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作文题目 > 正文

全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年会_加强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时间:2019-01-1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大量的调查分析以及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门诊比率的上升一再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加强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辅导刻不容缓!本文仅就少数民族心理咨询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心理健康 教育途径
  
  目前,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对人的心理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大量的调查显示,目前少数民族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令人担忧,相当一部分学生存在学习方法、考试、应付挫折、人际交往、青春期心理适应、生活消费等方面的困扰,还有一部分学生有神经症状乃至精神障碍。
  一、少数民族新生普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新疆教育工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了解和掌握我校普通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去年11月上旬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少数民族新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普查。
  本次调查对象为新疆职业大学2010级高职学生,共做问卷2780人,有效问卷2709份,占总数的97.44%。其中汉族学生1337人,少数民族学生1372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2709名高职学生SCL-90≥3即存在中等以上心理障碍者为9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43%。汉族学生SCL-90≥3因子人数百分比为3.44%,少数民族学生SCL-90≥3因子人数百分比为4.23%,说明汉族学生与少数民族学生相比,心理健康水平稍高,但差异不显著,这也反映出了不同民族学生不同的文化差异和心理差异。其主要原因是,来自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通话水平赶不上汉族学生,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大多数少数民族学生积极进取,乐观向上,有稳定的情绪,有充实平和的心态,能够面对现实、正视现实,乐于学习、工作、社交,能够正确地认识自我。此次调查,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中等以上心理障碍者为58人,SCL-90≥3因子人数百分比为4.23%。这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被心理问题困扰着,因此,深入分析影响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进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少数民族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分析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以后却少有民族学生来访,心理咨询室门可罗雀,甚至无雀可罗,为什么现实和需要之间会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不是少数民族学生不需要心理咨询,而是少数民族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其一: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心理咨询意识,有问题不知来咨询。面对心理困扰,往往采取消极应对的策略,缺乏积极的求助意识,只求自己内心慢慢消化;其二:少数民族学生不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许多误解,认为心理咨询给人的感觉是耻辱的感觉、羞愧的感觉、见不得人的感觉,想咨询而不敢来咨询;其三:受世俗伦理的影响,有问题不愿来咨询,或认为“丑行不可外扬”,或认为求助他人是无能的表现,即使内心深受其苦,也不愿寻求积极的帮助。所以,从目前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心态上来看,提高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显然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我认为,目前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尚处于起步阶段,普及心理咨询知识,倡导心理咨询理念,提高心理咨询意识远比进行咨询本身更加重要。
  三、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咨询意识
  第一: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讲座,向少数民族学生普及有关心理咨询的科学知识,系统阐明心理咨询的原则、方法以及有关规则,介绍心理咨询的成功案例,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水平,消除少数民族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误解和不必要的担心;第二:利用校宣传栏、广播站、板报、橱窗、校报等宣传阵地,经常性多渠道地宣传心理咨询,倡导心理咨询理念,形成有利于心理咨询的校园氛围,使少数民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纳心理咨询。第三:开展心理普查,了解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状况,促进少数民族学生心理觉醒和成熟,提高少数民族学生自知自觉的心理意识。第四:通过教师培训、家长学校向教师、家长宣传心理咨询知识,从而间接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程度。第五:咨询人员“以身示范”,提供严谨规范、有较高质量的心理咨询服务,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
  四、尽快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体系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校级心理健康机构、院级心理健康组织、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目前尚不完善。校级心理健康机构有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但未层层落实到学院和班级,院级心理健康组织和班级学生心理健康小组虽然成立,但工作未深入开展。要进一步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三级网络体系的作用。要组织协调校、院学科教师、德育工作者及医务工作者等人力资源,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辅导及心理训练活动,有效地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的指导。要充分发挥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领导和班主任、政治辅导员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必要的帮助。要利用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小组,利用那些志愿为同学服务且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在与同学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中,给予那些心理需要关怀的少数民族学生以经常性的帮助,并能将有严重心理障碍少数民族学生的情况及时地向所在院系及学校的心理保健机构与组织反映,避免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而引发的恶性事件的发生。
  五、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心理健康专职教师
  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缺乏,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普及的广度和深度也不够。同时,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心理咨询师数量较少,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需求,当少数民族学生遇到突发事件和心理危机时无法得到有效及时的疏导和帮助。而汉族心理咨询师与少数民族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交流时往往由于语言障碍和风俗习惯的差异而大打折扣。
  高职院校要加大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师的培养力度,努力形成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一是要引进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的少数民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来校从教;二是选派一部分少数民族教师赴内地高校进修培训,参加各种案件研讨会;三是鼓励少数民族教师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四、组织少数民族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少数民族教师队伍,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向健康轨道。同时,高职院校要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加大教育力度。
  六、把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
  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仍未系统纳入到学校的总体教育体系之中,从而制约了学校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科知识中有关心理教育的具体内容,适时地对少数民族高职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某些心理素质的内容,如思维、记忆、想象能力的心理训练方式,提高学生的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创造力以及科研动手的能力等;通过运用激励手段,来激发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采用强化与积极的心理暗示的措施,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开设多渠道的心理咨询路径,是做好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工作的有益补充
  畅通心理咨询通道,是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心理咨询工作中重要的环节,尤其是目前少数民族高职学生对心理咨询的接受性尚有待一个过程,所以心理咨询的渠道要广,路径要宽,方式要多,要因需而异,因人而宜。除面谈咨询这一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外,还要辅以电话咨询、书信咨询、团体咨询、小组咨询、间接咨询等多种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设置“心理咨询热线电话”,针对那些不愿来或不便来晤谈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用电话方式给予忠告、劝慰;又如悬挂心理咨询信箱,对学生信件,需要面谈的预约时间面谈,需要回信的就及时回信;还可主动深入学生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现场咨询。
  总之,通过心理咨询,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心里话有人听,心理疑惑有人解,苦闷烦恼有人帮,心理障碍有人导,让少数民族学生感到在他需要的时候,心理咨询就在身边。
  [本文研究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规划重点项目(课题编号:XJEDU2009142)研究成果之一。]

标签:少数民族 心理健康教育 途径 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