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饮食 > 正文

云南省旅游低碳化评价及对策 建设低碳城市的对策

时间:2019-02-0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旅游业也必然朝着低碳的方向发展。目前低碳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云南省旅游业碳排放量的估算,指出了云南地区发展低碳旅游的条件和发展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关键词】低碳旅游;碳排放;云南省
  
  20世纪以来,旅游业获得快速发展,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08年全球旅游收入已经达到9440亿美元,国际跨境旅游人数达到了9.22亿人次。旅游业是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的产业,气候变化对全球与区域旅游业产生着现实和潜在的影响。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开发与保护一体化的新型可持续发展理念。低碳旅游,就是引用低碳经济的理念,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游。低碳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观念,是一种旅游生产方式的变革,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要求,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它要求通过食、住、行、游、购、娱的每一个环节来体现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以行动来诠释和谐社会、节约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建设。此外,《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推进旅游节能减排,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旅游业的发展与低碳经济的进程密切相关。
  本文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地区碳排放量的计量和及碳排放量中各部分构成的说明,指出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云南省低碳旅游的发展现状
  1.云南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经过数年的发展,云南省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以昆明为中心的3线5区格局。目前每年都有大量的国际国内游客来云南观光度假或探险。云南省2005年至2009年期间旅游业贡献GDP分别为12.38%、12.53%、11.72%、11.65%和13.14%,旅游业作为云南省的一个支柱产业,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与此对应,旅游业也成为当地碳排放的一个重要来源,实行低碳化旅游,针对云南省进行旅游的低碳化评价对于降低该地区的碳排放总量至关重要。
  2.云南省发展低碳旅游业的优势
  (一)排碳少
  云南省风光宜人,气候温和。每年来滇旅游的游客中,大部分是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云南省能源丰富,水能发电,风力发电和热能发电都有发展的基础和空间,且已经投入使用;云南省山地面积广大,在这些地区旅行方式以马车和徒步为主。
  (二)吸碳多
  云南是全国四大林区之一,全省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424.76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501.5万公顷,占全国的1/10;活立木蓄积量达15.4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8;森林覆盖率约50%。全省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45个,州(市)、县级自然保护区65个,面积254.9万公顷。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蓄积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2吨氧气。造林就是固碳,绿化等同于减排。人工林的固碳作用更加显著,如人工桉树林生产力相当于天然林(针叶林)的20至30倍,5至7年就可以成材,生物量相当于原始林在自然情况下100至150年的产量。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人工林可达158万平方千米。若人工林平均蓄积量提高一倍,将使人工林固碳总量达到88.4亿吨。分发挥森林的固碳能力可以降低大气CO2浓度和抑制全球变暖趋势。
  二、云南省旅游行业碳排放计量及分析
  (一)碳排放计量
  旅游行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即住宿、餐饮、交通运输、旅游过程中的生活消费及其他碳排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分行业能源消耗量中的分类,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这几个行业合并计算,作为表格中的一项;住宿、餐饮业合并计算,作为另一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作为一项合并计算。因此在计算旅游业的碳排量时,要将住宿、餐饮业和交通运输业从上述项目中分离出来。旅游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等其他活动也会释放一定量的碳,因此还要将统计年鉴中涉及到这方面的生活消费和其他行业这两个项目考虑在内)。若住宿、餐饮业、批发零售业碳排放量用C表示,其中住宿、餐饮业在该项中所占比率为RC,而住宿、餐饮业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t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碳排量为T,其中交通运输业所占比率为RT,交通运输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t2;生活消费碳排放量为L,其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L;其他行业碳排放量为O,其中旅游业所占比率为RO。由此可以初略估算旅游业的碳排放量(carbon emission,CE)为:
  
  RT根据吴文化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一文的研究,取0.9;
  RC根据以往其他学者的研究取0.9;
  RO与生活消费及其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事项息息相关,因此设定:
  
  
  该项比率见表1。平均停留天数基本是在2-2.5之间浮动,鉴于本文只是粗略估算,且该项影响不是很大,因此在计算中统一选取2.5;
  Rt1、Rt2大致等于旅游业创造GDP在全部GDP中所占的比率,该项见表2。
  碳排放按照其消耗的原料不同,又可分为煤炭、焦炭、原油、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电力。每种燃料折合成标准煤的参考系数各不相同,因此,又可以将每种能源消耗量分别乘以各自的标准煤系数。
  
