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高中数学课堂创设情感教学|2018高中数学新课改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 符合新课改精神的课堂应该是“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的教学,是一种真正有效的教学。   【关键词】新课改;数学课堂;教学情境;有效性
  
  1.营造和谐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除知识对流的主线外,还有一条情感对流的主线。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是愉悦、和谐的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在愉快、平心静气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最容易产生创新灵感。因此,教师必须坚持教学民主,建立朋友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平等还给学生,把自由还给学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理念下,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就是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解放学生的口、手和思维,让学生敢说、敢做、敢于发现问题、敢于发表见解。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参与者。无论是学习问题的提出,学习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选择,还是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结果的预想都要贴近学习的实际,充分参与到学生中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不能在每一次的学习过程中,都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要将学习当作学生与教师共同设计并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
  再次,教师应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引导者。教师不仅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教师还应该是一个顾问、参谋和引导者。努力做到“果”让学生自己摘,“问”让学生自己提,“话”让学生自己说,“情”让学生自己抒,“题”让学生自己解,“法”让学生自己探,让学生在“误”中感悟,在“错”中切磋,在“探”中感叹,在“情”中自信,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在主动中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
  和谐的学习情境,让数学教学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趣味化。教师可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通过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手段,努力创设贴近生活、贴近自然、贴近自身体验的学习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吸引人、感动人、激励人的和谐环境中开展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情境创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注意以下几点:
  3.1 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的问题。
  3.2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
  3.3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
  3.深入钻研教材,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教材是学习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蓝本”,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的基本素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基本内容和主要数学活动机会。简言之,教材是学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深入钻研教材不仅需要教师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把握教学中各知识点的深浅度,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把握教材的关键处,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补充、加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另外,有条件的教师还应认真比较新老教材,从变动中深刻领会编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新教材的精神实质,这无疑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4.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课堂教学环节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就是使其每一个环节尽量合理化、科学化。尽管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同,内容也不尽相同,但鉴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课堂教学的一般规律,其教学环节应按:复习铺垫--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归纳小结的程序进行。同时要把握好两个原则:第一、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即课堂教学环节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完成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第二、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性。即确定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要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和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5.形成教学模式,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或选择的)在教学过程中相对稳定的由一整套教学策略与之相适应的结构方式,它具有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功能。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和构建科学规范的教学模式是保证。正如有些专家所言,如果一个教师能够掌握七、八个教学模式,那对实施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是大有益处的。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发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了一个战略性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面对新课改,教师要尽最大可能采用效果最好、效率最高的教学方法,让课堂的每一分钟都体现,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潜心钻研,勇于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收稿日期:2012-02-22

标签:创设 浅谈 新课改 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