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介绍 > 正文

关于促进高职校企深度合作的策略 校企合作的意义与展望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积极推进校企合作特别是深度合作是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条件,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商”的角色定位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科技创新以及设施建设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与企业需求的衔接,培养自身与企业合作的吸引力和比较优势,与企业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互利共赢;教学模式;师资队伍;绩效共享;
  作者简介:谷朝众(1958-),男,河南省清丰县人,鹤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河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16-02
  
   通过校企合作,特别是高质量的深度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教育办学单位的共识。各地各类高职院校都在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是很多合作大都浮于表面,深度合作的例子并多见,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一头热”的现象特别突出。笔者认为,校企合作要成功,特别是要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关键是要在合作中实现校企双方的利益诉求,尤以实现校企双赢为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在制定校企合作策略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利益诉求,以“服务商”的角色定位自己,在为企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目标。
  一、在专业设置、教学模式和业务发展上体现与企业的互通性
  高职院校要有效地实现校企合作,就必须在专业结构和业务开展方面与地方产业和企业具有一致性,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模式上考虑当地产业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要根据当地产业发展状况和未来产业发展重点选择满足产业当前需求和未来需求的行业和岗位群作为学校专业发展重点,甚至也可以根据企业尤其是实力雄厚、信誉良好、发展潜力巨大的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活动,培养针对这些龙头企业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在这个方面,北美的CBE(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职业教育制度可以借鉴。CBE职业教育制度有四个实施步骤,第一步是进行职业分析,依照区域或企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第二步是进行工作与专项能力分析,工作岗位筛选以后拟定开设的专业,然后分析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和素质;第三步是进行教学分析,对照DACUM表及专项能力分析结果,设计和开发学习内容;第四步是完善教学条件和实施教学。北美的这种模式不仅使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贴近市场,而且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确定以及教学的实施要求都是以市场的需求为指导的,是完全的市场导向性人才培养制度,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非常高。
  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要与企业的需求高度契合。企业的生产有一定的规律,管理的规范性和降低生产成本的诉求决定了企业不太愿意为了迎合学校的教学安排改变自己的生产管理流程或秩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不愿意参与校企合作,甚至连实习生都不愿意接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工学交替也好,产教结合也好,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上一定要考虑企业的生产安排和劳动力需求规律,不能仅从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和人才培养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也要注意维护企业在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方面的利益诉求,增强学校人才培养业务与企业生产管理业务的契合。
  在业务发展方面要注意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不断扩大校企合作的领域。比如,高职院校不仅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在校生,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还可以利用学校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企业进行员工的再教育。现代企业的市场变化很快,生产技术进步也日新月异,企业对员工技能的提升和更新换代的需求也很大,现职员工的培训提升也就显得非常重要的。高职院校要排企业所难,解企业之忧,主动与当地的大型企业合作,加大在职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力度,特别是要注重对企业在岗的技工和高级技师的提升培训。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共同确定培训计划、课程设置及考核要求,上门到企业、车间进行培训。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优质的科研资源,为企业提供科研服务。要把企业在生产、管理过程中遇到的生产工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作为教师科学研究和学生毕业设计的课题,教师和学生带着课题深入企业,与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研究,共同开发,使学校成为企业生产工艺改进的智力后盾。
  二、在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上体现与企业的互补性
  校企合作的最佳境界就是校企业务的有效融合,在合作中校企双方确定科学明确的责权利关系是项基础性工作,校企双方都要明了各自在合作中的目标所在、利益所在、优势所在,培育和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弥补对方的不足,在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高职院校在功能上应该是一个办学单位和科研单位,具有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的优势。而企业是一个生产单位,它的优势是具有生产一线的场景和设施,能够为学生素质和能力提升提供“全真”实训。这样就容易形成校企在人才培养、技术工艺改进等方面合作中的优势互补,避免低层次重复建设。
