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东星资源网 > 作文大全 > 500字生作文 > 正文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19-01-16 来源:东星资源网 本文已影响 手机版

  摘要:时代需要创新人才,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进而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想象 思维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需要创新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材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具个性、极富情感、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语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方面有着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从某种意义上讲,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气候和土壤。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如果学生喜欢某个老师,他们就会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就会认真地学好这门课程,在遇到困难时也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我们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给学生创设一种心灵愉悦、和谐的氛围,在教学中要把爱心、微笑和信任带入课堂,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谁最棒?”“谁最聪明?”“谁能把老师问倒了” “你真了不起”“你真勇敢”“你的创意太好了”“老师很佩服你” ……来鼓励学生,把-声声赞扬送入儿童的耳际,流入幼童的心田;把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错了可以重答,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完整的可以补充,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质疑,对老师的教学可以提意见。有了这样民主的气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敢说敢想,这样往往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萌发出创造的新芽。
   二、引导学生在主动质疑问难中发展创造性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有问题才会有思考,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创新精神的培养可以从质疑开始,质疑中蕴含着创新的萌芽。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是诱发学生创新欲望、创新动机的切入点。我在讲读课文时,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思考的时间,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究的欲望。如在教《飞夺泸定桥》时,我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后,问学生:看了这篇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就开始审视题目,纷纷举手。有学生说课文为什么要用《飞夺泸定桥》做题目,而不用占领泸定桥或攻打泸定桥?有的说“飞”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飞夺呢?也有人问,泸定桥什么样子?飞夺泸定桥有什么用……提出的问题大多很有针对性。我首先对同学们的爱动脑筋、认真思考的好习惯给予了肯定,接着问:同学们能否根据课文内容,自己解决刚才的疑问呢?这时学生跃跃欲试,立刻进入了阅读状态,学生纷纷从课文中找答案,最后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又如教《凡卡》这篇课文时,一生看到文中写着“乡下爷爷收”就产生疑问:“爷爷能不能收到凡卡的信?”我就抓住学生迫切想知道的欲望,鼓励他们进行阅读,找出依据,组织小组讨论,最后了解爷爷有没有收到。这样,学生能逐渐养成“发现问题――主动质疑――讨论解决”的习惯。质疑成为学生深入思考的引线,极大地诱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打破思维定势,激发创新意识
   有资料表明,国外学生虽然学习不太用功,但经常有独特的见解,而我们的学生虽然成绩优异,可遇到问题时常常墨守成规,缺乏创新和突破。追根溯源,是由于我们的传统教育束缚所致。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是真理的化身,是绝对的评判,学生只有被动接受老师的观点,没有自己的思想,因而毫无创造力可言。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教师问:“雪花融化成什么?”大家都说化成了水,只有一个学生说:“雪化成了春天。”当时就成了错例。当然,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雪化了,冬天即将过去了,春天还远吗?这位同学的回答非常有创意,有诗意,应该得到赞同、表扬才对,而当时这个答案却得了零分,可见,传统教育对学生思想的羁绊有多深!象这样的回答,若能得到我们的肯定,那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加强。
