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评价 > 正文

[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基本状况及问题] 我国2016年财政收入与支出状况

时间:2019-01-11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教育支出在各国财政支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育发达程度、教育投入水平常常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准。1 978年以后,由于我国开始重视教育投入,实行了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使得教育事业发展加快,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尽管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由于受到社会经济限制与思想观念的束缚,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财政教育支出 基本状况 存在问题
  
  一、我园财政教育支出的基本状况
  
  改革开放的30年里,党中央、国务院除了在理论上重视我国教育的发展外,在实践上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快教育的发展。如全面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家庭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从2004年到2008年,我国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从4000多亿元增加到9700多亿元。财政教育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从14.9%提高到16.3%,这一比重已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2011年中央财政教育拟支出2963.57亿元,比2010年增加416.23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6.3%。目前,教育支出在我国财政支出当中按比重算,它是第一大项。
  虽然目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财政教育支出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并不意味着就是教育强国。我国的教育资本投资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增长。
  
  二、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支出增加迅速,但是人均占有水平很低
  从投资情况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重视经济投资、轻视教育投入。与世界许多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要小得多。尽管近些年来我国教育投资的增长幅度很大,要高于发达国家,但是由于发展起点低,人口增长率高,人均教育经费水平仍然很低。由于教育资源的缺乏,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地区,教师人数和学校数量的增加慢于入学人数的增长,导致这些地区教育质量下降,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可见,尽管我国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教育落后的情况仍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二)教育资金分配的不合理加剧了社会的不平等
  我国本就不充足的教育资金很大一部分用于社会收益率最低的高等教育,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中等教育。尽管初等教育是免费的,但是与富裕的学生相比,贫困学生的机会成本高、预期收益低再加上营养不良等各种原因,使得很多学生中途辍学。这种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此外,我国教育的投资重点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而高等教育机构大多都是设在城市中的。即使是对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投资,大部分的投资也都是面向城市,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严重不足。农村教育的落后造成了农村人才的匮乏,抑制了农村的发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三)教育与实际需要严重背离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初、中等教育应注重传授学生在生活中所需要的思想、知识和技能,把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但是实际上,我国的教育并没有这么做,而是模仿发达国家,把中小学的教育重点放在了为升学打基础上,这是不恰当的。教育与实际的脱节还表现在教育内容普遍十分陈旧和落后。现代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而我国由于资金的有限,没有能力及时更新教材和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很多学生在接受了初、中等教育后进入社会,发现所学知识与实际严重脱节,无法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接受的教育并没有达到预期中的收益。预期收益的下降又提高了辍学率,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财政教育支出问题解决措施
  
  (一)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
  我国教育投资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为教育脱离实际需要、辍学率高、对不同层次教育的投资不合理等。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高教育投资的效率。首先应该把教育投资的重点由高等教育转移到初、中等教育上来,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同时大力扩张中等教育,适当减缓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次,合理改变教育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把教学与实际结合起来,多传授学生在社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提高预期收益,降低辍学率。
  
  (二)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教育投资体制
  政府应该继续加大投资力度,提高政府投资在教育经费中的比例,同时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办学。教育作为一种公益事业和特殊产业,特别是民办高校完全不营利是不现实的,除非能充分满足教育经费要求。社会对教育的投入如果没有任何回报,也就不可能吸引社会资金。因此,要确立教育产业观念,运用市场机制,制定融资政策,促使社会资金流向教育产业,允许投资者从中获得适当的回报。一旦资金来源多元化,我国的教育便可建立并保持资金产业的良性循环。
  
  (三)减少智力外流
  智力外流是指在国内完成学业后的高级专业人才从母国迁移到其他国家定居或工作的一种国际移民活动,对于本国而言会产生很多不利的影响,使国家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资本。教育成本中,尤其是高等教育,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承担的,当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迁往国外时,国家就会损失承担的这部分人力资本投资。应该为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收入差距,使他们从理性的角度认为留在国内也是个人的最优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智力外流,并吸收国外人才。

标签:支出 状况 财政 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