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饮食 > 正文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性质及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时间:2019-01-2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一、文化产业概念的提出   当今我国文化正在发生历史性的重大变革,自200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在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要求完善文化政策,指出文化产业发展的任务和要求。在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中政府角色如何定位、政府职能如何转变、政府作用如何发挥,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课题,也成为了一个地区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
  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曾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主义文化的实质亦即江泽民“三个代表”中关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精辟论述,就是: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
  文化事业是精神的,主要以社会效益为前导,消费形式以管理服务为主;文化产业是物质的,主要与经济利益相结合,消费形式以生产应用为主,是人们精神生活以消费状态形成的产物,在社会生活中只有出现这种精神的消费者,文化产业才能生存发展。
  可以肯定,文化产业搞好了,文化事业相应就有所发展;文化产业搞活了,文化事业相对也就繁荣了。反之,人民群众的物质文明无以保障,就不会对文化有过多的需求。如果他们没有条件去奢求什么文化消费,就无力关注文化、欣赏文化和消费文化,文化产业就不能有所发展,这个事业也就不可能繁荣。人们无力关注文化和消费文化,就不能成为精神文明的受益者。结果文化素质下降,无科学头脑,人性的光辉消逝,社会正气就不能弘扬,民族精神从何谈起?
  应当说,没有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发展就很可能成为纸上谈兵。所以,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两手抓,只有这样才能使之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更好的为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各尽其责,各显其能。
  从“文化市场”到“文化产业”,再从“文化产业”到“文化生产力”、“文化软实力”,最后提升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反映出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是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正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的关注。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朝阳产业、新兴产业、绿色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如何搞好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二、如何发挥文化产业的作用
  (一)大力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事业一旦被产业化,一转为以经济利益为主,就会改变其属性。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碰撞,文化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某种影响,如何兼顾两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有效管理,达到双赢的目标。这就需要两者在体制和机制上有所创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主要是深化内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先锋。对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应由市场作主导,合理配置文化资源,遵守市场运营规律,增强其活力。
  1.建立科学的文化产业管理体制
  首先,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模式转换,是政府转变职能的方向,即从具体的行政指导过渡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宏观指导”。政府在文化产业上的管理应该体现在规划、管理、评价这三个环节上。政府应以社会各方面力量成立一个综合的机构,机构可以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专家、市场人员等组成,其中产业统计与评价主要是通过制定一个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施产值统计。文化产业的发展既不能离开产业实绩的综合评价和评估,也不能缺少资源监管这一重要的环节,政府监管综合地反映社会各方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期望和意见。
  其次,建立“文广局”政府产业管理机构。文化产业发展涉及新闻、出版、报纸、杂志、文化、旅游、电影、电视等几大产业门类,这些门类之间互相关联,但各有主管部门对此管理,各主管部门制定的政策自然不径相同,这样给文化企业的经营带来了互相干扰,行业竞争力下降也降低了经济效益。同时,还增加了文化企业很多不必要的手续时间与费用。由此可见,政府要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设立协调、统一的领导机构,整合对文化产业的组织领导。
  再次,成立文化行业协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协会的统筹协调,文化产业也不例外。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市场配置作用日益加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层管理格局正在形成,加快文化行业协会的建设是当时之举。
  2.优化文化产业运行管理机制
  文化产品与文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市场流通来联系。由此可见,要确保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运行,必须建立公平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首先,扩大市场供给。文化事业的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其工作性质与业务范畴不是以赚钱为目的,是政府行使文化工作的职能部门,此它是纯粹的国家文化事业活动中心和组织管理机构,具有半行政的性质。一是政府可以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文化园区解决文化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二是文化产业的投资者和经营者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的沟通,集聚资本、人才和技术,进行文化产品的供给创新;三是企业可以通过加大文化增值服务延长文化消费时间等措施配合国家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利用文化产业的工作特点和人才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活动,以实现社会效益为宗旨,扩大市场供给。
