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100字日记 > 正文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途径】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A-0019-02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仍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空间。如:有些合作小组是为了公开课而临时拼凑的,小组成员之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则成了“学优生”个人表演的舞台,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表现的机会;有些安排小组讨论的问题,过于简单,缺乏讨论、探究、交流的价值等等。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全体学生均衡发展呢?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培训是前提条件
  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更有效地学习、更好地锻炼自己,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因此,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对其进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老师向学生表明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然后介绍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二人小组、四人小组、六人小组等,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应该怎么做。
  (一)分组时人员的搭配很关键,学优生与学困生搭配,活跃生与文静生搭配,男女搭配,这样起到互补的作用。其次座位安排以就近为原则,如四人小组由相邻座位的四个同学组成。
  (二)首先,师生就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与结束的口令或手势要达成一致。小组合作学习开始与结束的口令一般是由老师发出,开始的口令笔者习惯用“下面进行四(六)人小组学习”,学生听到要求后在三至五秒钟的时间内组成小组;结束的口令用倒数五秒等,学生听到老师的口令后也跟着老师喊同样的口令,这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听到口令后快速、安静地回到原位坐好。其次,各小组完成的速度有快有慢,为了让老师更易于掌握各小组的完成情况,完成学习任务的小组成员快速回到原位坐好,并用“OK”手势示意。
  (三)角色分工要明确。让学生明白每个小组成员都是主人,必须团结协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为小组出力,为小组争光,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在低年级分工操作中,一般是由老师来指定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声控员的人选,让每一个角色的成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有事可做。这样就避免了“学优生唱独台戏,学困生成边缘人”的情况发生。让每个成员熟悉自己的角色任务后,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角色交换,也可以小组之间进行角色交换,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各种角色。这样到了中、高年级,每个小组的角色分工就不用老师操心,小组内自主确定即可。
  (四)小组内学习过程要达到:教师要关注学困生和文静生,成员间要互相关照,每个成员都发表自己的见解,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声控员要控制好本组成员发言的声音大小,不能干扰其他小组,组长组织好成员逐一完成学习任务。这些细节的问题都得逐项训练,最好能先训练好一个小组,让这个小组起到示范作用。
  (五)汇报交流时该注意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组织各小组将学习成果向全班汇报交流,一般由各小组的发言人发言,组内成员注意倾听,如果发言人有说不到位的地方,组员及时进行补充。另外,每一个发言人都应该有礼貌地面向绝大多数人,以响亮的声音大方地向大家汇报,其余的学生也要注视着发言人,认真倾听,等发言人发言结束后予以评价,教师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二、课堂操作是关键
  教会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学会运用才是最重要的。而课堂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的最有效途径,因此课堂操作成为了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关键环节。一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次数不能过多,一般以2-3次为宜,过多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刚开始时,笔者一直为在什么知识点上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而烦恼。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过于简单或难度过大都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如在一节语文课上,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果发现只用了一分钟的时间,各小组的结果就出来了,学生并没尝到合作的快乐。笔者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发现,挑选一些带有挑战性的、较为复杂的、综合性的、容易出现多向度的问题,将其设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学生就特别感兴趣,积极性特别高。
  例如,上《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我巧妙地把第三、四、五部分(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英勇跳崖三部分)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并出示学习要求,让各六人小组自主选择三部分中的一部分进行学习。各小组讨论的气氛热烈而又不影响其他小组,教师巡堂做一些适当的点拨指导。当到小组汇报交流时,关于“顶峰歼敌”一部分,有一个小组运用了图文并茂与表演相结合的方法来理解学习,把文段中描写的“不少敌人坠落山涧”、“石头像雹子一样砸向敌人”画得栩栩如生;把班长马宝玉的肢体语言、战士们砸石头的动作和敌人“叽哩呱啦”的叫声表演得更是生动形象,其他组的成员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动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理解“五位壮士的决心、中国人民的仇恨”。使其能很快进入角色,把五位壮士那顽强不屈、毫无畏惧的精神感悟出来。另外还有一个小组发现这一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对敌人的侧面描写更进一步衬托出五壮士的“壮”。这些都是学生得到学习主动权后,在宽松、平等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中的“合作结晶”。
  三、教师的适时点评指导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不是放任学生自行活动,教师不是“旁观者”,相反,该模式对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要创设有针对性、有探讨性的问题,深人到各学习小组中去,了解他们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合作的效果。老师要善于协调各小组的活动,指导学困生学习,评价小组合作效果等。
  在小组汇报时,老师除了培养学生倾听、关注等习惯外,还要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评价或互相评价,老师的适时点评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当请到一个善于表现的学生回答时,他如果滔滔不绝地讲,老师就要适时用评价性语言“刹”住,要让点机会给别人;或请一个平时很少发言的同学发言时,老师也要充分肯定他的优点(如声音响亮),激发他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潜移默化地培养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真正体现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目标。
  (责编 黄鸿业)

标签:合作学习 有效性 途径 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