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荐信 > 正文

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基础教育包括哪些阶段

时间:2019-01-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理想的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但由于家长的新兴意识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教师的新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旧评价机制存在矛盾、教师权威的逐步消解等诸多原因,家长与教师双方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有时会发生冲突。正确地认识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对双方良好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妥善解决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问题,双方就应采取积极面对、不回避的态度以及加深理解,相互尊重,同时学校还应为家长和教师搭建有效合作、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家长 教师 冲突
  【中图分类号】G40-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3-0040-02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与家庭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上是否一致,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家长与教师针对共同的教育对象时有时会发生冲突,“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是指在家长与教师直接或间接的互动过程中,由于双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相互期望值等的差异,导致在儿童的教育问题上所产生的相互排斥、敌对的行为或心理状态。”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在当前的基础教育阶段家长与教师间的冲突较之以往更易出现,这急需我们予以足够的关注,对其正确归因,以找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 原因探析
  1.家长的新兴意识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当前,社会发展正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较之以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维权”“自我”“民主”“发展”等新兴意识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渐复苏。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教育已成为整个社会各个阶层的民生事业,“公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于是家长们要求对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校务管理享有知情权,对教师教育教学的行为方式要求享有话语权,家长一天比一天更怀疑学校教育究竟能否使自己的孩子得以全面发展。由于家长和教师看待教育问题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理解教育的立场存在差异,因此也就产生了冲突。
  2.教师的新教育理念与家长的旧评价机制存在矛盾
  虽然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响彻全社会,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惯性和隐形导向作用,目前应试教育评价体系依然存在,家长的习惯性思维方式难以转变,这导致家长在教育中自觉不自觉地都青睐知识技能,视分数如命根。许多家长普遍接受的还是分数型和学历型的成才模式,对道德、心理等都表现为潜在的淡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许多教师尽管在课程标准中有很好的评价建议,但在现实环境下,由于传统的评价标准、评价制度并未相应改变,发展评价在很大程度上都变成了一种理想,变得难以操作,成为制约推进学生素质教育最突出的因素。当教师以理想主义的课程变革理念为追求,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时,就难以满足高升学率的要求,势必引发家长的失望与指责。
  3.教师权威的逐步消解
  涂尔干在《教育与社会》一书中指出:“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权威的活动”。但目前,教师的权威地位出现危机,其突出表现为“知识权威”和“道德权威”地位的松动。在通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如今世界已成为一个“知识大爆炸”的世界,这意味着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知识和信息的拥有者,因此所谓“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这样的教师传统文化形象现在已不是人人都认同的了。传统的教师作为知识专家或知识拥有者的角色,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权威正面临崩溃。过去建立在知识权威基础上的“道德权威”也在经历着同样的命运。在全球化过程中,由多元文化价值观所形成的道德相对主义,也对教师的道德权威构成了威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权威地位削弱后,他们更倾向于借助家长的力量来解决师生冲突,如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能做到耐心说服,而是动不动就要学生请家长来,这既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又破坏了亲子关系,也削弱了教师在家长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家长不再盲目认同,不再甘于被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教导”,家长对教师的权威认同出现危机。
  二 关于妥善解决冲突的几点思考
  1.双方应正视冲突,不采取回避的态度
  要解决冲突,首要前提是双方要正视冲突这一现实,不能采取消极回避的态度。但现实情况却是,如上文所述,许多家长对冲突的处理都选择了回避,并导致了一些不良后果。家长对冲突的回避主要原因除了对教师的尊重外,很明显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是害怕教师对自己的孩子有偏见,影响孩子的发展。因为,在学校这一社会正式组织中,教师占有对教育时间、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主导权,孩子发展的好坏与教师有直接的关系。家长和教师关系“好”,孩子自然就会得到特殊的“照顾”,如上课时被提问的次数多、得到各种锻炼的机会多、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多等。因此,一些家长对冲突采取回避的态度,对教师的不满只能埋在心里或是以匿名的方式反映到学校,往往也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其实家长应该明白,只要自己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去学校“闹事”,而是选取得当理性的沟通方式、态度、语气与教师交流、讲道理,一般情况下,教师也会心平气和地给予回应,害怕老师把气撒在孩子身上的担心也是一种多虑。所以家长要消除心中不必要的顾虑,当发现自己的教育和教师的教育发生冲突时,为了孩子更好地发展,有必要找到教师真诚沟通。当然,教师也不能回避冲突。当今社会,留守儿童较多,教师不能因为其临时监护人年龄过大、思想老旧等理由放弃找其沟通、解决问题的机会。同样,对于文化程度低的家长,教师也不能因为觉得与其沟通困难或沟通效果不理想而放弃。针对这些情况,就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了。
  2.双方应加深理解,相互尊重
  在学校教育中,经常发生的问题是家长不了解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不知道影响教育因素的复杂性,特别是不了解许多因素是教师难以控制的。因此,每当孩子的成绩不能使他们满意,或表现不好时,家长就会产生不满,责怪老师没有教好书,没有尽到职责。同样,教师可能因为过多重视自己的工作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与困难性,从而责怪家长没管好孩子,没有主动配合教师工作。这就要求家长和教师能够换位思考,彼此多一分理解。教师应认识到,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最棒的,自己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期望,教师要理解父母的这种爱子心切。而由于许多教师自己也身兼家长的角色,自己的孩子也在学校接受其他教师的教育,所以不妨换位思考,多从家长的角度去思考学校教育的问题。同时家长也应该了解,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日常工作繁琐,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家长应对教师多一分理解与宽容。
  3.学校应为家长和教师搭建合作、沟通的桥梁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的监护人,他们有权了解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权知道孩子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学校应为家长与教师的合作与沟通提供便利,最好是可以提供有制度性的保障。一般情况而言,除了传统的家长会这样集中性的沟通,家长与教师的沟通都带有自发性、随意性,而且教师和家长的单独沟通更多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以后,如打架、逃学、吸烟、酗酒等情况下才进行。这恰似“堵”与“疏”的关系,教师的工作应是“疏导”,应注重过程的掌控。反映在沟通问题上,学生出现问题时要沟通,而平时更要形成与家长的系统性沟通,以对症下药。这种系统性的沟通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举行班级活动开放日,邀请家长参与,让他们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也可以了解教师和学校教育;定期为家长组织一些教育讲座,为家长讲授关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帮助家长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向家长展示最前沿的教育改革理念,帮助家长革新固有的、陈旧的教育观;组建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与学校及教师的沟通能集中、系统地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有助于家长间就教育孩子的问题进行经验交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宋艳红.家长与教师之间冲突的社会学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7:12
  [2]于兴国.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因素及其策略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0(11)
  [3]黄健.铸炼品格:教育的本义[J].教学与管理,2006(9)
  [4]叶澜等.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报告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1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对策 冲突 家长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