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300字日记 > 正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 [生涯幸福的回归:高校辅导员发展共同体的构建研究]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针对当前高校辅导员生涯幸福感较低的状况,本文认为在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中建立起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有助于唤醒他们的生涯幸福意识,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和幸福能力培养,以及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从而提高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水平。
  关键词:生涯幸福;高校辅导员;发展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1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把育人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在教育中切实感到幸福,而又在幸福中获得教育。辅导员在高校扮演着德育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生成长指导顾问等多重角色,那么辅导员的教育工作应以学生幸福为旨归,唯有学生幸福,辅导员才能体验自我愉悦感和自我实现感和谐统一的生涯幸福。而根据辅导员专业化、专家化、职业化的发展趋势,笔者认为,从生涯幸福的角度,构建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生涯幸福的缺失
  1.生涯幸福是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的助推器。生涯幸福是指劳动者把从事的工作看成幸福的事业,在工作中收获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辅导员的职业生涯是在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的,并体验到职业的快乐与幸福。生涯幸福是辅导员事业发展的助推器和内驱力,是辅导员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指标。
  2.当前高校辅导员生涯幸福状况不容乐观。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状况不容乐观,大部分辅导员的生涯幸福在逐渐减退,容易对工作产生倦怠。主要表现为:①工作缺乏热情和积极性,如对自身的工作缺乏长远的职业规划,长期疲于应付学生事务性工作,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对事业发展的进取心。②缺乏对辅导员职业的深度认同感,工作情绪不稳定,如经常出现烦躁、疲劳感、自我认知模糊、工作满意感下降等。大量研究证实,辅导员的职业倦怠是影响生涯幸福的重要因素,职业倦怠程度越高,生涯幸福就越低。
  二、构建辅导员发展共同体的必要性
  高校辅导员的生涯幸福状况直接影响到他们日后的生涯发展。辅导员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对于激发辅导员的生涯幸福,对辅导员专业成长及幸福能力培养、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成长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辅导员发展共同体,是具有共同专业发展兴趣和要求的辅导员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同质促进、异质互补,共同成长;是以育人为本、促进自我发展为特征的自发性组织,在生涯幸福互生互长的原则下,拥有共同的发展目标的群体。
  1.有利于唤醒辅导员生涯幸福和创造力。辅导员长期活跃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是寓教育与管理于一体的服务者,既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服务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共同体以“促进教育”为核心,关注学生的成长成才,让让学生在自由、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求知,体验生命的成长;另一方面,以“生涯幸福”为落脚点,让辅导员在享受的心态下开展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享受工作中唤醒辅导员的创造力量,挖掘他们的生命智慧,全体师生上下携手成长、成才、成功,从而达到师生理性生活、审美生活、道德生活的和谐统一。
  2.促进辅导员专业成长和幸福能力培养。辅导员共同体强调的是每个辅导员都积极参与,互相探讨和鼓励,这种团队合作氛围更有助于辅导员群体间的感情交流与专业情谊的培养;此外,还注重专业互助的引领,这种引领为辅导员的成长搭建一个平等、自由的交流平台,为辅导员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引导辅导员做好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成长为研究型、专家型辅导员。辅导员通过自发、主动地去营造自身成长的合作组织,潜移默化地帮助辅导员在工作中发现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进而有效地提高了他们的幸福感。
  3.有助于促进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成长。高校辅导员既是服务者,也是引导者,更是学生的知心者,要把幸福能力通过各种渠道转移到学生身上,使其内化成学生内在素质的一部分,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会生活和生存,这样的教育才能实现师生共同成长、共享幸福教育。而在发展共同体中,辅导员与学生在民主、平等、开放、和谐的氛围中,就思想、心理、行为、生活、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合作交流,商讨解决办法,制订目标计划,不断实践反思,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辅导员专业发展,实现师生发展的双赢。
  三、生涯幸福的回归:构建辅导员发展共同体
  1.树立共同愿景,营造对话文化。在同一共同体中的全体成员,包括辅导员、大学生、学生工作管理者、学术专家等相关发展对象,要形成共同的需求、愿望和发展目标,树立一种“问题即探究和学习的机会”的信念,形成寻求教育幸福之最大化的集体力量,围绕问题展开的对话,强调开放的经验分享,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促进辅导员之间的互相信任、互动交流与合作。
  2.科学划分小组,促进生涯发展。根据生涯发展、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特长等,将辅导员划分为不同性质的活动小组,把不同阶段的辅导员有意识地结合在一起,利用共同的发展愿景和专业兴趣将他们联结起来,如可成立职业规划教育小组、心理健康教育小组、党务学习小组、团学工作交流小组等。通过兴趣小组,有效促进辅导员群体间的交流,这样能更有针对性的对共同的兴趣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享,他们可以在群体内进行专业性的交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整合外部资源,完善评价机制。辅导员发展共同体的构建要取得比较好的成效,不仅要重视促进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关键是要探索一种长效发展机制,这个机制便是要完善评价奖励机制,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考核机制,根据其现有的基础和辅导员个人发展特点,对辅导员的生涯发展进行指导或提供进修的条件,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挖掘他们的的生涯潜能,从而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最终实现辅导员的生涯幸福。
  4.促进共同成长,共享生涯幸福。加强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当辅导员与学生的交流处于一种平等的情境中,能够更多地进行生活、情感和心理方面的深层次交流,如创造性地开展“周日快乐谈”、“学生工作沙龙”、“典型学生工作个案分享会”等一系列师生交流分享活动,这样不但促进学生收获成长的快乐,而且促进教师收获育人的幸福,促使他们通过对职业生涯体验性的总结、反思、研究等,将其职业生涯的幸福感、快乐和内在的愉悦持续并升华。师生共成长的发展状态为辅导员生涯发展创造了幸福的底蕴,辅导员通过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求真、向善、逐美,也得以造就自己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N].光明日报,2010-03-02.
  [2]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3]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4]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5.
  [5]曲建武,熊晓梅,张伯威.高校辅导员工作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6]中央文献研究室.科学发展观重要伦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7]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朱志惠(1983-),女,硕士,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专职辅导员。

标签:共同体 辅导员 构建 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