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英语 > 正文

井上靖的《孔子》和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精髓九个字

时间:2019-01-2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井上靖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日本文学的三大家之一,他的创作中历史小说是影响最为广泛的,而历史小说中中国历史小说占了重要地位,《孔子》是他历史小说创作中的扛鼎之作。在他的笔下历史不再是死板的历史,活色生香的叙事方式加上日本人特有的思维方式,对中国儒家学说有一种新的解读,既与中国儒家学说相似又略有区别。研读他的作品,可以帮助后世人们从另一个侧面了解儒家学说的内容。
   关键词:井上靖;孔子;儒家思想
   井上靖作为二十世纪后半叶的三大家,为日本当代文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文学生涯以诗为起点,高潮并终于小说创作。他的小说中影响最广泛的当属历史题材的小说,而中国历史题材小说则在其中占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他的中国历史小说往往有着历史根据,以现实为基础却又有虚构想象的成分。他在查阅大量史学资料的基础上创作的虚实结合的小说,即使是史学家来读也会发现非常经得起推敲,富有历史逻辑感。文笔不似同时期的川端康成那般神秘玄奥,主要风格平实而流畅,规范中又不缺乏美感。他的中国历史小说《天平之甍》《楼兰》《敦煌》三部作品作为西域小说给中日的文化交流带来了深渊而特殊的影响。
   他在耄耋之年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做了一个圆满的结束,那便是在病榻之上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孔子》。井上执笔的电视剧「乱世の中の叫び」说到:「六十代というのは、私がそろそろ人生の始末?を?く年?なんです」(人至花甲,我也差不多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写一份检讨书)。花甲之年就被论语深深震撼了心灵的井上决定了要写一本与论语有关的书,之后多次去我国山东、河南等地取材。在他82岁之时,刚刚做完食道癌切除手术的井上靖通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加上病榻之上的沉思,糅合了在我国实地考察的经历,最后他以超然和平和的心态创作了这本历史小说作为自己人生的检讨书。由于表述平易近人阅读性强,在日本文坛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本书不仅为日本文坛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中国儒家思想在日本的广泛传播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在当年获得了野间文艺奖。
   著名评论家河盛好藏说过:“井上靖的诗是他的小说的酵母,井上的小说是他的诗的释义。”《孔子》这部小说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部诗集,每一页皆可以断章而读,文字流畅而富于灵动之感,精彩的夹叙夹议循循而谈将孔子的伟大一生勾勒出来。《孔子》这部小说创作的时期时值上世纪八十年代,美苏冷战加上世界各地冲突不断、核武器战争一触即发,这是孔子生活的战乱纷争的春秋时代的真实写照,孔子生活的那是一个天下无道的时代,礼崩乐坏的渐积达到了“臣弑其君者有之,子杀其父者有之”的历史灾难的深渊。所以《孔子》这部小说除了它的文学性,还具有相当深刻的现实意义,
   书中通过虚构一个孔子的弟子「蔫(えん)薹(きょう)」来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了孔子四处奔走宣传儒家思想的伟大一生,文中的语句生动有趣地描述了蔫薹陪伴孔子身侧、并且在孔子死后33年和众位弟子总结编纂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字里行间流露出蔫薹对孔子的崇敬之情。不过这个弟子所编修的《论语》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论语,除此之外,小说紧扣事实和文献,成功塑造了一个“慈爱、宽容、善良”的孔子形象,所以这部作品里打动人的不仅仅只有儒家思想的精髓,还有孔子的个人的人性魅力。孔子是一个乱世中的清醒者,是所有理智混沌的人们的导师。
   贯穿小说首尾的则是井上的日式思维理解下的儒家思想。
   中国的儒家学说是六世纪开始传入日本,公元516年开始了博士的轮带交替制度来学习的儒学,直至幕府时期儒家学说都在日本文化中占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在传播的过程中受到日本武士统治阶级的干扰,部分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本来的含义,再加上“物哀”的日式思想,使井上理解的儒家思想精髓跟中国学者略有区别。
