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的演进看新媒体的未来 新媒体运营

时间:2019-02-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从2009年开始,随着SNS及微博的兴起,传统博客形态受到严重冲击。一方面,大批用户由博客转战微博客;另一方面,以Tumblr为代表的轻博客代表了另一种博客潮流。   博客这个产品是否会消失,或是以另一个形态继续存在?WEB3.0甚至4.0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一、互联网用户需求与网络服务发展
  关于WEB3 0的特征,目前定义还不非常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网络信息的发布渠道将越来越多元化IWEB\移动设备),虚拟世界也越来越趋近于现实。网络上的每个人都将成为一个更完整的实体,这个实体不仅仅承担信息源的角色,而将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经济体,一个具有完备“人格”的虚拟存在。在WEB3.0时代,个人将通过跨平台服务整合,最大限度实现个人价值。这个“价值”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名”,而是要创造实实在在的物质价值。
  二、微博来了,博客会消失吗
  随着网络生态的进化,用户对于网络功能的需求越来越高,虚拟现实的程度也越来越高。作为wEB2 0时代的代表,博客是否会随wEB3.0时代的到来而被淘汰呢?或将以另一种形态继续存在?
  1.功能层面
  
  从表1可以看出,博客和微博在满足用户需求方面并非相互竞争关系,而是一种互补的存在。它们有着各自的优劣势,而且这些特质有些无法通过对产品本身的改造而体现。比如,我们不可能把微博的140字扩大到一万字;但有一些可以通过产品的结合来实现,比如,对同一用户来说,它可以利用微博的传播优势扩大自己博客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利用博客的存档功能来保存已经发布的微博。
  另一方面,以Qzone空间为例,Qzone可以说是博客功能与SNS结合的一种成功的尝试。通过空间的个人中心与一些社交APP应用,空间承担着传统博客无法承担的社交功能。同时,通过空间的“关注”功能和“分享”功能,从另一个方面实现着博客内容的订阅和传播。
  2.用户群体分析
  对于用户群体,在表2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当前轰轰烈烈的“微博取代博客”呼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微博让一些觉得博客门槛太高的用户认为有了构建个人形象的另一个渠道,而且,微博可以通过短信、手机等各种渠道更新,也使一大批并非传统意义上“网民”的用户加入了网络生活。
  但举个简单例子,人们并不会因为大众产品的大批量生产而放弃奢侈品。尽管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消费得起”。相对于微博,由于写作门槛较高,其信息含金量也相对更高。博客的“式微”实际上是个由大众写作向精英写作过渡的过程。
  尽管已开通微博,并且开始通过微博分享观点与进行社交活动,但博客仍然是他们表达观点的阵地。
  目前使用博客的用户中,还有很多有表达欲望的自领人士、行业精英和大学生群体,他们会在博客中连载自己的小说,晒旅游日记,记录自己的创业历程,书写对社会时事的见解,撰写影评书评,以及将博客作为一种“个人历史”来记录。
  3.商业化层面
  在微博兴起的这一两年中,微博营销已经另外形成一套熟练的营销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发布、广泛扩散以及便捷的互动过程等。
  但关于微博营销的疑问也始终未曾消失:营销效果如何?信任度如何建立?信息真伪如何辨别?……我们很容易找到通过在微博上转发广告内容而赚钱的案例,但这种转发能多大程度上给商家创造价值?另一方面,除了一些加V认证的商家以外,一个普通用户如何通过微博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圈子,宣传个人品牌?
  WEB3.0时代最重要的已经不仅仅是信息的发布和分享,而是如何把知识、信息、影响力等虚拟价值转化为实际价值。在这个时代,每个用户自身都要完成一个网络上的“个人品牌”塑造过程。对于服务提供者来说,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挖掘博客或微博用户的商业价值。普通用户,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利用平台构建自己完整的品牌形象,建立自己的网络信用体系。
  从表2的功能对比可以看出,在个人品牌塑造方面,博客是基础,微博是手段。我们很难通过一个人发的微博去深入了解一个人的特征,鉴于微博的刷新速度和信息长度,这个过程成本很高。但通过一个人的博客则可以完整地看到其关注领域、个人偏好,甚至消费偏好。
  三、博客的未来
  根据CNNIC最新发布的数据:
  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博客和个人空间用户数量为3.19亿,较2010年底增长2413万,增长率为8.2%。博客和个人空间的使用率为62.1%,较上年底下降了2.3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我国微博用户数达到2.5亿,较上一年底增长296.0%,网民使用率为48.7%。微博用一年时间发展成为近一半中国网民使用的重要互联网应用。
  但在微博使用率步入高位后,已经结束了爆发式增长。
  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相比2010年底略有增长。在使用率方面,社交网站用户占网民比例为47.6%,比上年底回落了近四个百分点。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首先,在5亿网民这个大盘子里,博客、SNS和微博在使用人群上有高度重合。这三种应用,在这几年里都经历了各自的高速发展阶段和“去泡沫化”阶段。
  但在我们即将面对的WEB3.0甚至是4.0时代,最大课题则在于谁能把眼球经济和影响力转化为“真金白银”,谁能真正挖掘出用户的核心价值,或者说,能够掌握最有价值的那部分用户,谁能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谁自然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以往网民想要获得新资讯时需登录门户网站在海量信息中挑选感兴趣的内容。今天仅通过手机端的一个订阅APP就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源,随时随地接受推送过来的内容。
  对于博客阅读来说也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传统博客盛行的年代,RSS订阅并没有得到最大限度推广,普通网民浏览博客的方式与浏览网络新闻没什么区别。(QQ空间是特例,很早的时候就推出了通过“关注”来订阅其他人博客的功能)微博的出现是自媒体资讯传递方式的一个反转,但这个功能并不是微博独有。
  对于博客来讲,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不是被微博代替,而是主动整合微博的优势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完成从自我包装到自我传播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作者是腾讯博客主编)
  编辑 文璐

标签:演进 未来 媒体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