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日记大全 > 400字日记 > 正文

2019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谈国家对节日文化空间的型塑】

时间:2019-02-02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 要:本文在文化共同体理论的背景下,对中央电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现场布置进行分析,试图说明国家通过隐形的途径(春节联欢晚会)利用传统元素塑造现代意义上的春节文化空间,传递国家的意识,以达到强化中华民族这一文化共同体身份认同的效果。
  关键词:文化空间 型塑 身份认同
  前言
  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自1983开播以来,已经经历了27年之久。虽然人们对春晚褒贬不一,但是不可否认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大部分中国老百姓过年一项重要的活动。每年春晚的一些歌曲和小品都会不胫而走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被广泛流传。不论是舞台布置、表演的舞蹈歌曲还是演员的服装都充满着弄弄的传统中国年的味道,而这些传统的元素是怎样被共同建构出一台具有中国传统节日色彩的节目?而这些传统元素又是以怎样的方式传递给人们一种怎样的内涵?笔者将在文中进行详细论述。
  一、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传统节日作为文化共同体特点的集中体现,是文化共同体向成员灌输共同价值观念,社会规范,道德标准的有效途径,强化文化共同体凝聚力。人类学从功能性的角度研究部落群体一年中周而复始的节日,而民俗学则多从文化认同的角度对进行研究,笔者将以往的研究进行分类梳理:
  传统节日在特定的时间将文化共同体成员聚集起来进行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进行这系列活动的过程中集体文化特点会通过音乐、舞蹈、饮食、服装等等方面集中体现出来, "节日是一种展示民族文化整体面貌的社会行为。" (孟慧英,2006-01:13、14)"文化共同体身份可以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体现并进一步强化。"传统节日无论作为文化载体还是作为民族精神需求的表达,都构建了一个人文群体的观念和民,明确表达出一个民族对它的文化集体族政治的观念的自我认定。这个认同既包括文化认同,也包括精神认同。所以说,一个理想状态的传统民族节日可以作为民族文化身份的展示形式之一。"(孟慧英,2006-01:13、14)相似的观点由高丙中在他的《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提出,后者从文化再生产的角度提出"传统节日以习俗的力量让民众自动在同一个时间经历相同的活动,在相同的仪式中体验相同的价值,一个共同的社会就这么让人们高兴地延续下来。这就是传统节日最经济、最有效的生活文化再生产功能。"(高丙中,2006-2:9)可见,传统节日在传承共同文化、强化共同体凝聚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春节--中华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
  对中国人而言,春节是最为隆重也是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又称"元旦" 、"正旦" 、"岁首"、"年",被古人认为是春、夏、秋、冬四季所构成的一个自然周期(年) 中最为重要的 "节点"。在传统农耕时代,春节意味着旧的一年的离去,新的一年的到来,因此备受人们的重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开始,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其中除夕和正月初一是春节最为重要的环节。在除夕这一天人们要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吃年夜饭、包饺子,守岁除旧;有的社区还会举行群体驱傩仪式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而正月初一大年初一人们清晨放鞭,开门迎年。祭拜祖宗,,然后走村串巷给尊长亲友拜年。到了正月十五元宵,人们以敲鼓、 观灯、社火表演、走桥等形式度过,春节才真正接近尾声。
  从历史角度上讲春节是汉族第一大节,"其间的活动既包括严肃的国家礼仪,大臣在春节向皇帝贺正,皇帝赐宴,大臣之间团拜,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民间风俗。它在古代是全体国民共同的盛大节日。"(陈连山,2004-8:10)
  从地理角度上讲陈连山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中援引高占祥主编的《中国民族节日大全》的材料"春节已经成为我国包括汉族在内的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其中,31个民族普遍过春节,而另外8个民族中也有部分群众过春节。"指出春节时中国最为普遍的节日,不仅仅是汉族第一大节,同时也是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并且对此他还进行了详述"春节不仅是最普遍的节日,常常也是许多民族最重要的节日,汉族、满族、朝鲜族、赫哲族、蒙古族、鄂伦春族、裕固族、锡伯族、羌族、傈僳族、纳西族、景颇族、普米族、怒族、仡佬族、壮族、京族、黎族都把春节作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来过。从世界范围看,由于历史影响,春节也是朝鲜、韩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重要节日。海外华人更少一直把春节视为民族文化的代表。"(陈连山,2004-8:10)
  2.1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新生"的春节活动
  春节作为农耕文化基础上衍生出的传统节日许多习俗与农耕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化的冲击,一些传统习惯渐渐地被人们遗忘。而新的过年的方式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通信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如短信拜年、过年旅游等等,而其中最为民众接受的,影响力最大的应该是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根据笔者根据网络资料收集整理的自2004年起到2010年关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及满意度的调查表格①如下:
  2004--2010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收视率调查
  年份 收视率 满意度数据出处
  2004 87.35%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
  2005 95.45%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
  2006 94.3% 85.5% 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
  2007 93.6% 83.6%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
  2009 95.6% 81.1%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消息
  2010 96.1% 81.6% CTR市场研究公司
  由此不难看出,虽然人们对央视春晚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是仅从收视率和满意度得调查中可以发现,观看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中国人过春节的一项重要的活动。在此我们姑且不对央视春晚是否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新年民俗活动进行评论,本文讨讨论的重点是央视春晚作为一种节日文化空间,国家在特定的时间让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聚集在一起,如何利用传统元素进行活动,增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凝聚力。而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聚集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
  2.2 型塑传统节日空间
