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文秘公文 | 免费试题 | 教学用文 | 优秀教案 | 各类考试 | 
您现在的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教学用文 >> 计划总结 >> 试卷分析 >> 正文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质量分析报告

一、试题的命制说明

1.命题依据与要求

通盘考虑试题的考查范围、呈现、能力层次、难度、不同层次学校。试题提倡原创或改装,不照搬现成的试题,不出偏、难、怪、繁的试题。试题在体现基础性的前提下,为体现新课程理念,注意适度设置时代性、生活化的情境,注意适度设置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试卷把握及格率和平均分两项,及格率应摆在位置。

2.试题的结构 

(1)题型与题量

全卷共两大题(两种题型),共33小题,选择题30小题,材料解析题3小题。 

选择题

非选择题(材料解析)题

题数

分值

题数

分值

30

60

3

40

(2)考查的与内容

本卷考查为闭卷考试。考试为90分钟,满分100分。从试卷考查的内容来看,几乎覆盖了高中历史课标所规定的必修(I)版教材中的内容和主干知识。

(3)试题的难易程度

试题所考查的能力,以历史学科4类能力12层次能力中的1、2类能力层次为主,3、4类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50-0.90之间,整卷难度0.70左右。

二、试题的主要特点

1.依据规定命题

①体现基础性,考查主干知识。试题设计为单项选择、材料解析题两大题,各题在分值比例、内容要求或上尽量素质教育要求,考查的历史知识均为政治史的主干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学生历史“双基”和的历史素质的培养情况,体现基础性,对历史必修一的教学要求和终结性测评

②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命题思维与标准程序操作,即“能力要求—主题—素材选择—切点—问题设计”,命题。每道试题均依据多种历史素材,设置的不同的情境,由此引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注重试题的新颖性与创新性。

③试卷简约,体现梯度。试题内容简洁、易懂,学生阅读无障碍,便于学生作答。选择题由浅入深。材料解析题中所设置的问题的难度也呈阶梯式递进,第(1)问较容易,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第(2)、(3)两问难度递增,拉开分数档次。第32题设置A、B两组试题,既可以考生合格,又体现试题的区分度。

2.体现课改理念

新课标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整体史观和事件的演进。如第1题“红军长征”题,由今溯源;第6题“八国联军侵华”题,应此事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注意历史知识之间的横向;第16题希腊民主题,要求区分希腊与罗马的政治机构,这是学好古代希腊、罗马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基础。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大亮点,即性学习,这在试题中也足够的,如第7、16、22、24、26(3)、33(3)题等。第32题“唐朝机构与美国联邦机构”题,引领学生对历史上重大政治制度适度的探究。试题还不遗余力地在考查学生与运用历史知识的,关注对学生历史过程与方法和情感、、价值观的测试。

3.关注学科

关注史学方法与意识的培养。如第1、2、3、7、8、11、14、17、18、20、23、24、26、27、28、29题等,和挖掘高中历史课程在人文素养、史证意识、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及国际意识等的教育功能。注意初高中历史的衔接。如初中学过的《人权宣言》、《独立宣言》、国际歌等历史知识。取材地方课程资源,体现区域

4.现实

试题历史素养的培养与现代公民教育,但不刻意追求热点。关注地方史和现实问题,以时政热点命题的灵魂和核心,突显人文精神。考查地方史,突实问题的历史溯源、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体现应用价值。将历史知识与现实热点问题有机,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试题在注重考查历史学科基础史实和技能的现实,渗透时事,努力知识性、思想性和时代性的有机。如第1、3、5、7、10、12、13、22、23、25、26、27、29题等,都不同程度地到当前世界、我国、我省,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感,体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

三、考试及作答情况分析

1、试卷抽样数据统计

从总体上看,达标校历史学科总平均分为60.8分,及格率50.64%,优秀率18.8%。的实测结果理想,说明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基础

