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浅探] 慈善教育属于哪个部门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学校慈善文化教育是在学校开展的普及慈善文化的教育活动,目的是树立起学生的慈善理念,培养学生的慈善品德,引导学生的慈善行为,其内涵属于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范畴。所以,在大学生德育教育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困助学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等方式,突出慈善教育的内容,是对大学生德育教育体系的有力补充。
  关键词:慈善文化;德育教育;结合
  
  一、学校慈善文化教育及特点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慈善文化普及、弘扬与传承的各项活动,旨在树立起学生的慈善理念,培养学生的慈善品德,引导学生的慈善行为,形成学校慈善文化制度。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具有不同于普通慈善文化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启蒙性、引导性、整体规划性等。启蒙性是指在社会化的早期就使儿童接受系统的慈善文化的熏陶,通过学校慈善文化教育普及慈善知识,使人从幼儿时期就学习有关慈善的知识,懂得爱心、关怀、利他、感恩等道理,引导学生的慈善意识由萌芽到逐渐成熟,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慈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就会将朴素的慈善感情逐步内化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形成慈善品德,最终能够积极、自愿地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引导性是指学校发挥社会化的功能,把社会主导的慈善理念、弘扬的慈善行为等文化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符合社会规范的慈善意识,进行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慈善行为。整体规划性是指根据人成长的阶段和身心发展规律,整体规划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目标,形成阶段衔接、内容贯通的教育体系。
  二、学校慈善文化教育的内容
  (一)爱心
  爱心是指关怀、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爱心教育以人性关怀为己任,以关怀取向为主导,建立新型道德关系,使每个人生活得完善、幸福、和谐、美好,把培养完整的人作为人类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慈爱的基点。
  爱心是一种关怀。可分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自然关怀源于爱的情感,是一种自然反应。关怀是一种平等互惠关系,完整的关怀关系的形成要经历四个阶段,首先需要被关怀者有某种需要,其次是关怀者能够辨认出对方的需要,第三是关怀者做出相应的关怀反应,第四是被关怀者向关怀者的关怀行为表示认可和接纳。关怀关系不是一方施与而另一方接受的单向关系,而是双方都会付出,也都会有收获。被关怀者虽然处于弱势地位,需要他人帮助,但关怀者也需要肯定和鼓励,被关怀者有责任对关怀者的关怀提供反馈。
  爱心教育还包括对学生进行尊重与平等意识的培养。爱心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爱心教育必须注重实践体验、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地进行。
  (二)利他
  利他是一个人对他人的无私行为,利他是施善者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对他人有利;二是自愿行为;三是有意识有明确目的;四是所获得的利益必须是行为本身;五是不期望有任何精神或物质奖赏。
  影响利他行为出现的四大因素是:一是助人者的特征,年龄、性别、社会角色、个性特征等因素;二是情境特征,利他行为发生时的主、客观环境,如心境等;三是被助者的特征,比如,老人和儿童更容易得到帮助;四是文化特征,利他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要受到一定文化背景下价值观与行为规范的影响,因此,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着不同的利他行为表现。
  (三)参与
  参与慈善教育是指教育学生认识到,作为普通公民参与慈善是一种敢于担当的责任,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具有重要意义。树立起助人就是助己的观念。告诉学生从事慈善救助的方式多种多样,他们可视具体情况选择捐钱、捐物或付诸志愿服务行为。作为社会的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须尽一定的义务,慈善就是其中一种义务,在履行慈善义务的同时也完成了一项社会责任。现代社会也可称为风险社会。在这种情况下,依靠单个人的力量无法应对风险,故而需要来自他人、来自社会的帮助。施救者和被救者的角色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常常互换的,对落难者的救助,是为自己未来被救助而做准备,助人也就是助己。
  (四)感恩
  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的恩惠和方便,在心理产生认可并希望回馈的一种认识、情感和行为。感恩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修养,是人之常情。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正面肯定行为,意味着受助者对施助者行为的肯定,这种肯定会强化做善事的人的心理,鼓励他们继续伸出援助之手。感恩并非与生俱来的显意识和行为,它需要教育来点拨和引导。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记恩、谢恩、报恩、施恩的人文教育。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感恩、感恩的意义、感恩的对象、如何进行感恩等就是感恩教育的内容。
  三、学校慈善文化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
  德育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各种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道德经验的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要求,对其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它包括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感、锻炼受教育者的道德意志、坚定受教育者道德信念和养成道德习惯五个环节。道德教育的过程其实也是人的社会化的过程,接受社会的道德规范并在生活中履行它们,个人得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融入社会。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内容之一是加强对大学生的优秀品德教育和健全人格教育,主要教育形式是开展“五心”教育。“五心”教育是指“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的教育系列活动。“五心”教育中的爱心可以融合慈善教育中的爱心;“五心”教育中的关心,可以包含慈善教育中的“利他”;慈善教育中的参与,是一种责任,是一份担当,可以看做是“五心”教育中的忠心;“五心”教育中的孝心,可以归纳为感恩的一种表现。
