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中考资料 > 中考招生 > 正文

关于诗的文字:诗配画图片大全

时间:2019-02-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1、果真有天才的话,你就放下诗歌理论史,坐在天才的门前直接去看,诗与开端这个词几乎是孪生之词,它们的形影时常重叠在一起。   2、还在汉语世界中练习抒情的人很多。抒情是人与人之间打猎的把戏,从勾引开始,这套猎捕的魔法至今还被诗人们广泛应用着。
  我反对。我不写感人的句子,有些句子慈悲了与感人无关。我也不写善句子,一切所谓善句子都与某种恶果气息暗通。我们已再三领教过。
  3、诗不必叙事。任何事物到达我之时,必被转换成开端之事物。
  4、大部分读者靠理解力去读诗,他们不在门内也不在门外,他们在与诗几乎不相干的地方。经验与智力,适合于阅读说明书或文件之类的东西,仅凭理解力去读诗,你就无法靠近并进入诗了。诗的事从虚而入,有非常之实。人们通常认为可理解的东西不是被悬搁了,而是被卷入了诗的匪夷之地。在没有断言的那些地带,诗人已直觉并冥思在先,也可以说直接认领在先了。
  被理解的事与物中绝少诗意。诗意在有待领会与有待开辟之地。我不靠理解力去写诗。也不依凭着基因文化,坐在谱系树的枝干上去写诗。
  5、能直见褶皱之奥妙的诗人其实不多。褶皱卷曲着生活中未被思议的最奇异的部分,它极少被真正打开过,这是延异之面的反常聚集。但诗人们常会在乎线的秩序的描摹,工笔的或写意的,都还在由此及彼的路上,到假定的目标为止。
  我好奇于倾斜中的面的不确定,书写的游戏往往从这里开始,在这些转换的面之中移步换影,总有什么从词语的生发与回撤中差异出来。
  6、我们果真熟知汉语了吗?我们的书写是否已真正进入汉语的吁请中了呢?绝大部分寄生在汉语中的人,并不能觉知汉语是未完成的语种这一事实,尽管汉语有许多衰败的迹象,它却仍深藏着值得倾听的力量。倾听汉语,首先是去倾听它合苞未放的那一部分。它决不会出现在日常的言说中。恰是在与开创性言说相契时,这个尚未现身的含苞未放的部分才得以为人们所见。
  7、可能性,是一个句子得以鲜活的血液。不包含可能性的句子,是可以直接打扫到殡仪馆去的句子。有人认为这一类句子和日常生活保持了一致,这没什么为难批评家的,把如此这般的日常生活一道直接打扫到殡仪馆去好了。
  8、不从正反左右的界别中开口说话。也不受制于它们设定的秩序。诗可以给出别具一格的空间,从对立对象中事先撤离出来,不在隶属的力量中,学会去侧面看,从侧面去书写。我格外关注事物的侧面,这是可以逗留的陌生地带。
  9、警惕形容词!在定语或状语时态中,形容词都支持着断言句式。就诗生活而言,本人不太认同由形容词敷衍而成的断言句。这些词已标签化了。这些词都具有心理勾引的特性,它们逃避在行为状态之外,属于最堵截直觉力的词。
  我也尽量不说出好像、如同、仿佛之类的词,这些词有致幻的力量,它们是锋利的,非创造性的类比,往往只是对抵达事实的虚拟,这些词潜藏着自慰的倾向,诗人们也很少留意过这个事实。
  你一定要抱紧这些词不肯放手吗?与此干系密切的谋杀早已在诗歌史中发生了,警惕形容词的书写才刚刚开始。
  10、反客观反白描。反主观反黑描。洗去革命这个词的锈迹和血腥气,重新领会它。反一切虚以名目的附加之物,反到微光遣送处。人要从它自身名词的前置中自反出来。返还到代词之词性中去。
  11、一首诗反常的形式也可以剥离规训力。形式还是有必要谈论的,形式是最直接的喻体。文字的形式,有时比美术更具喻示力。批评家们读诗时的反应,在这方面似乎要迟钝得多了。至少可以朝偏僻处想一想,这个世界,没有凭空悬挂的形式。
  12、读不懂的诗正与事物的日常状态短兵相接,它的锋芒在你尚未领会的天命里。进入匪夷之中,你便惊异不已。
  13、你读到一首难以理喻的诗,就一定能从中接触到有所不恭的力量。一个诗人能够站在对既定事物不恭的位置上开口说话。这是你坚持的写作的态度,反对了恭(甚至反对了一大批人话),不寄生也不攀附中心地带的意义,拒绝了日常的理喻,才会有真正不讲理的诗出现,这已不仅是与知识相关的事了。
