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鉴定 > 正文

阅读教学突破重难点 刍议阅读教学中文眼的突破

时间:2019-01-07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 “文眼”就是“揭全文之旨”的关键句子。阅读文章,抓住“文眼”,就抓住了全篇的纲领,把握住了全文的基调。阅读教学中,抓住“文眼”,就能使教学思路明晰,同时能使学生准确把握文章重点,深刻理解主题思想,分清文章层次和结构,较好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文眼” “突破口”
  
  新课程教材中所选的课文篇篇是美文,不是名家名篇,就是富有时代特色的佳作。低年级的好多课文在旧教材的高年级课本中才出现,因此有的教师生怕学生不懂,面面俱到,絮絮叨叨,忙忙碌碌,收效反而不大;有的教师不知抓什么好,东拉西扯,松松散散,结果也是收效甚微。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它是窥看主题思想的窗口,理清全文脉络的筋节,掌握文章各部分相互联系的关键。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巧妙抓住“文眼”,就会使教学思路明晰,促进学生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取得事半功倍的阅读效果。
  一、善于发掘课题中的“文眼”
  张庆先生提出“提领而顿,百毛皆顺”的阅读教学主张,其实质就是抓住课文的“文眼”,抓住“文眼”,也就找到了文本突破口。教学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顺着这根“藤”,就能摸到文本中的“瓜”,让阅读教学事半功倍。请看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题)请大家读一读课题――
  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崛起”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兴起”,我们联系课题和课文内容便会明白,“崛起”在文中指――
  生1:中华发展。
  生2:中华振兴。
  师:对,联系课文内容,我们的理解会更准确。“之”在这儿当什么讲?
  生:当成“的”讲。
  师:课题连起来是什么意思?
  生1: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
  生2:为中华的振兴而读书。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生:(齐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1:周恩来是怎么产生这个想法的?
  生2:什么情况下产生这个想法的?
  师:大家的疑问都是同一个问题,周恩来为什么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打开书,自己读吧。
  (生自由读书10余分钟,勾画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解词)
  师:是什么让周恩来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文中有一词与“中华崛起”正好相反,快速默读课文,找到这个词。
  (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中华不振
  (师板书:中华不振)
  师:正因为中华不振,所以周恩来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哪些地方写了中华不振呢?请同学再次默读课文,凡是能表现中华不振的地方都画下来。
  (学生潜心读书,勾画相关语句,批注阅读感受;之后,师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相关语句,重点挖掘课文第8自然段:一妇女哭诉亲人被洋人汽车轧死的场景,引领学生品读、议论、想象、感悟,体会“中华不振”)
  上述教学案例中,老师摒弃逐段讲读的方法,从课题开始,引导学生读题释题,让学生带着疑问读书之后,回归课题,在文中找出“中华崛起”的反义词――中华不振。整个教学过程,老师紧扣“文眼”――中华不振,这条主线教学,让学生寻找反映“中华不振”的词句段,通过品读、议论、想象、说话,深入解读,多元感悟“中华不振”,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世界,此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
  二、善于挖掘词语中的“文眼”
  课文的有些文眼在课文的一个词语中,找准这个词语,会牵一发而动全文,抓住这个“词眼”,就如同画龙点睛,通篇活泼生辉。例如《长城》是我选上的一篇公开教研课。我们在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发现设计的教案虽然很好,但总觉得缺一根主线。能不能像王裕舟老师那样,在文中找一根主线,把课文串起来呢?我通读课文,发现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奇迹”这个词岂不是串起文章的一根主线么?它不就是引领全文的“文眼”吗?于是,课堂上我就是这样开头的:“同学们,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那为什么说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请自由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说出你的理由。”于是学生纷纷读文,说远看长城怎样怎样,近看长城又怎样怎样,踏上长城又是怎样一番滋味。就像满头蓬乱的头发,因为有了“奇迹”这个“词眼”,学生一下子将文章梳理得很有条理。这样不但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加大了教学容量,而且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善于深挖句子中的“文眼”
  有些课文中的“文眼”,不只是一个词,而是一句话。透过这句话可以窥视文章全部的内在气息,映照出整个作品的精神风貌。抓住了这样的句子,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有所感悟和想象,才能使学生的情感和语言文字的内在情感水乳交融。因此,抓住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全文的钥匙。每每听王裕舟的课,总发现他围绕文中某个句子,竟能把全文串起来导读,读得一遍比一遍深刻,一遍比一遍富有情感。因此我也试着找这样的句子引领全文,导读全文,果然,学生读得声情并茂,学得深刻仔细。例如教《呼风唤雨的世纪》,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觉得这句话就是课文的“文眼”,围绕这个句子,我说:“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人类已经登上月球,潜入海底;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我接着用手指着那句话:“所以说……”学生顺着我的手指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有的学生说:“因为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我又指着黑板上的那句话导读:(学生感情递进)“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还有的学生回答:“因为20世纪人类实现了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千里眼’‘腾云驾雾’的梦想,幻象纷纷变成了现实。”“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样,学生对这句话由毫无情感地朗读到赞美,到惊奇,再到赞叹。感情层层递进,对课文的了解层层深入,理解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之快之大,激发了对科学技术创造的兴趣。
  我以为,找准“文眼”,教师需要深入反复研读文本,读进去,更要走出来,读出自己的感受,形成独到的见解。诚如特级教师于永正所说:“这法,那法,读不懂教材,就没有法。”此话通俗而深刻地道出了读懂教材的重要性,读懂教材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才能对文本进行创造性的解构,才能找到“文眼”,找准“突破口”,课堂才会风生水起,教学才会事半功倍。

标签:刍议 中文 阅读教学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