这次抽考,许多参考的高一备课组老师都精心分析试题与学生答题情况,撰写并反馈了详细的试卷评价报告。报告内容显示,整体上学生常规试题是选择题,难度系数约0.6左右,高出预估值0.54,选择题均分约40分,非选择题难度系数约0.65左右,与预估值0.64吻合,均分约32分多。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选择题

第1、2、3、4、5、7、8、9、10、11、13、15、16、17、20、21小题得好。这说明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对历史的内容得比世界史要好,也说明更多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停留在较低层次的,试题能力要求分布呈上升趋势,越往后排列的试题的能力要求越高,难度越大,也说,学科较高层次的能力如概括分析能力,评价能力,表述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还有待

错误率较高的是第6、12、16、18、24、25小题。其实题目并不难,主要是对历史事物理解透彻、历史概念不清晰和题干中的关键词(求答语)把握位之故。如第6题涉及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两个史实,而两个史实又恰恰分布在不同专题中,学生对此含混不清,错选A和B的较多。这暴露出学生历史概念不强,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对历史整体认识。第12题得分率在35%左右,学校才20%。本题旨在考查中共一大内容,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条路线拨乱反正的。许多学生对中共一大的内容理解清楚而失分。这也说明学生对知识的。第16题误选B或D;主要是弄清元老院是属于希腊的,罗马的政治机构。第18题误选A多,主要失误是把国王与首相混合一起,把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个首相的史实与题目中的英国首相官邸起来,且对选项所涉及的人物国籍弄不清楚。第24题答好可见学生对20世纪50-90年代的阶段特征及其在国际关系的重大史实理清。第25题,学生领会题目中的“意图”,历史事件的表象与本质区别不清楚,仅凭答题习惯,一见到“”之类的,脑中就想到“经济”范畴、“生产力”因素等,就误选B项了。这铁律,答题时,要从题意审答。从第24、25题两小题来看,学生对二战后国际关系格演变这内容的还不达标。

(2)非选择题

第31题主要依托三则材料,考查明代到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概括、说明、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是历史必修一的问题。本题满分11分,平均分7.79分。第(1)小题平均分3.6分,总体情况。第(2)小题共有两小问,失分较厉害,主要在于学生完整作答,只回答了的一小问;在回答小问时,把握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只是从材料上摘抄而未能简练地总结概括。对新三大政治制度的表述不,诸如多党制、全国代表大会制度等。第(3)小题不少学生所的主题偏大,扣住题目所要求的“上述材料”限定语来作答,如回答“社会制度的演变”等等。

第32题,立意是“祖国大业的”, 阅读图文材料,现实热点——澳门回归10周年与海西建设,考查提取历史信息与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平均分7.43分。第(1)小题考查的是课本历史基础知识,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得分,但也有一大同学把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分开来答,而且归纳,还有学生审题失误,把香港澳门回归的原因理解为被割占的原因,以致失分。第(2)小题是本题中失分最多的,主要原因有对“依据”一词的理解不清楚,混淆了“依据”和作用,材料二展开分析,时政热点与教材相的能力较弱。第(3)小题,学生上能沿着“有利于祖国方向回答,但表述不完整,答案中了许多错别字,如“一国两制”写成“一国两治”等等,这启示的历史结论要理解记住其内涵,还要内化为学生对历史与现实的认识。

第33题旨在考查对唐朝机构与美国联邦机构的分析与认识其本质的能力,设置A、B两组试题,分别让一、二级达标校和三级达标校学生。学生平均得分约为11分。第(1)、(2)小题,说明学生对唐朝的三省制六部和英美两国的代议制度的史实把握较理想。但对第(1)小题中的“特征”,有学生回答的是的制度及其作用,或者是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的,而且三个特点只答出两个。第(2)小题的问对美国的民主政体学生很容易答为联邦体制,学生对的历史概念如学生对国体与政体、结构和权力结构的区别、权力运作模式等理解透彻以致含糊不清。B组题中小问的失分主要是对近代英、美两个政治制度的好,如英国国王产生的,多数学生回答说是“议会决定产生”,还有学生权力的不同又与法、德两国的情况混淆。第(3)小题,同学基于对重大历史问题的认识不概括能力偏弱,而从本质上出古代和美国政治模式上的不同,只是泛泛而谈,甚至错误的判断,二者本质相同,集权,多数学生是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本质分析位,意识到它所体现的阶级本质。在表述上也着口语化、语言不简练等问题。