   另外有这样一位教师,他的做法和之前的教师做法截然不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这位老师在寒假里给学生留了这样一个作业:“绘制五幅表现寒假活动的画面”。开学时收上来了, 当然大部分学生都是按常规的生活去描绘,有一位学生却是这样完成的:他在第一页纸上画了一个小孩,手执一条线,这条细线穿过三页纸,一直通到第五页纸的边缘,在那里他画了一个风筝。按说,这位同学是把五张纸绘成了一幅画,应该不算完成作业才对,然而位教师就非常高明,给他如下评价:“当我看到第一张的时候,不知绳子的那一端绑的是什么,猜想是一只狗或一只猫,我看到最后一页才知道,原来是风筝!创意很新颖!”这是啊!那长长的线是什么?不是寒假吗?不是学生放飞的快乐心情吗?多好的创意呀!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会让学生在以后就会有更多更新的创意。所以我们应改变观念,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答案去捆绑学生。要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的羁绊,只有这样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让学生头脑中不断闪现创造的火花。
   四、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它是知识的源泉。”想象是创造的根源,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为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在因素,经常进行想象训练。在教《狼和小羊》时,我问:“小羊最后被狼吃掉了吗?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给故事续个结尾。”学生们兴趣盎然,思维的闸门一下子打开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结尾在学生的脑子里诞生了。大多数学生都想象小羊象《喜羊羊灰太狼》中的小羊一样急中生智,想出种种逃脱的办法:或者把狼打死;或者设想小羊太善良,想博得狼的同情,跪地求饶,结果被吃掉……学生们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学完《狐狸和乌鸦》一文后,我问学生:"如果乌鸦又找到一片肉,再次被狐狸看见,事情会怎么样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纷纷发言。有的说:"狐狸故伎重演,加倍讨好乌鸦,乌鸦差点再次上当,但它最终接受上次教训,不再理睬,狐狸无计可施,只好夹着尾巴灰溜溜地走了。"有的说:“‘狐狸先说好话,乌鸦不理睬,狐狸眼珠子骨碌一转,破口大骂,诬陷乌鸦偷小猪家的东西,造小花猫的谣言,迫害小麻雀……’这时乌鸦沉不住气了,立即还击:‘你胡说……!’”刚一张口,肉片就掉到狐狸的嘴里。这位同学的想法更有创意。我接过这个同学的话题,问:"狐狸再次得到那片肉,乌鸦又一次上当,我们应当如何认识呢?"学生发言十分热烈。有的认为狐狸实在太狡猾太可恨,防不胜防;有的认为乌鸦太老实,不能识破奸计。其中有一个同学说得更准确,也更深入:"这说明我们既不能爱听奉承话,也不能经不住造谣中伤,受不得一点委屈。”丰富的想象加深了知识理解,学生的思想和思维也可以从中得到升华。
   五、开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关键是要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角度、灵活地观察、分析问题,抓住能撞击出学生智慧火花的环节,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大胆设想。在教学《草船借箭》时,我提出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天气没有如诸葛亮所料,他的草船借箭计划落空了,结果会怎样呢?如果鲁肃事先把诸葛亮的妙计告诉了周瑜又会怎样呢?学生们热烈讨论,各抒已见,我给予了鼓励。我这样精心地为学生铺设求异途径,有效地发展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我们要教会学生去多角度思考问题求得多种设想和答案,以培养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如《乌鸦喝水》一课,乌鸦能喝到水,主要原因是 “乌鸦把石子丢进瓶子里,使水位升高,才喝到水的”,这是这篇课文的关键点,我就以此为切入点,让学生续编故事,训练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我引导学生:“如果周围没有小石子,乌鸦还能用什么办法喝到水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给乌鸦想想办法”,学生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乌鸦可以把瓶子倾斜,用石头架住就可以喝到水;有的说:乌鸦找一根麦管插进瓶子就能吸到水;有的说:乌鸦找来一根布条,把一端放入水里,另一端搭在瓶口就能喝到水了…….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学生想出的有些办法值得商榷,但却能使学生的思维从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在教学《称象》一课时,学生也有这样精彩的表现。我问学生:搬运石头又费时又费力,你们能帮助曹冲出个更好的主意吗?学生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说泥土比石头好搬好运,可以代替石头;有学生认为水更好,就地取材,往船里舀水就行了;更有学生认为用岸上的人称象,效果更好,因为人听从指挥,既省时又省力。学生的想法多富有创意!尽管曹冲的做法在当时就是创新,但我们还应鼓励学生敢于向先进经验挑战,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创新中发展、完善的。语文课上,只要坚持进行这样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一定会一步步地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积极诱导学生大胆探索,大胆尝试,大胆创新,尽力为学生铺垫创新的土壤,播撒创新的种子,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我们要改变观念,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使创新教育与创新学习在我们的教学中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逐步得到发展,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的火花才能迸发、闪烁。
  
  参考文献:
  1、《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内江日报》2009.09.20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标签:培养学生 浅谈 创新能力 小学语文