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文档大全 > 自我评价 > 正文

高校课程领导力开发若干问题研究|提升领导力的12种方法

时间:2019-02-10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内容提要】 高等院校在教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应把课程建设作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工作。从国内外对于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提升课程领导力对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校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实现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的转向,需要提升课程领导者的课程领导力,提升课程领导中的战略领导力、价值领导力和多元文化领导力。
  【关键词】 课程管理 课程领导 战略领导 价值领导 多元文化领导
  【作者简介】 陶思亮,上海中医药大学团委书记,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夏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领导与管理研究。
  
  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而人才培养的关键是提高教育质量,关涉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若干因素中,课程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但种种迹象表明,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实施状况却令人堪忧,高校课程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类报道频频见诸报端。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评价等本是高等教育领域内部的学术概念,却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因此,各高校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均把课程建设作为加强高校内涵建设和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工作来做。从国内外对于课程建设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提升课程领导力对于促进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
  在国外,课程领导(Curriculum Leadership)的出现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课程领导”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文献中。70年代,美国管理学界掀起了一股批判科学管理的浪潮,新兴的领导理论代替了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管理理论,人们认为一个成功领导者的角色不是去命令、控制、监督,而是倾听、合作、引导、协调,这种领导思想与当时社会追求民主、公平、公正的社会思潮遥相呼应,广泛影响着社会的变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领域也开始探讨从管理者的角色向领导者的角色转换的问题,课程领导的概念开始受到重视,并成为一项研究热点。
  国外对于课程领导力的关注和研究成果丰富,如美国东北大学已经有课程领导力的博士专业学位,此外还有一批著作以及专业杂志专门发表关于课程领导力的研究成果。目前,以 “Curriculum Leadership”为主题的研究专著有近千本。
  从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来看,其核心在于管理和领导的区别。关于管理和领导的区别,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但以下描述常常被认为是共识:领导做正确的事,管理把事做正确;领导引领改变,管理维持现状;领导着眼未来,管理维持现状;领导者打破秩序,管理者寻求秩序;领导重在开发资源,管理重在利用资源;领导激励他人,管理监督他人;领导授权他人,管理控制他人;领导者倾听,管理者命令等等。课程管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把事情做正确”,强调的是如何实施好既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课程管理强调基于技术理性的规范、统一、标准、控制、效率等因素。强调标准化的课程管理所导致的结果往往是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成为标准的生产活动,而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人的存在,忽视了因社会变化和学生变化而带来的课程内容、教学形式、学习方式等因素的变化,忽视了顺应这些变化而进行的课程管理变革。
  课程领导则强调“做正确的事情”,课程领导在于把领导看作一种行为、一个过程,基于师生需求,引领改变,不断创造课程发展的远景。课程领导实现了课程管理体系中主体的改变。课程管理的主体往往是制定游戏规则的一方,而客体是游戏中的人,即课程管理者是主体,师生是客体。课程领导所倡导的主体是课程目标的制定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课程内容的实施者以及课程的学习者,他们在课程领导中扮演着不同的重要角色。换言之,在课程领导体系中,广大师生既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领导者。他们组成了课程领导的共同体,共同制定、修正课程目标、课程计划、课程内容,并参与实施。
  值得关注的是,在学校系统实现课程管理向课程领导的转向过程中,上海率先在中小学(幼儿园)实施了课程领导力开发计划。《上海市提升中小学(幼儿园)课程领导力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年)》(沪教委基〔2010〕33号)指出,课程领导力是以校(园)长为核心的课程团队为提升学校课程品质,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划、执行、建设和评价的能力。
  二、课程领导中的战略领导
  从高校课程领导的维度来看,首先涉及的就是高校课程发展的愿景(vision),即高校课程的发展目标,具体说就是符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目标。
  广义上说,各所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共同的宏观目标,即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具体到每一所高校,因其学校定位、办学特色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实施课程领导的过程中,必须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发展愿景,这就需要高校课程领导者具有课程战略领导力。
  对于战略领导,浦东干部学院的奚洁人教授把其价值取向归结为全局性、前瞻性、主动性和可行性,其相对应的战略领导力是整合力、预见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由此可见,实施战略领导的主体无疑就是高校的主要领导或领导集体。
  对于高校课程领导中的战略领导者来说,要对课程的发展目标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课程领导首先要服务于“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战略目标,这一目标可以划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其次,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的人。把学生培养成“人”,关注点在“价值”层面,即培养成一个“好人”。因此,在高校课程领导的过程中,或课程体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设计中,首先关注的无疑是关于学生成“人”的层面,即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普遍性价值追求。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人,他们勇于探索,具有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具有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领导中,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普遍性的价值追求,就要求我们在课程领导中,要把实践类课程和活动课程纳入课程体系中,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课外及校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设计和领导。实质上,部分高校当前开展的通识教育课程,可以理解为是对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成“人”的战略课程,也是高校课程领导中战略领导的核心。
