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英语课教学方法【就业指导课教学方法之孔见】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大学生择业、就业显现出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职业适应能力以及心理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本文通过倡导就业指导课运用案例与模拟综合教学的方法,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就业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就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随着我国各行业人事制度的改革和人才供求关系的变化,大学生的择业、就业从原来的计划分配转为双向选择,这一变革对大学生拓宽奋斗领域、实现自我价值、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大学生怎样择业、如何就业,成为大学生面临的重要的问题。于是,就业指导课程应运而生。就业指导课程是理论与实际结合性较强的课程,除主要讲解国家就业政策与形势外,还应指导毕业生掌握求职择业技巧,以及对学生进行就业心理辅导等内容。为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并成功就业,就业指导课程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授课效果呢?
  在教学工作中,深深体会到案例教学和模拟教学相结合是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用案例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启迪构想,触类旁通;通过现场模拟演练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真实的事件环境,营造一种准、真、实的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设身处地的把自己摆进去,实实在在地体会求职的现场,让学生体验一下解决问题的真实感受。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有着独特的作用,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重视案例和模拟教学方法结合的作用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师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主要形式,其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从而改变传统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诸如教学方法,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模拟教学可将案例所涉及的具体相关知识,通过每个学生的现场模仿体现出来。两种方法相得益彰。
  1.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案例和模拟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教学方式,它区别于以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采用这两种教学法对学生的要求较为严格。一是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探索与主动接受知识并举,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对教师提出的案例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分析和研究。两种教法促使学生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有新的开拓,通过阅读、调查和分析,进行一系列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实践体验。通过教学实践,两者结合的教学法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2.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而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为主体。学生转为主体后,教师起引导作用,师生互补、教学相辅。如在模拟教学中,由教师设定一个情景,分成若干个组,学生按照要求进入“角色”,根据内容和时间的长短,以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形式展开对答,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挥,获得最大的收效。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也增加学生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经过现场锻炼和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各种能力得到综合发展,促进了学生求职和择业的能力提高。
  3.有利于大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有较强的合作意识。社会人文精神的弘扬也把乐于合作、善于合作作为重要的基石。在大学课堂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沟通的能力。例如,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各种不同的思维组成。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现在的企业招聘不仅要看学生的文字资料,更重要的通过面试全面地了解应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人际关系、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应变能力、职业适应性等;同时,也给就业指导课提出了具体要求。课程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综合培养学生各种的能力。
  二、案例的选择与模拟面试的设计
  案例的选择至关重要,应做到“新、实、特”。教学设计时应考虑把教学目标内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将传授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从而使对新知的获取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将静态的教学内容动态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领悟到任何理论都是从实践中来。学习、认知是为了应用,只有在学中用、用中学的过程中,才能使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应设计对学生提出的新奇问题有较强的应变策略和处理能力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调控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激励学生及早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1.选用案例体现典型性、真实性
  就业指导课程属边缘学科且综合性较强,涉及到各个学科的知识。目前,就业、择业、创业的案例很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因此,案例的选择应为我实用。无论是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所选用的时候应做到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且知识性要强,能够解决理论知识在实际中如何得到应用的问题。不可只做表面文章,理论上讲得通,而实际上难以实行的案例;特别是一些大学生求职失败的例子,可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发言,互相启发,敞开思路,找到失败的具体原因。如果选用的案例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针对性,学生会非常关注,并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迪学生去认识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2.选用案例理论内容应有隐蔽性
