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课”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方法的二维思考] 德育课

时间:2019-01-2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理论联系实际是“德育课”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在讲授“德育课”的过程中,应该将理论与空间实际(国内、国外、学生自身)和时间实际(历史、现实、未来)紧密联系,以达到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并学会将理论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
  关键词:“德育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二维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3-00-02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更是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之一。邓小平曾经说过:“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1]在实际中,不仅学马列要“精”,要“管用”,教马列也要“精”与“管用”相结合。所以在高校“德育课”教学中既要注意传授“精”――理论。同时,理论也要“有用”――联系实际。在“德育课”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精神。
  一、理论联系横向实际
  (一)理论联系国外实际,使学生正确把握国际形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之前,要密切关注国外形势以及国际局势变化,以便在讲课中运用书本理论分析国际大事及国际形势的变化,挖掘国际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例如,在讲到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时,老师可以跟同学一起分析各个国家在转变外交政策时都是基于本国的根本利益考虑。美国对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战争不仅是“核武”和“复仇”,要给同学分析这背后的“石油”诱因以及世界两大宗教之间的对抗。这样的分析很容易使学生掌握复杂理论,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国际形势,并学会用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更深刻地剖析国际局势,宏观把握、看待各种问题。同时,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中国融入世界格局了解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客观地看待中国和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理论联系国内实际,使学生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自觉投身社会实践
  “德育课”教学中的理论都是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所以在讲课中就必须还原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来。这样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认识――实践的基本原理,也使教学贴近社会实际,增强理论的现实感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际教学效果。在这个过程中,解释原因、澄清误会、化解矛盾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认识到他们的科学性和必要性。进而使学生自觉投身贯彻国家政策、措施,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例如,在“邓小平理论”中,讲到“小康社会”时就必须提到800美元的量化标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小康社会,它既不神秘,也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讲授中,讲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就要联系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原因及应对措施。这样既加深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又对这一现实事件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增强学生对国家的自豪感,拓展了学生思想的广度、深度和高度,使学生养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同时,也使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好地为学生理解、接受进而贯彻。
  (三)理论联系自身实际,使学生客观看待周围,正确评价自己
  理论想要很快地为学生掌握,一种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理论与学生自身的实际相联系,包括联系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周围的环境、关心的问题、熟悉的领导老师等。都能使学生产生共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先掌握学生的思想现状,兴趣、爱好,关心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例如,在讲“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一问题时,因为这是学生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可以针对学生中不正确的甚至扭曲的恋爱观及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爱情悲剧进行适当的介绍,简单地评价。再找出学生中一些积极、健康的恋爱观加以引导,就很容易为学生接受。也为学生对恋爱问题指明了方向,排除了一些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苦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就掌握了要学的理论,同时,也树立了正确的爱情观。
  二、理论联系纵向实际
  (一)联系古代历史的发展、事件,向古人借智慧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中的智慧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应该也必须运用历史中的事件、故事对理论进行左证、阐释,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把握理论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知识。同时,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条件,通过对这些历史背景、事件的介绍,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回归到具体、生动、复杂的情况中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例如,在讲“毛泽东思想”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紧紧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进行讲授,让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理论?这些理论又是如何指导实际――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与此同时,再将毛泽东同志的生平事迹进行简单地介绍,使学生感受到毛泽东同志追求真理的意志、宽广的胸怀、高尚的人格。历史是面镜子。通过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必然使学生从中吸取很多的经验和教训,明白更多的道理,转变思想,调整行为。
  (二)联系当今社会的现状,树立学生主人翁意识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思想理论,对现实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现实的许多事情都是在其指导下发生和进行的。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用学生身边耳闻目见的事情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能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请下神秘而抽象的高台,使之人性化、生动化、具体化,为同学更好地接受。同时,在讲课中,紧密联系当今现实社会,也能够使同学更好地了解现实社会,明白在现实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原则,进而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脚踏实地地从身边小事做起,认真、勇敢地面对生活,更快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主人。例如,在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就要密切结合当今社会实际。因为“三个代表”思想就是在总结当今社会发展的经验,为解决现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来的,所以这样的结合一定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再如,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尊重自然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神五”、“神六”升空,“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等大工程。在这些工程中,充分体现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作用,为学生喜闻乐见又能增强同学的民族自豪感。
  (三)联系未来发展的可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拓展学生想象力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理论对未来实践具有指导和预见的作用。未来社会是我们未知的领域,未来是什么样的我们无法知道,但是通过对科学理论的掌握并结合现实,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有大致的了解。我们可以利用未来世界的神秘性,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对未来社会发展走向进行大胆地推测想象。这样就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增强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讲到“共产主义”的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对共产主义进行美好的推测、想象。老师最后总结,对共产主义进行合理推测,引导学生对共产主义形成科学、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对共产主义充满期待和崇敬。再如,在讲到环境问题时,教师结合现在环境恶化的现状,预测照此发展下去,我们未来的生存空间是怎样?水、土地、空气、人都可能发身个怎样的变化。这些推测都是极有可能发生在未来世界的,使学生产生忧患意识,进而付诸于实际行动,自觉保护环境。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两个问题
  (一)在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际”的关系。我们开设“德育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理论”进而应用“理论”。所以在联系实际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理论的阐述和灌输,让学生很好的掌握理论后,透彻地分析“理论”是如何联系“实际”的。千万避免为了联系实际而将理论扔到一边,把课堂变成老师夸夸其谈发表自己观点和讲故事的场所,以致学生把“实际”都记住了,而忘了“理论”,杜绝反客为主的现象发生。
  (二)在讲课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学习“德育课”的最终目的就是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只是自己一味地用实际分析理论,用理论解释实际,而应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为同学制造机会,让他们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以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应该不仅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5:382.
  [2]邸敏学,徐志明.论高校“德育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方法[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3]陈大均.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的思考[J].福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4]石云霞.“德育课”教学法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标签:德育 理论联系实际 思考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