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300字作文 > 正文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法律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9-01-13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涵义及其基本模式,分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提出了反馈意见,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中职;任务驱动教学法;法律课堂教学
  
  中职生的入学成绩普遍较差,对学习缺乏热情,特别是对于理论性较强的法律课程,更是兴趣淡然。传统的法律课程教学,注重灌输理论知识,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也学得很痛苦。近两年来,我校广泛采用了集体备课的形式,教师集思广益,共同探索多种教学方式,其中采用最多的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主动性强,兴致高,参与面广;从课后学生反馈看,学生对法律课程的评价有了改观;从检测结果看,学生能较好地应用法律条文来分析和解决具体案例。下文主要从法律课堂的角度对任务驱动式教学进行探讨。
  一、任务驱动教学的涵义及基本模式
  任务驱动教学指的是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从本质上看,任务驱动教学就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教学实践表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学习,自主探索。
  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法的运作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一般是“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是一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而任务驱动教学法则采用“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是以布置任务为出发点,以分析、完成任务为中心点,以评价任务为延伸点,符合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法律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要求教师课前梳理好课本知识,认真设计好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恰当的指导,任务结束要进行有效的评价,下面结合笔者在《经济法律法规》的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探讨。
  1. 确定目标。
  任务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的具体目标来进行,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是设计任务的前提。教师要根据教材及大纲的要求,把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化。如在《消费者权利及权益保护》一课中,大纲的目标是“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内容;了解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方式及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笔者把教学目标细化为“能准确说出消费者的9项基本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能说出依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途径,学生能分析案例中消费者哪些权利受到侵害,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养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 确定任务。
  任务应是开放、真实、有针对性的,教师在确定任务时,要注意任务设计的生活化和层次性。所谓“生活化”,是指所选任务的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任务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所谓“层次性”,是指设计的任务内容要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技能水平等情况,做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如在《消费者权利及权益保护》中,笔者设计了如下的任务:任务1,由学生自由组建小组,1―4组学生分别演绎案例情景,5―8组学生分别扮演消费者协会、工商局、仲裁机构、法院解决纠纷。任务2,预习教材,找出消费者的9项权利是什么,找出争议纠纷的解决途径有哪些。任务3,预习法律条文,完成案例演绎和分析。任务的确定,明确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为学生指明了学习方向。
  3. 分析任务、完成任务。
  任务驱动教学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学生所提出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笔者会把印好的法律条文和案例等资料发给学生,学生自行通过预习教材、研习法律条文,然后在课堂进行演绎,并自由寻找相关机构来解决纠纷。如在《消费者权利及权益保护》中,笔者设置了案例演绎和分析的任务,通过任务,将学习置于复杂、真实的问题情景中,使学习知识的情景与以后应用知识的情景具有相似性,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则。
  4. 交流评价。
  由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是学生用自己所获得的知识,运用逻辑思维,通过学习任务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一种情景体验式的学习,因而学生所获得的知识是比较凌乱和分散。所以,教师要针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和知识点归纳,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可采取自评、互评和师评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评价办法。如在《消费者权益保护》这课中,笔者设置了如下的评价表:
  评价表(用“优、良、中、差”四个等级进行评价)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效果
  从两年来的实践情况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赢得了更多教师和学生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
  (1)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任务驱动教学法,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权利,使课堂教学充满了生命活力,学生焕发出生气勃勃的精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多能独立思考、自由表达。课堂上,学生自由演绎案例,自由发挥。这些自由和权利有效地释放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从“学得痛苦”到“玩中做”的转变。传统讲授式教学,大大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在案例表演中,一边玩,一边学,学习兴趣高,为了能在课堂中取得更高的评价,学生能积极主动去获取新知识。
  (3)从“我听”到“我动我说”,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主动查询法律条文,网上查阅以往判例,用法律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更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动口”能力,学生通过表演案例和课堂辩论,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法律课堂中的运用,优化了教学过程,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布置任务要适当。教师课前要对任务进行精心设计,任务设计要明确教学目标,并与教学内容相符,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同时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性和实用性,例如在案例选择时,选择的案例应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新颖性,力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2)要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对学生的指导包括课前指导、课中指导和课后指导,课前,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分工和分析任务;课中,适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学生顺利完成任务;课后,指导学生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3)评价要多元化。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要将激励性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将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突出过程性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对各组的表现情况作适当的评价,给予肯定和加分激励,并把加分纳入学生成绩考核的范围。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评价,通过自评和小组评价,有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并学会客观地评价他人。
  (作者单位:增城市东方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昂.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运用[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李筱永.在卫生法学教学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探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3]李友勇.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高职民事诉讼法教学中的应用[J].民办教育研究,2010,(5).
  [4]戴国梁.论利用案例驱动教学法开展法律教学的模式[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责任编辑 何丽华

标签:教学法 课堂教学中 驱动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