综上所述,学生在历史学科基础知识和能力达标,但也暴露出的问题。诸如基础知识不牢固,错答、混答历史史实;阅读理解分析、表述能力较欠缺,无法地概括材料中心意思,提取试题材料中的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当然,审题不慎,无法高分的一大原因。

四、对教学的与建议

1.努力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

基于初中历史毕业升学考试是开卷考,许多学生思维定势,历史不用记忆,这纠正。历史绝不要识记,熟悉教科书并识记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必要的。学生连学科的基础和主干知识都不熟悉,想在规定的好答卷,是不的。要求学生走出误区,端正学习教师也应先行学习领会《高中历史课标》、走出以往漠视历史教学大纲的窠臼,高中历史课程的要求,同样是“祖国”问题,初中要求“简述香港、澳门回归的史实,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祖国和平大业的方针;祖国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往密切的史实,认识祖国统历史发展的趋势”即可,而高中则要求“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香港、澳门的回归、海峡两岸关系的缓和与发展),认识祖国完全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这看似没多大不同,但要求了,“认识”的不同了,更侧重于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

2.“以学定教”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核心,依据学生现知识新知识的学习活动、教学活动和教研活动,所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均学生而展开,基础,历史概念教学,,精讲精练,努力课堂教学的性。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这是教学,但对学生而言学习难点,在教学中就让学生其“历史性转折”所包括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转折的内涵及其深远。课前“为生而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课中“以学而教”,上好每一节课。课后“以学而思”,反思每一节课。

3.以灵活多样的教法提升兴趣与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注意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多呈现历史新材料,设置历史新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与欲望的学生或运用历史知识生成、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史由证来、证史、论从史出、史论”的史证意识。就历史图片而言,教师教科书与教辅中历史图文材料的解读,务必让学生学会看图、读图、识图,以图读史、用图讲史、用图证史,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历史图片学习历史的载体和手段。文字材料亦然。

4.学法举一反三

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对历史专题知识的串联、中外历史知识之间的。转变学习,要知识面、与社会生活的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学习用历史观思考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如何规范格式,如何寻找题目的关键词,怎样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怎样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历史知识,要求学生用简洁、的学科语言表述历史问题等等。


--下载<<高一历史期末试题质量分析报告>>Word文档 ,本文由东星资源网收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试卷分析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名师总结:中考效率最高的复…
    怎样写好中考英语作文??
    备战2010中考:初中物理知识记…
    全家总动员:做好开学准备把…
    孩子最需要的十件东西
    百万中小学生返校报到 寒假结…
    专家指导:初中学习方法四点…
    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误区
    五大建议让有限时间取得优异…
    学习英语的三十个好习惯
      教学用文导航:
    教学论文综合论文   德育论文   语文论文    理化论文   英语论文   数学论文
    计划总结学校计划总结   个人计划总结   职称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试卷分析
    竞聘演讲竞聘领导演讲稿   竞聘教师演讲稿   教师演讲稿    会议讲话稿   小学生演讲稿   中学生演讲稿
    说课评课语文说课   数学说课   英语说课   化学说课   物理说课   政治说课
    少先队工作主题队会   国旗讲话   学生评语
    案例反思语文案例反思   数学案例反思   英语案例反思   物理案例反思   化学案例反思   政治案例反思   其他案例反思
    学习方法语文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方法   英语学习方法   综合学习指导   理化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