  选用的案例理论内容应有一定的隐蔽性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案例本身不是单纯的一个事例,而是体现了就业指导理论。案例引发的思考所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不是“唯一”的,通常是多个。因此,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只有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交流才能得出结论。不能一看问题就知道结论,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真正目的。因为在现实求职或择业中,出现的问题是难以预料的,必须通过表面看出问题的实质所在。再者,任何事情都是发展变化的,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等各方面的迁移而改变。因此,案例选择要适合不同的专业、适合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如果涉及到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涉及到大学生自身利益时,案例的选择更要具体,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的能力。
  3.选用案例应体现有效性
  运用案例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游刃有余地解决择业中的实际问题,以达到案例教学的实效性的要求。因此,任何案例都要经过充分筛选、比较、论证,选取精华,使案例取得实效。例如,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之更有说服力。
  4.模拟情景设计,做到“活、真、深”
  案例选择之后,还要针对教学内容设计模拟教学情景,应精心策划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首先,营造让学生到企业面试的氛围,创设多个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积极思维的情绪;其次,尽量让学生表现渴望得到这份工作的心情,鼓励学生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办法的设计;再次,教师培养学生自我归纳总结信息的能力,经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学习,找出差别之所在,确定自己的定位优势。
  三、正确把握、运用案例与模拟教学方法,构建“以全面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
  就业指导课教学活动最关键的环节是运用好案例。结合设计好的模拟面试,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应变能力,使学生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衡全面发展。
  从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教师的能力不能直接转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的能力单靠课堂讲授是不能全部获取的,须进行实际操练才能掌握和提高。因此,诸如就业形势、就业程序和就业政策等内容可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外,大多数内容可采取讨论、辩论、教师点评等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反复辩论及老师讲评的过程中,弄清什么是正确的择业观、最有效的就业渠道和方法,应该保持一种怎样的就业心态等。在讲授择业方法和技巧时,可先讲个人简历和求职信的写作技巧,然后让学生自己亲历而为。简历写好后,相互传阅、评判,斟酌特色,探讨怎样才能从大堆的求职材料中脱颖而出;经过反复修改,使每个人的求职材料内容详略得当并富有特色,再由老师加以点评,选出范本供学生参考。
  1.创新授课形式
  在讲授面试章节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模拟面试。首先,训练学生面试必须过的第一关――自我介绍。要求每个学生上台表演,做到自然、大方、得体,一方面使考官迅速而全面地了解应试者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又能给考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因此,要求每一个学生根据不同背景、不同行业企业的用人需求做多种准备,对准备好的内容了如指掌,应试时能调整自如。其次,让学生了解和模拟形式各异的面试形式,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压力面试、集体小组面试、电话面试等方式,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
  2.创设面试障碍
  为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应创设一定的面试障碍以引发学生的思考。现在的面试方式多种多样,较为常用的集体小组面试,其目的是考察每个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思维碰撞,提高学生创造力。讨论方法可以是一般的讨论,也可以是激烈的辩论,还可以是演讲。方式可多种形式交叉使用,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佐证,这样即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的见识得以分享,从而学生的能力让大家所熟识,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分专业设计不同的模拟面试
  专业不同,学生选择的就业岗位不同。在设计模拟面试场景时,应考虑专业特点。如多媒体技术专业,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设计师和客户,让设计师与客户面对面地交流,客户提出需求,设计师道出设计理念,并描绘设计方案;同时,就色彩、材料、成本等多方面进行询问与对答。通过这样组织教学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在实战演练中,会有意关注行业知识与市场需求,把握客户心理,并能从侧面纠正自己的不足之处,调整择业心态,为学生择业、就业打下基础。
  创设教学活动,如同导演剧本。在探讨就业指导课教学内容组织与授课技巧过程中,可以两种方法交叉运用,也可采用一种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择业做好充分准备。但每种方式应尽最大可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到有本可依、有话可说;同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提早转为社会人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存贵.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政府行为对中国的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0,3.
  [2]张毅,闾振华,罗永军,张伟.当前经济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
  [3]许瑛,肖华星,张侃,陆雅君.高校全程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初探[J].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6.
  [4]张沧丽,田晓丽.提高就业能力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6.
  [5]王顺?,黎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状及其探讨[J].法制与经济,2009,2.
  [6]郝登峰,付晶.略论大学生创业战略[J].科技创业月刊,2009,1.
  
  作者简介:张辉,女,陕西华县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职业教育。

标签:就业指导 课教学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