  文化空间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一个关键概念。《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对其定义是: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关昕,2009 -9 :55)。李玉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中》概述了高丙中关于文化空间的论述论述,"文化空间通常有一个或数个固定的核心象征。该核心象征由集中体现价值的符号组成,承载着核心价值,并被文化空间中的共同体所有成员所认同,是集体意识的基础,是文化空间的文化属性的外在表现。"(李玉臻,2008-9:179)因此我们可以将文化空间理解为承载则集体文化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并由一系列体现核心价值符号所构成的空间。而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国农历新年除夕夜这一特定时间里,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大部分成员吸引到电视机前,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将文化共同体成员聚集起来,共同进行庆祝活动。而传统又是在这一过程中怎样被国家用来型塑之一节日文化空间的?笔者将从以下两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2.2.1 利用传统元素渲染节日气氛,加强民族认同
  仅从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名称上看,与传统中国新年有关的词汇,以及中国传统吉祥祝福,赞美祖国的词汇又被大量使用。例如2000年央视春晚分为笑口常开闹今宵、国盛家和万事兴、中华儿女团聚情、人逢喜事精神爽四部分,而2001年则分为欢乐篇、祥和篇、奋进篇、团聚片、展望篇五个部分。体现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词汇被这个舞台上被充分地使用。如2000年央视春晚的开场舞蹈《大年三十》、歌曲《家和万事兴》、2001年央视春晚歌曲《盼团圆》、《全家福》、2006年央视春晚舞蹈《年年有余》等。家的观念,团圆的意识等传统中华民族价值观念以歌曲、舞蹈的方式传递给观众。
  代表中华民族传统喜庆的音乐,和喜庆的颜色被充分地使用在舞台背景和布置上,象征中华民族传统元素的图案例如祥云、生肖、龙凤被放置在舞台显著的位置。演员们穿着带有浓厚民族特色的喜庆的服饰,拿着一些象征新年或是吉祥如意的道具,在喜庆的音乐背景下载歌载舞,为观众营造一种传统中国年的氛围。代表中国国粹的京剧和地方戏曲片段穿插的出现,传统剧目和现代剧目串联上演。不论是舞台上的演员还是台下观众都被浓浓的年味包围着,中国新年又以新一种方式传递给人们。在这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传统被选择并且重构,并以一种新的方式展示在人们面前,而这种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具有现代性的。
  2.3.2 利用民族元素,强化国家认同
  央视春晚从2001年起增加了少数民族歌舞组合表演,以往的央视春晚也会有少数民族歌舞出现,但是自2001年以来历年春晚都会以民歌对唱或是歌舞串联的方式将不同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歌舞展示给人们如:2001年央视春晚中的民族对歌包括侗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歌曲,试图通过不同民族的传统元素共同塑造一个多民族大中华的印象。同时也每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演员和节目,通过他们的参加与演出以强化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认同,让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通过春晚这个特殊的文化空间感受到统一国家这个实体的存在,并进一步强化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对国家的认同。
  三、总结
  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成为国家通过对传统元素,民族元素进行选择和加工。通过对春节文化空间的塑造,给文化共同体(观众)传递一种传统的,正统的中华传统印象,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是国家意识形态下具有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的传统;而在这过程中国家通过一定的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来强化文化共同体身份的认同。
  注释:
  ①是根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公司及其他相关机构在全国100个城市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2008年是省份为单位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因此笔者未将其列入表中。其中2010年采取的是电话调查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萌 传统节日文化调查的启示 [J] 时代教育 2008,4 :33;
  [2]黄涛 传统节日的现代转型 [J] 文化纵横 2008, 2-3: 166-168;
  [3]萧放 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50-56;
  [4]黄涛 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1: 56-62;
  [5]关昕 "文化空间: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公共性"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J]民俗研究 2007,2: 265-272;
  [6]李玉臻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的文化空间研究 [J]学术论坛 2008,9:178-181;
  [7]高丙中 对节日民俗复兴的文化自觉与社会再生产 [J]江西社会科学 2006,2: 7-11;
  [8]王明美 淡化: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走势- - 以春节为例 [J]江西社会科学 2004,11:7-10;
  [9]孟慧英 从多元文化视角看民族传统节日 [J]民间文化 2005,11:12-16;
  [10] 张勃 从传统到当下:试论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 [J]民俗研究 2005,1: 14-25;
  [11] 施爱东 从"保卫端午"到"保卫春节":追踪与戏说 [J]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6, 2: 6 - 19;
  [12] 萧放春节习俗与岁时通过仪式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6:50-58;
  [13] 肖敏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之正当性 - - 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象征 [J]法学杂志 2008.,1: 125-127;
  [14] 陈连山 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 [J]民间文化论坛2004:9-15;
  [15] 萧放 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 [J]文化视点 2007,3:34-35;
  [16] 高丙中 中华传统节目与民族精神 [J]参政论坛 2005,2:16-18;
  [17] 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 [J]江西社会科学 2006,2; 11-14;
  [18] 关昕 文化空间构建与传统节日保护 [J]文化学刊 2009,9:55-59;
  [19] 王霄冰 文化记忆、[J] 传统创新与节日遗产保护 2007,1: 41-48;
  [20] 钟宗宪 民俗节日氛围营造与文化空间存续 [J]河南社会科学 2007,7,15(4):
  [21] 王建军 年节习俗的演变与民族文化的弘扬 [J]农业考古 2006,3: 145-151;
  [22] 大木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对当代"新民俗"文化的建构 [J]媒介研究 16-21;
  [23] 乌丙安 唤醒记忆:重新装点年节文化空间[J]西北民族研究 2006,1: 154-156;
  [24] 吴效群 高扬春节的文化价值 [J]江西社会科学 2006,2:18-21
  作者简介:朱超宇,女, 1987年生, 江苏人,上海大学文学院社会学系,研究方向:民俗学。

标签:为例 春节联欢晚会 节日 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