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400字生作文 > 正文

[群童“公然抱茅”为哪般?]群童为何抱茅

时间:2019-01-09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众所周知,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的伟大诗人,其诗作充满着对生活贫困的劳动者的同情,尤其是对那些居无定所、漂泊流离者的悲悯。他甚至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强烈呼吁。
  临结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课教学时,一位学生突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杜甫既然是这样一位忧民甚于忧己的诗人,这首诗里他为什么骂那些抱茅的群童?那些群童为何公然抱茅呢?
  是啊,一个宁愿自己受冻至死,也希望天下寒士“得广厦”、“俱欢颜”的诗人,怎么仅仅因为这群穷苦人家的孩子“欺我老无力”、“公然抱茅入竹去”就骂他们是“盗贼”呢?这些孩子“公然抱茅”为的又是哪般呢?同学们顿时陷入沉思之中。
  师:其实,这个问题40多年前大文豪郭沫若在他的《李白与杜甫》一书里曾有过这样的评说(多媒体投影):
  使人吃惊的是他(指杜甫)骂贫穷的孩子们为“盗贼”。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的茅草,究竞能拾取多少呢?亏得诗人大声制止,喊得“唇焦口燥”。贫穷人的孩子被骂为“盗贼”,自己的儿子却是“娇儿”。他在诉说自己的贫困,却忘记了农民们比他穷困百倍。
  师:你看,这里大文豪郭沫若对大诗人杜甫是声讨的,那么,大家可以就郭老的这一评价进行探讨和交流。
  生:我觉得郭沫若对杜甫的指责是有一定道理的。杜甫自己都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那么,这些贫穷的孩子拾取一些茅草回家修补自家的房子,不正可以间接地实现诗人的理想吗?可是,现在诗人一面骂农家孩子为“盗贼”,一面又高唱自己舍已为人、心系大众的理想,这不是言行不一吗?
  师:这位同学的观点可以说是“拥郭派”,那么,有没有“反郭派”?(同学们顿时陷入了沉思)
  师: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万章下》)。我们要真正理解这首诗,体会诗人骂抱茅群童时的心境,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杜甫创作这首诗时的有关背景和经历。
  生:公元759年,48岁的杜甫对社会忧愤失望,毅然弃官,举家辗转迁徙,颠沛流离,终于到达了成都。第二年春天,他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间茅屋(杜甫草堂),总算有了个栖身之处。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接踵而至,草堂漏雨如注,无法安居,全家人痛苦不堪。从杜甫的生活处境看,这“茅草”可以说是他们一家人的“保命草”!现在,自己“老无力”,群童“公然抱茅入竹去”,自然会引起他的愤慨、感伤。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诗人说一些过激的话,是可以理解的。
  生:我也这样认为。对杜甫来说,这“茅草”关系到一家人的生计;而对群童来说,这茅草可能无关痛痒,因为群童“抱茅”不一定是抱回家修补房子,可能就是他们无知的恶作剧。
  生:我觉得杜甫并不是真的在痛骂这几个顽童是“盗贼”。有事实为证:在叙述群童的这一行为时,诗人只说“抱茅”而不说“抢茅”;在“呼不得”之后,诗人只是“自叹息”而已。
  师:我认为杜甫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的思想是一惯的,毋庸置疑的。他的这种同情心,不仅是他自己生命历程中的行为标准,而且也是他用以要求别人的行为准则。如他的一首诗叫《又呈昊郎》(多媒体投影):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诗中满是对友人吴郎的劝诫之辞。吴郎的西邻是一位缺少食物、膝下无子的妇人,眼见吴郎院中枣子成熟,就来扑枣。杜甫对这位老妇人充满了同情:若非生活贫困,她怎会做出此等事,而其扑枣之时,想必一定心存恐惧和无奈。据此,诗人认为吴郎不该有这么强的防人之心,连插上篱笆也没有必要。最后,诗人反思人民生活的贫困,正是官府征求到骨,社会战乱不已所致。你看,杜甫对穷苦之人充满了仁爱之心。这样一位“仁义”之人怎么会痛骂那些贫苦孩子为“盗贼”呢?
  师:那么,我们又怎么理解下文诗人称自己的儿子为“娇儿”呢?
  生:我认为教材注释“娇儿”为“娇惯的儿子”不够准确。这里的“娇”应理解为“娇小”、“弱小”的意思。我们可以想象:杜甫弱小的儿子睡在又旧又破、又硬又冷的布被里,冻得瑟瑟发抖。这一幕悲惨的景象不仅说明了上文“茅草”对杜甫一家人生计的重要,而且又为下文诗人写屋破漏雨蓄势,营造出一种雪上加霜的凄苦氛围,同时,这更是诗人以一个具体的生活镜头描绘出自家人生活的艰辛!
  师:大家的讨论终于让我们明白了:杜甫骂抱茅的群童为“盗贼”,实属无奈,它不但不会损害杜甫爱民忧民的伟大形象,反而更加衬托出杜甫身处困境仍心系贫民百姓的高尚品格。
  孙绍振教授说,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就是因为文本内在的矛盾成为教学的盲点。因此,我在教学杜甫这首诗时抓住学生提出的质疑,充分展开师生、生生、生本之间的层层对话。在对话教学中,“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做到知人论世,“由其世知其人,由其人逆其志”(王国维语),从而引领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标签:群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