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高考资料 > 高考报名 > 正文

中西方教育课堂模式的差异 在体育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模式

时间:2019-01-08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经过四年的体育课堂教学,面对不同体质的学生,作者越来越发觉差异教学在体育课堂上实施的重要性。作者在体育课堂上实施差异教学,经过一学期的试验,不仅提高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而且对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也有很大的效果,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受益。所以,作者认为在体育课堂实施差异教学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应大力提倡。
  关键词:体育课堂 差异教学 教学策略 提升专业化水平
  
  一、前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使他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已成为我们实施教育教学的关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
  二、差异教学的涵义
  所谓差异教育,就是承认学生的差异,面向每一名个体存在差异的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差异创造与之相应的教学环境,采取差异的教学对策,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得到最佳的发展,提高素质,发展个性。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在他们身上既有共性,又有巨大的差异性,教师在遵循教育规律的情况下,要打破统一的模式和传统的做法和教法,去关注每一个或每一类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分别指导、分层次、分组等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确立“每个人都具有成功的潜能”的信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学生差异往往是潜能开发程度不同表现出的差异,在体育课堂上这种差异显而易见。在一次篮球三步上篮课上,有些学生一大二小三跳动作非常娴熟,而且进球率很高;有些同学低头盯着球运球,上篮动作僵硬;有些甚至连运球都不会,一拿球就走步。针对这种情况,如果采取以往贯的完整练习法,一个教学单元后,动作娴熟的同学进球率会更高,而那些低头运球和不会运球的同学则会失去对篮球的兴趣和信心,不但技术方面没有得到提高,而且会惧怕篮球这项运动。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甚至改变教学内容。
  三、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策略
  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身体素质和主观学习意识的努力程度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在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学习方面存在明显的个性差异。
  (一)根据学生的性别,采用男女分组教学。
  体育课一般也都采取班级授课制,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学习某一技术和技能。但男女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不同,统一教学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从运动生理学角度讲,进入青春期,学生开始慢慢成熟,此时是一个人一生最重要时期,在身体形态、机能水平、运动素质、运动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特点是:男生的速度、力量、耐力明显优于女生,而女生则在柔韧性、技巧性、平衡能力方面比男生更有发展潜力。从运动心理学的角度讲,这个时期的学生注意的稳定性、目的性和选择性都得到了增强,注意力明显提高,意志的独立性、顽强性和自我控制力大大加强了,但又有轻率、固执蛮干、易冲动的倾向,往往不能持之以恒。在情感方面男女生相互自我表现又相互回避情感,不希望在异性面前出丑,这给双方都带来了心理压力,不敢大胆练习,不利于自尊心的发展。所以分组教学有利于调动练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在男女生分组教学中,要积极运用体育委员、班干部、体育特长生的作用,起好带头模范作用,管好一个组,带好一个组,做到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
  (二)根据学生技术掌握的程度,采用帮教型分组教学。
  某一技术动作新授课后,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强化练习,这是遵循动作技能形成规律的要求,从泛化、分化到自动化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但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自律性等的不同,一堂课后学生技能掌握情况相差很大,有些能达到分化甚至自动化阶段,有些连动作的基本影像、套路都不清楚,特别是一些技巧、武术课。这就需要在复习课的时候尽全力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积极性,分小组帮教练习。在整体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程度的同时,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加强班级凝聚力。
  (三)根据学生的性格,采用性格分组教学。
  学生的性格类型同样影响教学效果。属于外倾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往往较好,运动能力较强;而属于内倾型的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差,运动能力也较弱。在教学中,如果忽略了这种个性格差异的存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安排不合理,前者会感到“吃不饱”,而后者却已经是“吃不消”了,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此,教师可按内、外向型两种性格,结合其运动技能分组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这样,教师较易控制课的密度和运动量,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让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采用不同教学内容教学。
  兴趣是影响教学效果诸因素中作用极明显的心理因素,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而怎么激发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呢?我认为只有让学生感到快乐,让学生感到满足,让学生感到健康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为了保证教学目标的实施和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兴趣选择分组教学。由于小群体的学生都是喜爱某一项体育活动而自愿参与学习的,学习动机肯定是积极的。这样的教学组织安排,学生不仅会全力配合,而且易于完成学习领域中的五大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能使学生在快乐体育中尽情运动,自觉学习,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四、差异教学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体育差异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提供学习内容、练习过程和锻炼成果三要素的多元化选择。学习内容是指教师教的和学生学的东西;练习过程是指学生练习技术动作的组织、教学手段实施等过程;锻炼成果是指学生获得的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和体育兴趣。教师要教会学生,首先得自己会;要教得好,就必须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洞察力、体育专业素质、教学方式的探究能力等。
  五、结语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法。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运动技能、生理发育、心理状态、兴趣爱好等,针对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采用相应的教学手段,选择有弹性的学习内容,使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分享成功,感受体育,享受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
  [2]江仁虎.新课程体育与健康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3]唐玉荣.如何正视学生的差异进行教学[J].体育教学,2004.5.
  [4]王俊达.体育教学中如何关注个体差异[J].教育研究,2007.9.

标签:教学模式 差异 实施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