  其次,完善市场流通。一要打造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通过“文艺演出”、“文化研讨”、“展览交易”等形式搭建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为文化的流通构建重要的载体。二要建立文化产品供应枢纽。供应枢纽上承文化产品生产制作者,下接各区域销售网点,是实现增值的重要环节,因此我们应该在文化产品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建立文化交流市场。三要发展和完善市场中介机构,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文化中介组织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协调、组织、监督等作用,可以提供信息、市场开发、法律咨询等服务。
  再次是完善市场监管。鉴于目前文化市场存在着鱼龙混杂的现象,而政府又监管不严、执法不力等问题,完善市场监管至关重要。一是完善文化市场法规建设,让文化市场的监管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二是政府应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出台行为规范和组织明察暗访等方式,持续加大文化市场监管。12318文化市场举报热线应24小时畅通,以便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文化市场信用档案和黑名单,禁止黑名单中企业再涉足文化产业。
  (二)政策要发挥积极引导作用
  政策是产业的支点,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离不开政策扶持。政府要充分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多种经济政策手段,对文化产业进行调节引导,推动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1、增加财政投入
  政府对文化的投入相比于教育、卫生、科技等公共领域还是偏少,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更显不足,在土地优惠、税收政策、市场融资、政府奖励等方面都缺乏自上而下、系统的鼓励扶持政策。现在还不是政府在文化产业的经济利益上有所获的时候,而是应该将它放在民生工程战略高度来看,加大投入,培育市场、培养人才、扶持企业,使得发展文化产业的国家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2、拓宽融资渠道
  现有文化行业的民营经济要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中小规模的文化企业能够通过金融部门,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的信贷力度,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担保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进一步扩大基金的投资领域,解决中小企业担保难,贷款难的瓶颈问题,为需要扩大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三)充分开发利用人才资源
  目前,文化市场上既具备文化知识,又懂经营运作的复合型人才不多,己经成为制约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端发展的关键因素。目前,文化行业职工的生活待遇和福利与其它相关行业相比仍然偏低。因此,有必要研讨如何提升行业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就显得尤为迫切。这就需要我们在人才培养上下功夫,切实抓好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国际型人才的培养,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一方面要构建人才投入保障机制,它是留住优秀人才的关键所在,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另一方面要借鉴国际人才发展经验,用灵活、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鼓励创新,支持创业,保护和激发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同时,要做好宣传,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在人才的培养发展机制上,形成“爱惜人才,能留住人才”的长效机制。对那些业务精、贡献大、创新强的优秀人才,要给予表彰、鼓励和任用,形成示范效应,为人才施展才华营造良好的用武之地。此外,还要允许优秀人才在行业内部柔性流动,打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环境。
  三、文化产业的作用
  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既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也有其自身的价值。“文化经济”,就是文化和经济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形成以经济为依托的新文化形态,或以文化为内涵的新经济形态,即“文化的经济化”和“经济的文化化”。文化产业是文化经济化的直接产物,使得文化的作用除了满足人类的精神生活需要之外,本身也能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文化对政治、经济的渗透力越强,影响力越大,文化的社会价值就越突出。随着文化的扩张和渗透,文化与政治、经济日益一体化,文化力与经济力、科技力、政治力、军事力、保障力等共同构成综合国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与经济如此高度的融合,所催生的“文化经济”,将会像“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等产业形态曾经创造的经济成就一样,不仅会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升,再次给国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巨大活力,而且还能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我们应该从文化只是政治、经济的附属和消闲娱乐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文化经济观念。它服务于社会,既满足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物资财富。这不仅是文化事业繁荣的体现,也是人民群众生活用水平提高的显示。一般地讲,文化事业是一个“花钱”的单位,这主要是由其公益性质决定的,但文化产业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存活发展才更显生机。它在为社会创造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社会创造了物质文明。对国民经济而言,文化产业可说是一块“黄金事业”,如果把它说成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大金矿也不为过,它的确给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带来了生效。

标签: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