  四、将学校慈善文化教育融入德育教育
  学校慈善文化教育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尚未正式成为独立的科目,因此,可以将学校慈善文化教育融入德育教育之中。
  (一)合理设置教育载体
  1.加强课程建设。把弘扬慈善文化、培养大学生慈善理念纳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之中。从国家、地方和学校三个层面探索课程设置问题,由课程专家、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代表共同制定慈善文化的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通过课程建设,宣传“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关爱奉献”的慈善精神,宣传乐善好施的先进典型,使更多的学生了解慈善事业,不断增强其慈善理念,激发其参与热情。
  2.搭建实践平台。
  (1)组建慈善义工队。慈善行为通常是通过捐款、捐物和义工志愿服务这三者来实现的。义工志愿服务是大学生更为可行的慈善形式。一方面,参与慈善义工活动可帮助贫困生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树立自信心。同时受到志愿者群体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自卑、孤僻者也将逐渐学会自我调适。另一方面,慈善义工队作为一种参与性强、影响广泛的宣传渠道,拉近了普通学生与贫困生的心理距离,树立起贫困生自强自立、知恩图报的良好形象,能够改正学生群体对待贫困生的错误态度,让他们在共同服务和奉献中发现、学习彼此的优点,从而营造互相尊重、互帮互助的集体氛围。
  (2)搭建“爱心超市”等实践平台。“爱心超市”是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为社会各界和学校教师、学生之间传递爱心提供交流的一个平台。“爱心超市”接受捐赠的物品主要来源于家庭富裕的学生、毕业生和社会各界,捐赠的物品包括衣服、箱包、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电子产品等,“爱心超市”为捐赠物品较多者设立“爱心榜”。“爱心超市”内所有物品面向全校贫困学生发放,贫困生凭券可入场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物品,选取物品的学生可以志愿制作“爱心卡”赠送给捐赠者,“爱心卡”记载捐助人姓名和捐赠物品,由捐助人留作纪念。
  (3)设立公益服务和勤工助学岗位。通过贫困生自愿参加公益服务活动、从事勤工助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其开拓视野,扩大交往范围,全面提高综合能力,从而升华助学内涵,从解决经济问题到促进成长成才,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帮困育人体系。
  3.贷款和诚信还贷。在帮困助学工作中应明确受助学生的权利义务,使学生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不忘诚实守信和饮水思源。例如,减免学费的申请认定优先考虑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学生,从而鼓励学生选择通过借款而非无偿受助的方式来解决眼前的实际困难,承担在一定期限内以自身信誉保证按时还款的义务。
  (二)注重主体意识的培养
  教育者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不仅仅把他们作为被动受助的对象。一方面,鼓励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根据个人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受助的方式和额度,另一方面,开展形式多样的义工和志愿者活动,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来选择既能帮助他人和社会,又能体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成长的实践平台,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暂时的物质贫困。
  (三)经济资助和德育教育相结合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中,帮困助学工作作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工作内容和学生教育载体,其德育功能已逐步得到认可和发掘,但其德育实效性的具体实施途径和有效模式的开发与利用仍需不断尝试和探索,以力求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高校德育资源体系。
  1.当前经济资助面临的困难。目前的帮困助学工作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帮困工作大都停留在经济资助层面,缺乏有效途径将帮困助学与育人工作紧密结合。传统的经济资助模式虽能缓解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但却无法改变学生内心日久弥坚的负性想法和自卑情结。如何通过各类助人自助的实践活动提高贫困学生的自信、自尊,锻炼其人际交往和专业技能,促进受助学生的成长、成才,从而实现高校帮困助学工作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是需要积极思考和实践的关键问题。
  2.提高经济资助的教育效果。一是树立感恩典型,内化道德认知。道德认知能力是一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核心,是学生提高并内化道德认知的有效形式。慈善义工队等帮困助学模式旨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强自立,并引导受助学生主动参与帮助他人、回报社会,在实践中发掘学生的优秀品质。二是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一个人与哪些人交往,便会增加对这些人注意和模仿学习的机会,即常言所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优秀个人的典型事迹加以宣传,帮助贫困生群体习得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价值,并逐步将外部评价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标准。
  (四)完善德育成绩考核体系
  鼓励学生做义工,而且与学校对学生的考察和德育评价体系结合起来,将之纳入学生入党、评优、就业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激励他们积极为社会提供知识技能的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魏开琼.论公民教育与公民道德教育[J].伦理学,2004.

标签:文化教育 德育 慈善 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