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准考证 > 正文

【游戏教学的偏差案例研究】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认知偏差

时间:2019-01-2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最常见的活动之一。设计合理的游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同时也能调节课堂节奏,活跃课堂气氛,但是活动过程中也容易出现偏差。本文列举了游戏教学中最常见的四个偏差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游戏;案例;处方
  
  游戏是目前小学英语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技能之一,也是颇受学生欢迎的活动形式。Jayne Moon(2000)认为,游戏能够吸引学生的趣味感而提高他们的兴趣,交际性的游戏给了学生一个运用语言的真正目的,为他们提供了自由运用和检验语言的机会。Zoltan Dornyei(2001)也指出,最能激励学生学习动机的任务活动必定有一定的挑战性,因为人类喜欢被挑战,游戏刚好具备了这个特点。设计合理的游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同时也能活跃课堂气氛,调节课堂节奏,可谓“多功能,高效果”。
  当然,在运用游戏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笔者进行调查和研究之后,找出了部分问题的原因,也探索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对策。这里借用一些医学术语对这些常见的偏差案例进行比喻和分析。
  病例一:不是游戏的“游戏”
  病征:“Play a game. Follow T to do the action words. ”
   (摘自广东省2010年优秀单元设计展示活动佛山市XX小学张老师的教学设计。)
  诊断:对游戏定义理解的偏差
  显而易见,上面的活动不是游戏,只是让学生跟着教师做相应的动作,最多也只能算是运用TPR的活动。在听课的过程中,经常会听到教师对学生说“咱们来做个游戏吧!”,学生兴高采烈,结果教师只是对部分学生问了几个问题,或者让学生跟着教师做一些动作,根本没有什么游戏。与这些教师交流发现,他们本身对游戏的定义不清楚,对游戏的概念模糊不清,把一般的活动跟游戏混为一谈。
  我们先从“游戏”的英语意思来分析这个词的含义。游戏的英文单词是game,与game配搭的有几类,比如Olymopic Games(奥林匹克运动会)和ball games(球类运动),game都是指“运动”,不过这些运动都含有竞技性的成分,其中不乏竞争与合作,也充满了挑战的意味。无论是奥运会的运动,或者球类运动,最终的结果都有输有赢,参加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赢得这样的活动,用中文的词语“比赛”可能更为贴切。当然,在play games这个短语中,games对应的中文是“游戏”。事实上,在这两种场合中,game的意思基本一致,只不过后者更多地含有娱乐的成分。还有,game无论在第一种意思还是第二个短语,这些活动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
  处方:吃透“游戏”的含义
  教师如果明确了“游戏”的含义,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柏拉图的游戏定义是“游戏是一切幼子(动物的和人的)生活和能力跳跃需要而产生的有意识的模拟活动”,亚里士多德却认为“游戏是劳作后的休息和消遣,本身并带有任何目的性的一种行为活动”,辞海定义为“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这个定义说明了游戏的两个最基本的特性:以直接获得快感(包括生理和心理的愉悦)为主要目的,主体参与互动。主体参与互动是指主体动作、语言、表情等变化与获得快感的刺激方式及刺激程度有直接联系。综合以上定义,本人认为,课堂上的游戏是指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含有竞争(合作)性质的趣味性活动,这种活动富于挑战性,游戏前难以预测结果。
  病例二:并不明白的“明白”
  病征:
  T: Let me tell you how to play the game. First…. Second… Third…. Can you understand?
  Ss: … (silent)
  T:Clear?
  Ss:Yes…yes.
  (广东省某师范院校学生的实习课堂片段)
  诊断:课堂预测与生成的偏差
  这是新教师和借班上课的教师(或异地教学)在做游戏时经常出现的场面。教师认为已经进行了解释,所以内心“预测”学生的反应应该是“yes”,但有时偏偏事与愿违。事实上回答“Yes”的同学也许能明白怎么做(不排除有些还不明白的),但是,那些不清楚的同学呢?他们往往会不吭声,毕竟不懂不是光荣的事。可是教师能听到他们的“心声”吗?但很多教师还是 “一如既往”地照问不误,似乎这问句已经成了“口头禅“,其结果可想而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几个。一方面由于学生不熟悉教师的语音语调,或者教师对学生的学情不了解,另一方面可能游戏规则比较复杂,尽管教师先做了解释,但是学生能否理解,教师没什么把握,所以会习惯地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或者“Are you clear?”,“Is it clear?”,有时教师发现没有人回答,还要反复追问“Yes or no? Yes or no?”这时教师听到的回答无一不是“Yes”,几乎没有听到过“No”的声音。但是,做起游戏来往往有很多人不明白,导致游戏的失败,也影响到教学效果。
  处方:示范加抽查,必要时用母语
  游戏成功的一个关键是必须让全体学生都清楚游戏应该怎样做,所以就必须让学生充分了解和理解“游戏规则”。有些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即使教师解释得非常清楚,但是对于理解力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一遍听懂”的要求显然过于苛刻。