  高职院校在重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应该突出强调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的建设,形成优质的教学和科研硬件条件,而把实训环节更多地交给企业。在重视双师型队伍建设、提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的基础上,应该突出强调教师的理论修养以及教学培训和科研创新能力,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方面形成比较优势。与企业员工大都具有较强的业务操作能力,而理论修养和教学培训以及科学创新能力不足等特征的人力资源状况相比形成比较优势,以更好地实现在人力资源方面与企业优势互补。
  高职院校不仅要引进技术工艺改进类的科研设施,在技术工艺改进方面培养自己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技改研究服务,更要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方面开展研究,在产品的研发和设计方面形成竞争力,成为企业、行业产品研发与设计方面的坚强支持者。
  三、在培养模式和保障机制上体现与企业的互信性
  职业院校调整学生培养模式,建立适应校企合作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通过构建合作组织构架和平台以及签订相关的协议增强合作的长效机制,国家也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与法律制度来规范校企合作,形成多管齐下的合作互信机制。
  一是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或者法律制度规范职业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活动,为校企合作营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比如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就是在国家法律框架下校企合作、以企业为主的办学制度。德国政府为了保证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便进行了职业教育立法,将职业教育变成校企合作、企业为主的教育体制,严格规定校企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我们国家也可以借鉴。
  二是学校的学生培养制度要适应校企合作的开展,比如实行体现德能、智能、技能三位一体的学分制和学分制框架下的弹性学制,以及弹性学制基础上的管理制度,改革现行学生学业考核机制和标准,实行校企联合考核,并按照企业岗位及人才标准对学生学业绩效进行考核。
  三是校企双方通过构筑联合办学的组织结构和合作平台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合作机制,促成校企合作的规范化和长效性。校企双方签订相关的契约,规定校企合作的内容、目标、模式、方式,以及双方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责权利关系。
  四、在合作运行和具体的操作上体现与企业的互动性
  高职院校在安排相关业务时要强调与企业的互动,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内容和形式,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上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衔接。比如,从专业设置和招生开始,就与企业共同研讨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和招生的生源素质标准。在人才培养上也要邀请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写以及教学模式的确定等。要促进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和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的统一性,实现学生实习和企业招工的同步性,实现人才培养全过程的校企互动。
  学校可以邀请企业高技术人才与校内教师一起进行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与企业高技术人才一起,组成优势互补的科研攻关团队,参与企业技术改进和工艺创新课题研究工作。双方也可以在培训企业在职员工方面组成优势互补的讲师团队,帮助企业调研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并实施有效的培训。
  五、在业务绩效和发展成效上体现与企业的互利性
  无论是校企合作、学校利用企业的实践教学场地和设施培养学生,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还是学校利用自身的科研和教育教学资源为企业提供生产工艺改进、创新服务和在职员工培训提升服务,高职院校相对于企业来说都是服务供应商,企业是学校的服务对象。因此,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既要强调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地位对等性,明确界定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更要认识到企业是学校的服务对象,要注意在合作中满足和维系企业的利益诉求,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人才需求特点调整学校的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比如可以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写校本教材,改革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生产工艺实际,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的组织形式,把产品生产工艺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掌握产品制造原理和工艺,安排学生进车间现场感受企业文化。
  为了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有些学校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冠名办班,实现校企互为基地。有的学校还借鉴国际经验,积极主动地学习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引进国内企业急需、国内广泛认可的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和课程教材体系,提升办学和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自身对企业在合作办学方面的吸引力。
  高职教育不仅仅是高职院校的事情,也需要包括行业、企业和政府等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它是一项与区域产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密切的系统工程。除了高职院校通过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校企合作策略吸引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以外,企业也要主动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的进程中。政府也可以出台一些关于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通过提供有关优惠措施等方式鼓励和规范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建鸿.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与特点[J].职教论坛,2006(11).
  [2]潘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3(7).
  [3]闫世杰.论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与模式的形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4).
  责任编辑 夏焕堂

标签:高职 深度 策略 校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