  
  图1 云南省2003年-2009年旅游交通在旅游业全部碳排量中所占比率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除去2004年这个年份有些异常外,2003年-2009年,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量在旅游业的总体碳排放量中所占比率基本在0.8-0.85的范围浮动,并且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个结论与石培华和吴普在《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一文中的结论相符。在该文中,作者得出结论,旅游交通能源消耗占旅游业总能耗的72.08%,是旅游业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此外,作者还提到从全球来看,旅游交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到了旅游业总排放量的90%。
  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最近几年,旅游业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详见图2。
  
  
  图2 2003年-2009年旅游业碳排放量
  在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除去2004年这个异常数据外,旅游业碳排放量总计在过去几年里呈上升趋势。而旅游总人次在2003年-2009年期间也呈上升趋势,且其上升的速度远大于旅游业碳排量总计的上升速度。根据旅游业能源消耗构成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对清洁能源消耗比率的增大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这也为我们发展低碳旅游指明了方向,作为旅游业碳排放构成的主要因素,尽量减少交通运输业的碳排量对减低旅游业总体碳排量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大力度发展新能源,推广清洁能源的适用范围。
  三、实现低碳旅游的建议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旅游业碳排放量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业,同时考虑到云南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因此云南省实现低碳旅游的途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新能源车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都是混合动力汽车。混合动力是指那些采用传统燃料的,同时配以电动机/发动机来改善低速动力输出和燃油消耗的车型。按照燃料种类的不同,主要又可以分为汽油混合动力和柴油混合动力两种。目前国内市场上,混合动力车辆的主流都是汽油混合动力。混合动力属于过渡方案,纯电池力属于辅助方案,而氢燃料电池属于难以实施的方案。物理电池则兼顾了诸多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表4中,能源效率、碳排放确定了方案的新能源特征,即政府的支持力度;制造成本确定了方案的市场成本;功率、行驶里程和配套设备确定了方案的市场竞争力,即用户的接受程度。景区内部的观光旅游车一般行驶里程较少,使用频率频繁;景区之间距离适中;而不同城市之间,省级之间距离较远,载客人数较多。旅游业的相关负责人应根据该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人民生活水平,选择适合的发展方案。
  2.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使用
  清洁能源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和非再生能源,非再生能源主要是指核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再生能源投资大,投资回收期长,在云南这样一个不发达地区不适宜推广。但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其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优良条件。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等大小河流分布其中,充沛的水力资源为云南省发展水力发电提供资源;气候类型多样,适宜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各种类气候类型林木的生长,丰富多样的气候条件为云南发展生物能源种植创造条件。此外,云南风力资源、地热资源也很丰富。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造福群众,另一方面不产生新污染且减少对其他能源的消耗。
  3.对政府政策完善的建议
  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还应当出台相应政策,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旅游主体行为,如对于碳排放量超标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处罚;对于表现优秀的旅游企业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积极引导旅游企业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和清洁能源。此外,要加强对旅游者低碳旅游意识的引导,加强源头控制。
  低碳旅游是一种更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方式,它涉及到旅游者生活的食、行、住、娱各个方面,要求旅游企业和旅行者的全面参与,是一项全民性的活动。推进低碳旅游的发展,需要在培养起旅游者和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的基础上,完善各项指标的建设,加紧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
  
  参考文献:
  [1]李胜,陈晓春.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03):46.
  [2]蔡萌,汪宇明.低碳旅游: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游学刊,2010,01(05):124
  [3]石培华,吴普.中国旅游业能源消耗与CO2排放量的初步估算[J].地理学报,2011,02(02):
  235-243.
  [4]吴文化.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能源消费和排放与典型国家的比较[A].见:中国能源[M].2007,10(10):19-23.
  [5]孟荔荔.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条件、现状及前景[A].2003,03(74):51-53.
  [6]新能源汽车,百度百科https://baike.省略/view/825855.htm.
  [7]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应文艳(1987―),女,河南漯河人,2006年毕业于大理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林业会计。
  李谦(1973―),女,云南建水人,西南林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林经济管理和会计与实务的教学研究。

标签:云南省 碳化 对策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