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智慧教,让学生学有趣的数学】有趣的数学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低年级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长期从事高年段数学教学工作的我,发现以往的讲授、猜想、验证、推理等常用的教学方法好像都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国外一些教育部门将低年级一节课的时间缩小或采取小班化教学。我们还不具备这个条件,但我们可以调整自己的课堂设计,寻找一种适合低年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在40分钟内制造多个兴奋点,张弛结合,有效提升一堂课的学习质量。
  一、精心设计,激活学生知识生长点
  低年级的数学学习,都是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引入,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上组织教学的。孩子的学习基础就是生活原型,研究孩子,从他们的视角精心寻找恰当的新知生长点,理解知识本质内涵。
  例:《观察物体》是二年级(上)内容,教师先通过欣赏校园照片,比较其中的两张,说一说分别是在哪儿拍的。这些内容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成功地将学生带入了学习的情境,接下来学生分别站在小猴的前、后、左和右来观察。
  出示小猴玩具
  1.和小猴打个招呼吧!“嗨,小猴你好,我叫……我坐在你的…面。”
  2.给小猴拍照,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3.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
  (1)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2)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尾巴朝哪?)
  4.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5.小结:通过给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6.连线(如图)。
  经过一番斟酌,教学重点的设计仍然有可推敲之处。第一,“在小猴的右边,看到小猴的脸朝右,尾巴朝左;在小猴的左边,看到小猴的脸朝左,尾巴朝右。”读完这样的话,我们的脸上都会闪过一些迷茫,“左”和“右”这两个字就像绕口令一样干扰了学生的思维。应改为“在小猴的右边,看到小猴的脸朝右;在小猴的左边,看到小猴的脸朝左。”从而在思维上产生对应。第二,“在小猴的右边。看到小猴的脸朝右”这两个“右”是参照了不同参考物,前一个“右”是小猴的右边,后一个“右”是观察者的右边,教师需要渗透“我们在小猴的右边”伸伸小猴的右手,“我们看到了小猴的侧面,这时小猴的脸朝右”伸伸我们的右手。这样,形成对比,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动作思维,促进学生内化知识。还有一个生活的常识,我们不要忽略了,那就是图中的“小玉”,我对孩子说:“我最喜欢小玉,因为我们都是小玉,我们正站在小玉的位置观察呢!”孩子们马上明白了,并自主发现,桌上小猴的样子就是小玉看到的样子,而对面小云看到的则和小玉左右相反。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完善的思想方法犹如北极星,许多人通过它而找到正确的道路。”知识活学活用,不拘泥于一格,才会拥有数学的大气象。
  二、吃透教材,把数学游戏大量的引进课堂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数字就有了形象的寄托,知识就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生活中的东、南、西、北》是二年级(上)内容,根据自己面对的一个方向,知道自己的后面、右面、左面分别是什么方向,学生极易混淆,我借助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突破难点。
  出示例题图
  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生:一个小朋友,背着书包,迎着早上的太阳,上学。
  师:太阳升起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生: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我们就请一个小朋友站起来,面向东面。(老师介绍教室里的方向)
  看着这个同学,他的前面是东,他的后面呢?他的右面?左面?(延迟评价)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东、南、西、北(板书)。
  游戏一:转转转
  游戏规则:老师说一个方向,学生转向对应的方向。
   活动时,总是老师报相反方向。
   活动后,请说说通过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游戏二:转指说
  游戏规则:老师说方向,学生转,接着老师问一个问题,学生用手指出方位,并随即说出方向。
  活动时,老师依次报方向,问:你的右面是什么方面?学生指说。
  活动后,请说说东的右面是( ),南的右面是( ),西的右面是( ),北的右面是( )。你发现什么?
  师:通过两个游戏,同学们都知道了一个方向的后面和右面。
  想一想:如果你现在正面对早上升起的太阳,你的前面是东面,你的后面是什么方向?你的右面和左面呢?
  站一站:面向东面站立,指一指。
  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从生活中迎着太阳的上学情景图,引出“东”面,请学生面向东面站立,让学生真真切切地看一看,东南西北,并对应着说一说。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借助问题揭示课题。教学中,教师借助游戏,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并记住了某个方面的相反方向和它的右面(即下一个方向),游戏中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紧密结合,进一步抽象出方向中的知识规律。
  教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注意力更加集中和活跃,有质量的游戏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发展技能、陶冶情操,从而优化教学过程,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多元和精彩。
  三、抓住生活,提升学生数学思维品质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各自的生活积累出发,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极的、独特的思考,从新鲜有趣的素材和情节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提升数学思维,追求数学学科、现实问题和儿童认知三者之间的平衡,使解决问题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焕发出创新的生命力。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有这样一道题(如右图)。这让我们很快联想到五年级(上)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法:
  而孩子们不接受的就是无效的。为了减低难度,我和学生商量:“可以怎么乘坐呢?”这个问题抛给孩子,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生1:都乘大船。
  生2:都乘坐小船。
  生3:大船小船一起乘。
  师:像这样选择一种方案,算一算各要租几条船。
  请孩子们板演齐练,得到如下三种结果:
  (一)42÷4=10(条)……2(人)大船11条或大船10条,小船1条
  (二)42÷3=14(条)小船14条
  (三)42÷(3+4)=6(条)大船6条,小船6条
  教师紧接着出示:“坐小船每条5元,坐大船每条6元。”请大家猜想哪一种方案最省钱,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学生随即分工计算,很快得到了结果,分别需要66元、65元、70元和66元。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轻轻松松地掌握了这一解题的思考方法,突破了难点。把问题抛给孩子,他们总是能呈现自己独特的思维。但其中最省钱的方案并没有被发现,老师的指导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寻找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在实践中往往只要满足“坐大船”和“没有空位”这两个条件,便能实现最省钱的目的,这条生活经验让孩子们顺藤摸瓜,对方案进行调整,找到了题中最省钱方案:42÷4=10(条)……2(人)得到10条大船和1条小船,还有一个空位,调整到9条大船和2条小船,需要64元。
  像这样的问题生活是经常出现的,我们要用数学的思维来思考和比较。比如对车辆的选择……生活原型的启发,使抽象的“数理”获得“事理”的支持,学生感悟深刻、理解透彻。
  四、课外作业,将实践活动系统的融入生活
  作业不仅是做习题,而且要进行有关的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悟,在实践中“做数学”,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这一形式让学生将所学数学更好地应用于生活,拉大了作业的“长度”和“宽度”,促进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玩扑克牌,算24点,复习了加、减、乘、除的计算知识;学习了多边形,让孩子把一张长方形纸,剪去一个角,剩下的是几边形;学习了位置与方向,回家观察自己房间,画一画房间的布置;?“我的家离学校有多远”发动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上街购物,学写数学日记……
  数学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建立联系,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灵活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解放学生的眼睛、嘴巴、耳朵、手、头脑,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意识,促进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要用学生本位观,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更多地经历、体验和探索。

标签:有趣 智慧 数学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