   因此井上笔下的孔子已经不再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个孔子,他被井上的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井上这种颇有新意的个人理解也表现在对“逝者如斯乎”的诠释上,按照中国传统儒学的解释就是时光易逝规劝人们珍惜时间,而井上在《孔子》的序言中提出的理解则是人类创造的历史是跟当代社会相连,呼吁人们相信人类创造历史的力量。
   这种具有浓郁日式思维方式的对于中国古典文化的创新解读,让读者感觉到一阵清新之风,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了儒家思想这一中国文化魁宝。
   一、仁
   书中讲到“孔子认为,要使混乱至极的天下恢复秩序,必须正源,端正构成这个社会的最本质的东西,所以提出“信”和“仁”的问题。”书中的孔子无论在什么场合说话都要谈及一个“仁”字,这个孔子也正是井上本人的化身,他希望儒家的“仁”思想不仅广泛运用在日本的企业管理方面,更应该被世人所知,用来倡导呼吁世界和平。儒家的“仁”有大仁和小仁之分,小仁是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民众之间互相体谅理解和睦相处,而大仁则是指平复战乱拯救黎民百姓与水火之中。书中孔子在陈国讲学的时候就警戒了喜爱诅咒他人的民风,倡导大家讲“小仁”。他在跟诸多君王会面之时更是要求他们能够讲究“大仁”,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就是一个鲜明的将“大仁”贯彻到底例子,曹操有云“正而不谲,其德传称。孔子所叹,并称夷吾,民受其恩。”
   在思及如何做到“仁”之时,书中提到另外一句孔子的箴言「仁?からんや。我仁を欲すれば、斯に仁至る」(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不以善小而不为,有为而无求,抱有仁义之心,淡定处事超然自我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仁”必定离自己不远。
   而这个“仁”往往会被片面地理解为“恕”,也就是说懂得宽恕他人。但是本书中却强调了「惟仁者は能く人を好し、能く人を?む」(只有具有仁义道德的人才能喜欢应该喜欢的人、厌恶应该厌恶的人。),告诫人们应该善恶分明,不做一个“老好人”。
   二、君子
   《论语?宪问》中提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儒家将“君子”理解为一种道德标准。
   书中的孔子一行人离开陈国之后,被吴国的溃军袭击掳去了粮食衣物以及马车,所有人意志消沉。子路问孔子“君子亦有穷乎?”,孔子答曰「君子固より?す。小人?すれば斯に?る」(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孔子一席话让众弟子感触良深。在这个弹尽粮绝的境地之中,孔子仍能够思及个人的道德修养,警戒弟子们君子能够安于困厄,只有小人才会趁此为非作歹。这种道德情操让子路感动得手舞足蹈,而子贡也是激动不已。
   所以文中的“君子”当是提倡人们在当代社会中严于律己,控制好自己的言行,即使是在极其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良好的道德修养。井上用了大量的篇幅描述了孔子一行人的落魄境地,然后反衬当下并不是乱世之中,却仍存在一些道德败坏的不良社会现象,提倡人们讲究自身修养维护社会道德。
   三、天命
   天在儒家思想里天命有两种解释,一解为自然社会发展的不可抗力性,二解为统治阶级的任务性。在井上的理解中,则把它诠释为一种安于宿命不懈努力的积极精神。
   相比较于儒家思想的中心思想“仁”而言,和病魔作斗争的井上在“天命”上所着的笔墨显然更多。
   井上笔下的孔子周游列国传播儒家思想是与命运斗争的14年,反观现实,井上在病榻上挥笔创作的这两年也是与宿命搏斗的一段时期,所以《孔子》这部小说与其说是文学作品,其实更像一部自传,将井上关于“天命”的认识阐述地淋漓尽致。
   井上所提倡的“天命观”与我国封建阶级倡导的祸福由天略有不同,他的观念更具有进步意义。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将天命说推广至深入民心,让所有人都以为人一生的福与祸如何都已由不可抗拒的命运决定,借此来麻痹人心达到巩固封建阶级的统治的目的。而井上的天命观点则是强调无论祸福,都要泰然接受,理智直面人生。放在文中则是无论祸福如何,孔子一行人也会将宣传儒家学说进行到底,放在现实生活中,则是提倡所有人都像井上本人一样即使面对残酷的命运也能淡然接受并且坚持自己的信念,这种积极向上的顽强精神就是井上晚年参透的人生真谛,也是他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唐月梅著.20世纪日本文学史(第2版)[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4.
   [2]陈雨虹.论井上靖的孔子观[D].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卢茂君.井上靖长篇历史小说《孔子》创作述略[J].汉语言文学研究,2011(01).
  
  
   (作者单位:湖北省孝感学院外国语学院)

标签:孔子 井上 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