  显然,教师如果知道有些同学不明白而再重复解释一遍,这样的效果只能给学生“罗嗦”或“枯燥”的感觉。所以,教师要确保大部分同学真正明白游戏该怎样做,在解释游戏规则的时候,必须边解释边做示范,示范的过程除了帮助理解之外,还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做”本身就包含了动作,比单纯的“话”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示范之后,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能够准确无误地完成游戏,教师可以抽查个别学生,看看他们是否在教师不加帮助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病例三:为了游戏而游戏
  病征:
  Step 3.Practice
  a.Listen and touch
  首先请两位同学上台,教师发出I have a …in my room.指令,学生拍单词图片,拍得又快又对的胜出。然后由各小组开展活动,由一名组员读单词,其他组员在教材插图上指出相应的图片。
  b.Which order?
  教师以较快的速度说出一组单词,每次读单词的顺序不同,让学生记忆说出教师所读单词的顺序。如:closet, end table,air-conditioner,door(1234);air-conditioner,end table,door,closet (3241)……
  c.Let’s play
  学生几人一组做句型接龙游戏。如,学生A说I have a trash bin in my room.学生B应在学生A的基础上加一个词,如:I have a trash bin and a mirror in my room.以此类推,但是不准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词,鼓励学生加入本课外的词汇。
  d.Listen and choose
  教师读一个句子,学生根据听到的内容选择符合的一项。
  (摘自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学许老师的课堂设计片段。)
  诊断:对游戏过分信任的偏差
  课堂游戏一个接着一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的尖叫声、笑声,有时会看到学生拍桌子或跺脚的现象。因为教师觉得游戏是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手段,学生也非常喜欢做游戏,所以,教师恨不得把整个课堂的操练都用游戏来完成,当然这不排除受个别“专家”在评课时倾向于“活跃”的课堂就是好课堂的观点的影响。
  处方:让游戏为课堂教学服务
  Games must be more than fun (2005) 。游戏的选择和运用是非常讲究的。首先,游戏应该服务语言教学,教师应该非常清楚运用游戏的目的,这个游戏时要训练学生对词汇、句子还是语法的掌握,还是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哪方面的加强?不同的目的对于游戏的选择有不同的侧重。另外,游戏的运用必须符合课堂规律。通常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为了不让他们的注意力疲劳,教师应该遵循“波浪式”的课堂节奏原则,动静结合,松弛有度,最好不要一节课都是安安静静的听教师讲解(那是填鸭式),也不能让学生在40分钟里一直处于亢奋的状态。好的课堂活动应该多种方式穿插进行,科学合理安排。
  病例四:难以控制的“活跃”
  病征:
  (同学们正在做游戏,气氛非常活跃。)
  T:Time’s up. Let’s stop.
  (学生们继续做游戏,情绪依然高涨。)
  T: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please?
  (学生们还是高声叫嚷,非常兴奋。)
  T:(大声)Please keep quiet.
  (学生们还是没有停下来,最后教师用教鞭狠狠地敲了一下讲台,大家终于陆续安静下来。)
  诊断:对游戏规则掌控的偏差
  游戏本身就是一种让学生动起来的活动形式,很多教师用游戏也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但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赢得游戏,往往会非常投入,心情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当赢得某个环节或者不小心输掉时,会不自觉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失声大叫,甚至顿足捶胸,教师的指令或者说话早就被置之度外而抛到云霄天外了。这时,教师难以控制课堂。
  处方:用奖惩条例规范活动
  教师应该“预设”游戏过程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游戏之前要先宣布游戏规则,包括游戏过程中的纪律,比如在游戏过程中违反哪条规则的要被扣分,或者听到老师的指令能够马上反应的可以加分等,把应该遵守的纪律当成游戏规则之一。这样当教师发现有违规的苗头时可以马上采取措施,对某个小组或个人进行警告,加分或扣分。
  最后,笔者想用harmer(2003)的话来作为本篇的总结。首先,教师应该懂得“怎样预防”,当问题出现时,必须弄清楚“为什么它会发生,而且一旦发生该怎么办”,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要具备本专业的知识外,还必须花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备课”。总之,“预防远胜于规范的治疗”。这是任何一个学科开展任何一种课堂活动都应该借鉴的。
  
  参考文献:
  [1]Moon, Jayne. Children Learning English[M].Oxford:MacMillan Publishers,2000.
  [2]Limited.Dornyei Zoltan. Motivational Strategies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Seligson, Paul.An Introduction to Teaching English to Children[M]. London:Susan House,1997.
  [4]广东省教育厅组编.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培训教材[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5]Harmer Jeremy,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标签:偏差 案例 教学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