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准考证 > 正文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的探讨_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时间:2019-01-1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能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教学。通过对现阶段学校以“抓课堂,促质量”的分析,提出把握好每一堂课的全局、提倡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全局性;学生为主体 ;问题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192-01
  
  有效性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就抓住了教育的根本。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是能让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的课堂教学。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那么作为生物教师如何组织落实好每一节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把握好生物课堂的全局性
  实施新课程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新课程教学要求要做到最优化的教学。因此,教师对每一节课必须有一个全局的把握,明确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是什么,采取什么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等。在这种背景下,集体备课显得尤其重要,“集团进攻”的有效性一定比“单兵作战”强。集体备课可以资源共享,可以相互交流、切磋,既可以节省每位老师的备课时间,为自己减负,还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关键是通过集体讨论能更准确地把握课堂的教学结构和教材的知识体系,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事半功倍,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又能激发和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备课组老师们要对一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包括课堂导入、课堂提问的内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等;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还要考虑教学内容是否关注社会、面向生活,培养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关注。
  2.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教师在新课程面前,要“稚化”自己,把自己当作学生,用一颗“童心”去探知学生的想法和情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设计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设计应突出新课程教学活动中三维学习目标的整合,充分考虑生物学科的特点,利用青少年普遍有好动、好奇、好胜、好群心理,学习活动中求新、求奇、求趣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例如:实验《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生活经验,提出以下日常事例进行探讨:你在节日里喝过酒吗?喝酒有什么感觉?你见过喝醉酒的人吗?请你谈谈醉酒的表现,分析这种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在起作用?学生积极发言,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酒精对人体的作用和危害。这一教学设计的显著特点是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最常见的生活材料让学生积极参与、发表真实见解。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增加了,真正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都会很认真的学,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让其感兴趣,学生就会自觉的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另外在初中生物教材中有很多趣味小故事、视频、动画,小实验等,适当的应用到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保持注意力。课堂上若能使学生保持在课堂上始终神采奕奕,课堂学习气氛浓烈,教学效率和课堂教学"有效性"肯定能提高。
  3.在课堂中提倡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所以,“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朱喜语)。我们认为,课程设计不应以做题来解决问题,而是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因此教学中提倡“以问题为中心”。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产生疑问、暴露困难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展示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造新成果的过程。教学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的发展就要大力倡导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和学习,通过问题来组织、引导和调控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3.1 科学地设计问题和问题的呈现情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实施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问题的设计是关系整个教学成败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来设计问题使问题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通过合理控制问题的难度,既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简单而不屑一顾,也不会让学生因问题太难而丧失信心;要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深入分析基础上,合理安排好问题的梯度,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没有对错,只有观点”。例如在学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知识后提出:“一日之时在于晨,平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早晨很早就起来晨跑,而且经常都跑得满头大汗,这种锻炼方法科学吗?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向他们提出你的见解“。这样,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分析,学生会感到成功的喜悦,并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
  3.2 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矛盾和联系为中心的教学。矛盾就是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找到矛盾,实际上就是设计了问题。只有学生自己发现了矛盾和问题,才能引发其探究的动机。生物学中有许多概念和日常生活中的说法不尽相同,学生也较难弄清。如鲸为什么不是鱼?蝙蝠不是鸟!两栖动物的两栖的含义。通过这些概念和说法的并列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引导他们去解决产生的问题。学生在这种认知冲突的情景中,激发了极大的探究欲望。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一旦学生产生了兴奋点,接下来教师要做的就是利用适合的问题再加以因势利导罢了。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
  
  (下转194页)

标签:课堂教学 新课标 探讨 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