  另一方面,高校课程领导中的战略领导还必须服务于把学生培养为“专业”人才这一战略目标,这一目标涉及每所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这种战略定位的前提是对每所高校进行准确定位,如区域性高校、行业高校、全国高校,乃至全球高校。如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外向型大学等等。实质上,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校发展的战略定位,而该定位也决定了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从而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战略目标,也就决定了课程领导中的战略领导。如把大学的定位为外向型,在课程的领导中,就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学校的课程发展就要有“外向型”、“国际化”的价值追求。
  因此,相对于中小学来说,高校课程发展的自主性较为“自由”,因此,对课程的战略领导便是课程领导的重中之重。由此可知,高校课程领导者的战略领导力(即领导者或者领导集体的全局观念、前瞻性、主动性、预见力、创造力和执行力)的开发和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课程领导中的价值领导
  从领导力的维度来看,领导力表现为价值、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领导力作为外来词,是Leadership的翻译,基于中国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传统,当把Leadership翻译为“领导力”后,出现了对领导“力”或“能力”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于领导力开发的自觉和自信,作为领导“能力”,我们是可以“开发”(develop)、“教育”(educate)和“学习”(learn)的。
  但是,在注重领导“力”或“能力”的同时,也易使我们对于领导力的理解过于简单或片面,往往把领导力等同于领导能力,特别是当我们进行领导力开发、教育和培训时,较为注重“能力”的提升。如决策能力、沟通能力等。而忽视了领导力的价值、艺术等内涵。而作为领导力的“价值”,对于个体或组织来说具有核心意义。
  从价值领导的维度来看,我们往往要思考的是“领导是为了什么?”这一核心问题,换言之,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是什么?领导力的基础是领导者的人格特征、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因此,在进行课程领导力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思考这样的问题:课程领导力开发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课程领导为谁?这是课程领导力的核心问题。而对于高校课程领导力的核心价值,无疑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在课程领导力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建构属于课程领导者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同时,这个价值还必须是课程领导者的共享价值。从诸多领导理论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共识,当组织中个体的价值追求和组织的价值追求达到高度统一时,该组织是较为高效的。
  对于高校课程领导来说,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无疑是诸多价值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这就要求在课程领导过程中,实现学校课程战略领导者、相关课程职能部门、教师共同体对这一价值达成共识,学校的所有课程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当前的高校课程领导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某些背离“服务于学生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领导价值观。因此,学生和用人单位对于大学课程不断提出质疑。2006年7月,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了《关于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回答“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是否有助于改善大学生就业状况”这一问题时,25.61%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41.27%的学生认为比较有帮助。用人单位对大学课程设置方面的态度似乎比大学生更明确。在接受访谈的44家单位中,有59.1%(26家)的用人单位认为当前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其中50%(22家)的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当前大学教育中课程设置不合理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制约因素,两者存在相关性。
  因此,在课程领导过程中,我们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价值,把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课程领导的出发点和目标,提升课程领导者的价值领导力。
  四、课程领导中的多元文化领导
  中小学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培养目标、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评价体系都相对单一,具有一定的规范可循。高校课程领导则面临着更为多元的学生群体。一方面,高校学生来自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具有多元的文化背景;另一方面,高校中有不同的专业,有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也不尽相同,同中小学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高等院校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学生文化背景的多样性,学生需求的多样性都决定了高校课程领导中必须实施多元文化领导,开发高校课程领导者的多元文化领导力。
  当前,大多数高校都面向全国招生,有些高校还面向港澳台招生,且人数逐年增加。同时,随着高校的国际化发展,招收的留学生人数和国别也日益增加。以面向港澳台招生的高校为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港澳台学生同大陆学生在语言上的一致性,有的学校对港澳台学生和大陆学生等同视之,对原有的课程不做任何变革,这种做法,就是在课程领导过程中忽视了港澳台学生文化背景及其需求的特殊性;有的学校恰恰相反,更多的考虑了港澳台学生的特殊身份,为该群体给予了有针对性的系统课程设计。从实践来看,这两类课程领导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其效果显然也大相径庭。由此可见,多元文化领导力的提升,对我国高校领导集体来说显得尤为紧迫。
  在教育领域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高校参与到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为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培养大批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高等院校在课程领导的过程中,必须关注多元文化群体的现实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设计,提升课程领导者的多元文化领导力。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讲话[R]. 2011.
  [2] 奚洁人.面向21世纪的领导创新[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赵春燕

标签:若干问题 领导力 课程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