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准考证 > 正文

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_新课程下政治课情境教学方法初探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传统的政治课堂因呆板、僵滞已成为昨日黄花。如果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仍手握“旧船票”重复“昨天的故事”,这样的课堂必定是一潭死水,毫无生机,更谈不上高效了。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巧创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变这种现象。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成长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学生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相联系的具体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自主学习,用于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构建政治课堂的教学情境,是顺应新课改、调动学生主体性的必然要求。
  一、 创设“情感”情境,彰显“无痕”德育
  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热情、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仅靠空洞的说教,淡而无味,也没有实效。这些都需要情感的支撑,才有实际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巧创“情感”情境,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那学生的学习就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就是享受而不是痛苦,政治课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而是心灵的雨露和阳光。如在学习七年级《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一内容时,我以“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为情感主题,为学生设置了三个情境。第一个视频情境:播放2008年5月19日全国哀悼日 国旗降半旗,各大网站以黑白色哀掉汶川遇难同胞的视频。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了解政府和全国人民对生命的尊重,激发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第二个音乐情境:播放了两首配乐诗歌《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和《妈妈,别哭,我去了天堂》。这是写给汶川5•12地震中遇难的孩子们的。轻柔的、忧伤的音乐声和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的朗诵声交相回荡在教室里。同学们感受到了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和去了天堂的孩子对美好生活的眷念,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流了泪,珍爱生命、呵护生命之情在不觉中被激起。珍爱生命的教育在学生心灵的震撼中悄然进行,水到渠成,从而彰显了“无痕”德育的魅力。第三个语言描述情境:在背景音乐《让世界充满爱》的歌声中,老师讲述一段感人的材料,2009年8月,上海一对年轻夫妇向盐城身患白血病的男童周银宝无偿捐献了女儿的自留脐带血……这段描述有音乐的烘托和教师动情的渲染,学生被这对夫妇拯救生命的行为感动。
  三个情境的设置把学生的情感一步步地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情绪状态下去探究如何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打下很好的情感基础。一堂成功的政治课教学,不仅是充分的说理,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
  二、 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置身于某种情境中,让其去体验、感受,从而获得情感上的认同、认识上的提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中截取素材,贴近学生的经验,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思维的碰撞和交融。如在学习八年级“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维权的“生活”情境:学生张某在一家私营的书店买了一本作文集,回家后发现书缺了几页。第二天……
  小张同学应该怎么办?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编排情景剧,最后再邀请两名学生到台前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模拟了几种解决问题的场景,合情合理合法地帮助小张维护了自己的消费权益。由于这一情景剧设计的内容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交流,使得其基于生活的经验得以发展和完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生活”情境教学,使学生的才能得以提升、情感得以激发,使学生真正做到了用“心”去参与,乐于交流展示,享受生命的充实和学习的快乐,从而很好地达成教学的“发展性目标”。
  三、 创设“问题”情境,活化学生思维
  问题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先导、资源和推动力。美国哈佛大学有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教师若能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难问题而又引人入胜的情境,使学生进入求通而不得的状态,可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使思维处于活化状态。然后教师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去追根寻源,进行探索,培养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
  如在讲授七年级“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时,我为学生设计两个“问题”情境。情境一:小峰因经常犯错误、上课讲话又拖拉作业,班主任老师便让他在教室外面站着,不允许他进教室上课。问:老师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小峰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境二:小丽的父亲因家庭困难让正在读初一的小丽去打工挣钱,老师去劝学,小丽的父亲却说,这是我的家事,你管不着。问:小丽很想上学,她该怎么办?你是怎么看这件事的?作为同学,你能怎样帮助小丽?这种“问题”情境的设置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距离,唤起学生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对探究对象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巨大的内驱力,使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学生在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表现非常活跃,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四、 创设“激励”情境,培养学生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品尝成功,学习不再是负担,而将成为一种内心需要,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跳一跳就能摘得到果实”的激励机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在学习七年级《情绪的多重世界》时,我为学生创设了三个“激励”情境。情境一:“画一画”,用简笔画生动形象地画出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看谁画得好。那些擅长绘画的同学跃跃欲试,情绪高涨,在黑板上一决高低。情境二:“演一演”,喜、怒、哀、惧四类情绪,看谁演得最像。一些大胆的男生主动请缨,在讲台前模拟喜、怒、哀、惧的表情。甚至有的学生把这四种情绪通过一个情景剧再现出来,可见得学生的创意之大。情境三:请用四字的成语表现喜、怒、哀、惧,看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得最恰当、最多。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再由专人进行甄别、剔除那些不恰当的、重复的四字成语。然后小组推选代表,在规定的时间内与其他小组代表展开竞争。三个“激励”情境的创设,采取了个人才艺展示和分组竞赛的形式进行。对于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喜报,对于表现优秀的合作小组加分。这样的激励机制,使得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同学们竞相展示、合作小组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沟通、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大大增强。连那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同学,也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心。
  (管以娟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县实验初中 225800)

标签:政治课 教学方法 初探 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