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助学贷款 > 正文

语文教学中应处理好五个关系|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的五个关系,才能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新课改 关系 创新精神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在培养民族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应以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在新课改的课堂模式中,必须注意处理好教与学,活与死,多与少,分与综,说与写 五个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形式,学是目的,教要适应学。新课程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式进行施教。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为此,教师教学时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要把主角让位于学生,要全面关注学生,要善于进行角色换位,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所以,教学不是教师如何进行教学表演,而是蹲下来,弯下腰,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摆正教与学的位置,端正师与生的关系,在教转为学上下工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现在知识浩如烟海,理论层出不穷,教师的“教”不能停留在知识的传播上,而应重视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教”重在引导,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做人。重视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教育学和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学生的成长起决定因素是非智力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恒久的毅 力和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活与死的关系
  教学中,要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就要变“传授”为“感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教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不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和感悟,学生的心灵就是一张洁净的白纸,任由教师用统一化、标准化,同步化的死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知识。尽管教师讲的很多,逐字逐句逐行都不放过,讲解得很精彩,但是,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得不偿失。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强调过程,重视学生参与,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感悟。上述表明学生获得知识的核心因素在于自己的感悟,在感悟基础上的理解、创新,获得新的体验与知识。因此,在现代语文教学中,必须融入生命体验,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让学生活动起来,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让学生去亲自体验、亲自感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审美情趣,教师要以人为本,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与少的关系
  入选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文章有很多空白。空白指的是作品已描绘的部分向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造的空间,读者可透过感知的部分去想象,而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是创新的基础。因此,抓住课文的艺术空白,这时教师的讲的要少,能不说的就不说,能不讲的就不讲,只作为指导者、诱导者,尽量把多余的时间让给学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补充故事隐去的情节,丰富课文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分与综关系
  为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课程结构体系之中,而且与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相并列,构成语文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起到培养初中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新课标明确综合性学习是为了拓宽学习空间、增加实践机会、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所以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特征就体现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合作教学时,对于教学中存在的每一个语文问题都教给学生去思考,去合作讨论。在合作学习中,每一个合作者都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分工,不能让能力差的学生得不到展示的机会,而语文合作学习的成员分工大体是根据组内学生的特长,进行分的工:有组长、记录、汇报人、检查员等,并且对于每一个角色不是一层不变,应该做到对小组角色可轮换进行,让他们体会到各自角色的意义。
  对语文各个知识点的落实,要分散解决,各个击破。教学中要集中力量,集中时间,瞄准一个目标,解决一个,消化一个,掌握一个,步步为营。避免一节课面面俱到,什么都让学生学,结果什么都学不会的毛病。每节课可选择一两个重点,搞深搞透,其他不影响教学目标达标的内容,可留作其他课解决。对于知识体系的各个知识点又要综合比较,突出一个“综”字。如各种词性、修辞方法、文法等,都各有自己独立性,又有其相互依存性。对于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有互相区别的不同点,要进行综合比较,整体认识。让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通过分析比较,便于准确地掌握和运用。对不同体裁文章的分析,或同体裁不同特点的文章的分析,也应从比较中见特点,综合中见共性。
  五、说与写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说,即通过大脑的思维整理,能有条有理地表达出来;写,即写作能力。“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交际手段,人与人之间通过说交流了思想,增进了友谊,从而建立起了各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学生不善于写作,一提起作文便头疼,总觉得无“米”下锅,久而久之,心理上就产生了对作文的畏难情绪,但他们说起来却能侃侃而谈,畅所欲言,即使平时不善于言辞的也总能说上一两句。这其实怪不得学生,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是拿出名家名作,大谈其构思之巧,立意之新,语言之美,修辞之妙。名家名作确实很好,学习也很有必要,但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能违反学生的认知规律,人为拔高,揠苗助长。割裂了说与写相辅相成的天然关系,说是写的基础,写是说的提高,只有产生了表达的欲望,才能以说促写。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把说与写联系起来,鼓励他们在作文教学中也能像平时交谈那样把自己所想的写出来,老师放低了要求,学生摆脱了条条框框的约束,有感而发,有感而作,流露了真情实感,这样常常会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在不经意中多一份惊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只有处理好这五种关系,综合运作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才能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 王义堂,田保军,王硕旺 中国言实出版社

标签:语文教学 中应 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