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悦悦事件”看社会公德教育的缺失和回归】小悦悦事件看法的道德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当前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社会公德事件,本文就佛山小悦悦事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讨论事件的表层原因的基础上,透过现象,从教育的视角,以人性、知识、社会和伦理为维度,剖析了当今社会人性的冷漠和体制的缺陷,针对这些问题对教育提出了期望。
  关键词:小悦悦 公德教育 伦理道德 反省 人性
  
   一、日常生活事件举隅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在零时32分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点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事件一出,许多人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评论,当然谩骂司机、路人冷血无情的人占大多数,但也有一部分人对现有的法律制度和教育制度提出了质疑。不救人的路人固然应该指责,而救人的陈阿姨也被很多人指作炒作,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您觉得这些人是什么样的心态,社会上是不是普遍存在这种病态的心态,因为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了吗?
   二、问题缘由的原因分析
   (一)人性假设:个人德性的冷漠
   在这起事件中,我看到了良心的泯灭,就算不出手相助,担心祸及自己,打个电话报警或者打给120总可以吧。最基本的社会公德底线都没有了,如果人心不再冷漠,也许小悦悦的命就能保住。这起事件发生我们以文明、人道自居的当代的社会,发生在我们天天提倡的关爱、友爱、帮助的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里,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讽刺。
   对于人性的假设,国内外有许多的观点,来论证人性的善或者恶或者非善非恶。基于此,笔者认为人性中,个人的德性是冷漠的,人性是有自己的冷漠的,这部分的冷漠通过一系列事物的影响,可以表现为积极地方面,也可以表现为消极的方面。这种人性的冷漠也可以用刘铁芳的话来说就是“平庸的恶”,这种恶事他不思索人,不思索人际,不思索社会,恶事平庸的,因为你我常人,都可能堕入其中,这种恶绝不仅仅是发生在和平年代,在战乱年代更甚,比如在“文革”中,大量出现的各种“不得已”的告发、检举、揭发等,它同样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触手可及的恶,于是这种人性的冷漠便默认这种体制的不道德甚至反道德行为,或者说成为不道德体制的真实的毫不质疑的实践者。
   (二)知识转型期:缺乏人文关怀
   “士志于道”可以说是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知识分子是“道”的承担者,在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确立了个“道统”,用来区别于执政者所代表的“政统”。道统的依托为“道”,所以它在知识分子的心目中,比政统有更高的权威。这就是儒家的社会理想,用代表世间真理的道统,来抗衡执政者代表的政统,最终从精神上驾驭政统。一切知识的演进,都是在追问存在的一切是否真实,以及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真实、把握真实,儒家同样也是如此。
   对于当代知识分子来说,如何重建对于真理与真实的信仰系统,重建知识分子的公共精神,可能是知识分子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的学术传统,就是对社会及日常生活进行评论的传统。这种知识转型同时也是时代的呼唤,无论是社会的民主转型,还是国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都在迫使知识分子们摆脱传统学究式的论文方式,加入到知识转型的这个洪流中来。
   可是我们在知识转型期,忽略了一些问题,转型太急,还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餐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物欲的横流,使得现代社会的知识书面太科学化,实践知识太世俗化、功利化。课本上的知识科学知识多,我们学习的很深刻,背诵的也很牢固,考试的效果也很好,可是我们的德育却让我们自己很无奈,我们的德育是无力的,不然为什么连我们传统的感恩教育现在也要一提再提呢?我们的教育忽略德育的实效性,只注重了知识的获取,没有注重行动的检测。缺乏了人文关怀,灵活性太差,只是刻板的教书育人,可是很多时候就算老师很灵活在教我们做人,可是我们课堂上学的东西,一下课就还给了老师……
   小悦悦事件中的司机和18个路人的知识观里难道就没有过“救死扶伤”的教育?难道他们的素质是低下的?难道他们没有儿女亲人?不是,18个路人见死不救,是受社会关系和社会心理影响的,是整个社会缺乏信任的一个缩影。
   (三)伦理的偏失:私德大于公德
   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不道德的体制,问题的关键在体制的改良,可是不道德的体制是由一个个的人来承担的,是一个个的人在制定体制,所以体制的改良还有赖于人的伦理诉求。
   中国传统的道德教育注重私德的教育,不注重公德的教育。这也是当今社会出现一些问题的原因。“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我们可以发现占据中国传统文化最主流的儒家文化总是希望或者试图从论证人的道德不但是个人之私事,它还是而且应该也是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德行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谓无以复加。很明显,这是一种“私德公化”伦理思维方式运作的结果――如果用严格的逻辑学来考量上述两个基本命题,我们就会发现中间有着致命的弱点:“齐家”与“治国”之间的顺承合理之处在哪里,难道“家齐”一定能推出“国治”吗?还有,“内圣”说的是一个人内心道德达到顶峰,但是这如何能成为他“外王”的依据?一个道德极端高尚但是不懂政治的人,我们难道能够放心让他领导一个政治体吗?将德性之善与政治之治作如同数学上的映射性思考,将带来极为严重的政治后果。
   这里并不是说传统道德“不好”,而是立足于一个基本的事实即道德标准及道德行为方式应当随着时代的改变而有所变动,僵化的道德观不是真的维护传统道德,而是将传统道德最有活力的部分扼杀,那才是对传统道德乃至传统文化最大的犯罪。现代社会是基于工业化生产而建立起来的市场社会,与农业社会相比,它有自身的特征如强调合作、强调互相尊重、强调纪律性等等,这些特征在某种程度上是私人道德无法满足的,只有公共道德才能保证现代社会的和谐运转。
  参考文献:
  [1]刘铁芳.走在教育的边缘[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2)
  [2]王福贵.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探骊[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2)
  [3]杨宜勇.中国加速转型期的社会特征及变动取向[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09)

标签:缺失 社会公德 回归 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