  14、说风马牛不相及的人,不会是一个有天分的诗人。
  15、直觉中的事物,一上手就有些离谱了,这种事并不多见。有这种倾向的诗也不多见。我们回到现象学所说的实事中去了吗?这要看你有没有点离谱的能力了,你写到不伦不类处,好诗的形态已见端倪。
  16、总会有意识形态的蛛丝马迹,在字、词、句子之间的关系里。进入大众尚未觉知的存在的集体性创伤中,诗的姿态极可能是异端的,诗在这里经常承担着批评的风险。
  17、隐含在民主中的平庸与专制一样威胁着诗人,当人们对诗提出了公共性要求时便是如此。其实,整个世界对诗的挑衅已公开化了,诗人活在这个时代的艰辛已经彻底了,这恰是时代之轻薄的一种直接的应证。
  18、神秘这个词不可转义,它几乎前置于所有可被言说之事物。这个词被不同类型的形而上学之手胡乱地摸过一遍又一遍,批评家们就以为它是一个必须被清除的词了。你一出场就喝了无源之水,你不觉得神秘这个词还是有点意思的吗?
  神秘的本意不仅与起源有关,还在于这个秘,藏匿在几于寂然的独一无二的吁请中,它也生发为语言之为语言自身之秘,凭借人类知识学是不可抵达的,而非哲学的思与诗,确又异乎寻常从它而出。在此,我们可以看出,神秘一词之于人,正在于使思与诗得以可能的道说之未被倾听,这也见出了日常的说道与道说之不同。正是从属于道说的思与诗,才给出了道路开辟的可能。
  就道路的开启而言,一旦谱系学不再能解释它,它便具有了某种神秘的气息,诗相契于此。
  诗之书写,相契于一切开端性。我们为此再次惊讶之后,真正能与之相契的句子,也不再有那种日常的敲锣打鼓般的响亮了。相应于道路的开辟。进入对开端一词本意上的返还,一种无对象的敬意中的沉潜和对日常事物的有所抑止,便与书写中最可默会的部分接合在一起了。
  诗。合乎天命。
  19、人被裹在历史性的平庸中,后现代也会平庸起来,绝大部分人被关在器皿之中,驯养在其中,一些诗人,也被驯养在制度化的句子里,出口也许正裹在汉语里,想抽身而出的诗人,写如履薄冰的句子,从字与词重新开始。
  20、书写的制度隐蔽在各类文本中。教科书中有它的部分踪迹。制度比框架更具制约力。如呼如吸的事物在制度之外。
  你不要进入书写的制度中。字与词是可以在陌生的句子里脱胎换骨的,书写一旦败坏成了管理的学问,你以制度的方式一开口,句子它刚出场就死了。喂,句子死啦!一大堆死句子能给这个世界以什么样的诗意呢?我们说一个诗人活到尽头了,通常指的是,他写的自以为诗的那些东西,已有了某种制度的气息。
  21、人类文化中能够威胁成长的东西其实很多,白日梦是文化中最有繁衍力的一部分,它几乎已遍及哲学、政治、道德等各个领域。比白日梦对成长甚至更具威胁力的是怀乡式书写。这里所说的怀乡,根本上不是什么还原的自觉,而是婴孩念乳行为在生活中一种自虐性的刻骨的变异。
  22、诗人无故土。除非,你承认那是乌有之乡而你本身又从它而出。不必用故土异乡这些冒着酸气的词襄住诗人。
  诗人在此。
  23、文学中一定有冒充尺度的东西会追赶你,你要能劈头盖脸地去对付它,你一不小心,书写的技术就会卷土重来,你是靠造句的技术去书写的诗人?从纸上打扫掉那些料想之中的文字,朝匪夷处写出你事先不可料想之诗。
  24、习惯于回忆与眷念的人,裹紧在旧事物的影子里。回忆与眷念,也仅是到肉身为止。
  这个世界太需要一些新的东西了。许多脸谱,漂移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比喻中。人还将在比喻的尘埃中折腾下去。大部分比喻,已与平庸的事情勾结在一起了,比喻,已变成了可复制的技术性学问的一部分了。
  但是,人会被天命重新带入到朝向人自身的逼问之路上。这句话有点玄,玄意是要在深度游戏中去默会的。
  25、故事的世界其实是事故的世界,人的世界失败了。
  人本的意愿也早已泥沙俱下了。以诗为本的路还要从句子中开辟出来。
  以诗为本,是诗人对生活最直接的担当。

标签: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