债的利率进行相应调整,从而可能给高校带来的损失。其中影响利率变动的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1、国家的经济政策
   物价上涨幅度过大,市场上流通货币过多时,为了抑制通贷膨胀、稳定经济,国家必然会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如果存款利率稳定不变,贷款利率不断上升,或两者同时上浮,但存款利率低于贷款利率很多时,利率变动会使高校受到损失。反之,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国家有可能会调低存、贷款利率,如果存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贷款利率下降幅度,或贷款利率不变,存款利率下降,高校同样会因利率变动而带来损失。
   2、物价水平
   如果贷款利率低于物价上涨率,则银行所获得的实际收益将会不断减少,甚至可能造成银行自由资本减少,而高校可减轻债务负担,但在贷款利率高于物价上涨率的情况下,银行的实际收益将会不断增加,而举债办学的高校由于不能调整利率,将会加大债务的实际利息负担。
   (二)发展风险
   发展风险是指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学术分类的高低对其产生的影响。虽然大部分高校都是公立的并由政府管理的事业单位,但高校的重点学科在教学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无法得到突破发展,势必对学生就业产生影响,反过来又会影响高校招生,从而最终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当高校通过贷款投入项目的收益大于贷款资金成本时,高校通过贷款获取的资金可以提高办学的整体效益,加快高校的发展;反之,则会影响高校的发展。发展风险在负债上具体表现为再举债风险和无力偿债风险。高校贷款不仅要还本付息,而且有固定的期限,如果高校负债建设得不到预期的收益,就会面临无法偿债的风险,其必然会导致高校的办学资金紧张,同时还会对高校的社会声誉产生不良的影响,既而形成招生不利的恶性循环。此外,由于高校原债务不能如期偿还,还会增加高校再举债的困难。
   (三)法规风险
   法规风险是指法规有变动时,由于国家政策对高校贷款机构的相应调整,给借贷双方带来损失的情况。高校目前的贷款程序是在特定时期,依靠政府行事的权宜之计,随着高校贷款的快速发展,国家有可能出台对应的贷款担保办法,而新的办法可能会影响高校贷款建设中筹资活动的开展,从而对目前的贷款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高校贷款同时还具有法规风险。
   (四)规模风险
   规模风险是指高校的贷款规模过大,已经超过其偿还能力,从而造成高校的全部资产已不足以清偿其债务的客观状态。采用信誉担保取得贷款是大部分高校都使用的方式,但是高校和银行自身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计算依据和标准来确定高校贷款的最高额度,这样有可能造成贷款规模不合理,最终导致无力偿债的贷款风险。
   三、控制高校贷款风险的对策
   (一)贷款的预算管理
   目前,高校已是参与竞争、面向市场、自求发展、自主办学、自谋生存的独立法人,不再依赖政府行政部门的保护。因此,高校预算也应打破“收支平衡”的束缚,可以依靠本身的财政力量(包括政府财政方面的补助) 和借款多少合并制定财务预算。
   (二)加强对贷款资金的审计监督
   重视内部审计,提高内部审计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现在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但有的高校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虽然拥有一定规模的审计队伍,其作用却没有发挥出来。因此,高校要提高对内部审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管理,若发现内部审计机构出现违纪问题,要及时给予处理,对情节严重的,加大处罚力度。
   (三)贷款规模的控制
   应贷和能贷多少,向来是困扰高校的一个大问题,因为对高校来说,贷款绝不可能是没有限制的。高校可用于还贷资产的数量体现其偿债能力,是衡量贷款规模大小是否适度的财务指标。由于高校是用银行存款和现金还贷,贷款数量和用来偿贷的金额是通过年现金结余量计算出来的,因此,要根据年现金结余量确定贷款规模。
   (四)加强贷款资金结构优化,正确制定最佳负债年限
   高校应制定负债计划,以便更准确地掌握财务状况。需要将短、中、长期贷款进行有效结合,合理预计本身的偿还能力,再确定贷款期限的长短,使债务到期还款时间分布均匀,尽量与现金流入周期同步,避免未来某一年成为还款的高峰年,避免资金的集中支出和闲置,从而减轻财务负担。
   (五)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要树立财务风险意识,根据自身的偿还能力,合理贷款,科学贷款,使贷款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银行贷款虽然使高校承担了一部分财务风险,但同时也为高校加强自身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因此,高校应与银行建立友好互利关系,使贷款的规模和期限更加合理,从而有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达到规避财务风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永辉.高校贷款风险[J].陕西工学院学报,2003,(03):37―40.
  [2] 李基.高校扩张过程中的金融风险[J].教育与管理,2007,(0l):23.
  [3] 巩春红、于辉、王同孝.从收入论大学生学费标准[J].教育财会研究,2006,(05):4―6.
  [4] 陈立.我国银校合作项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5,(03).
  [5] 张锦红.高校筹资的规范化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3):13.

标签:浅谈 对策 贷款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