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周记 > 正文

[科学实验探究中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个人综合能力包括哪些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科学课,虽然它并不是学校课程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但是一门让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当前教育改革,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为其关注重点,以满足当代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需要,面对人类生存的一系列问题的挑战。现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作为素质教育思想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能力培养又被赋予更新更广泛的意义。
  1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就是让学生动动手而已吗?不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只有思维动起来,学生才会有意识地去做每一步实验,才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学生动手,而不注重学生动脑(即思维)。
  比如“热”单元,每课每一项实验都以动手操作活动的形式进行。拿“液体的热胀冷缩”这课来看,让学生从不成功的装置进行思考,与组间同学探讨装置的改进,动脑设计实验方案,如何一步步动手操作来证明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让学生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来动手操作。研究完成后发现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其他液体也有吗?为了让大家研究的更彻底一些,笔者从平常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入手,一一出示给大家,有酱油、黄酒、醋、牛奶、果汁、啤酒、可乐……把学生的研究活动向着更宽广的方向拓展。但是这样的进一步实验也提出一个思考难点:在原来的实验基础上哪些实验步骤需要改动?思考过后再动手自己去“玩一玩,做一做”。在每小组有选择地动手完成实验探究后,再来阐述所研究的液体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样的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在“动手”的基础上,真正地让思维动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如在教学“观察、描述矿物”这一课时,笔者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研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讨论得热火朝天。在这个过程中,笔者适时地让学生来自己动手观察,从颜色、条痕、光滑度等方面着手。有时自己把不对的步骤调整一下,方法不好的换个方法再试一试。最后,学生描述的既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有课本上有的,也有课本上没有的,真正达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语
   言表达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传统的教师和个别学生的一问一答,即使尖子生的回答是100%正确,这一尖子生单位时间里得益是100%,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收益甚少。只有当每个学生都来动脑、动口、动手,他们每一个既是老师又是学生,还是听众,耳、口、眼、脑并用,学习的效率才会大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就会飞速发展。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其中强调“发展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科目,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其中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科学实验探究中,要让学生的所思所想能完整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说、懂得说的方法,同时也要有说的勇气,敢于在众人面前发表自己的意见,既不怕说错,也不怕说不完整,而且能够做到声音洪亮、语言清晰、条理性强。这些要求在科学探究学习的课堂环境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想养成学生说的习惯,提高学生说的能力,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说的机会。在平常的课堂中,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机会很多,但是很多时候科学教师对于学生回答更多的是关注答案的准确性,而忽视学生回答的完整性。既然要发展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那么在课堂中,教师就应该让多一些的学生来回答问题。同样的一个问题,在第一个学生回答完毕以后,可以追问谁还能比他回答得更好,期待下一个学生能有更加完善的回答,并且在关注学生的准确性的时候,还要适当地关注一下学生回答问题的完整性。
  科学课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知识的综合上,而且也体现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综合上。要充分体现科学课的综合性,那就应以探究实验为载体,利用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眼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让学生在科学课中真正动起来,真正实现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金阊新城实验小学校)

标签:科学实验 探究 中学生 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